生活中的材料
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辨认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2)科学探究
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了解到常见材料的相同与不同。学着使用材料概念图,分类整理物品。
(3)科学态度,STSE
体验到材料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意识到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生活中的材料多是以组合的形式存在的。
二、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各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如吸管、纸、抹布、镜子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看看我们的身边,课本是用纸印制的,衣服是用布做的,因此,纸是印制课本需要的材料,布是做衣服需要的材料。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二)新课学习
1.认识常见的材料
(1)依次出示教材上提供的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
(2)思考:图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什么材料可以制成什么物品?
(3)指导学生表达。
例如:吸管、矿泉水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可以制成吸管,塑料可以制成矿泉水瓶。
(4)针对其余5种材料制成的物品,学生照上面的方式依次表达。
(5)小结:塑料、金属、纸、玻璃、木头、布,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
(6)出示更多由以上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或图片。
(7)按照材料的不同,将各种物品分类。
(8)观察比较这6种材料有什么不同(如光滑度、软硬度、透明度等)。
(9)小结:同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同类物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2.辨别材料
(1)分组寻找2-4个多种材料制成的物品。
(2)说一说:这个物品叫什么?它是用哪几种材料制成的?
(3)想一想:同一个物品,不同部位为什么选用不同的材料?
(4)小结:同一个物品,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材料,是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特性的材料制成的。
(三)整理,下课。
观察蒲公英
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能简单描述蒲公英的外部主要特征。
二、科学探究
1、能利用感官或借助工具观察蒲公英的特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认真观察蒲公英,且表现出深厚的探究兴趣。
2、能实事求是,客观描述对蒲公英的观察和发现。
3、交流过程中愿意倾听他人的见解,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的时候,一定要爱护植物,保护植物资源的繁盛。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放大镜、蒲公英。(本校可以观察月季花)
二、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同学们,上课前咱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学生猜出是蒲公英,那蒲公英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吧。
二、探究与发现。
1、交流你见过蒲公英,蒲公英有什么特点?同学们说这么多到底对不对,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2、制订计划。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如何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注意什么?小组如何分工。
3、搜集证据。从花、叶、种子等特征明显的方面去观察。
4、处理信息。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表格中。
5、表达交流。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老师引导。
6、得出结论:蒲公英的花是黄色的,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它有绿色的叶,它一般生长在田野里,草地上。
7、反思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反思,今天我的表现怎么样。
三、应用与拓展。看课件,做练习。
天气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
能列举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影响实例。
2.科学探究
多角度分析不同天气对人们的活动方式的影响。查阅整理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资料。
3.科学态度
激发学生关心天气的兴趣。
4.STSE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观察和长期的记录是有用的,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二、教学准备
图书资料、网络和终端设备、资料卡。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我们知道了各种天气现象,还要能列举天气变化对人们和动植物生活影响的例子。
(二)新课学习
1.了解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观察教材中的6幅图
(2)说一说:每幅图表示什么天气?人们在干什么?还适合干什么?
(3)播放人们在不同天气中从事不同活动的图片资料(验证学生所说,丰富学生认知)
(4)依次出示放风筝、冬季户外运动会的场景图。
(5)说一说:以上活动,在什么天气进行比较好?
(6)小结
2.了解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观察教材中的4幅图
(2)说一说:蝴蝶的行为有什么变化?蒲公英的形态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变化与天气有关吗?
(3)对照教材场景图,教师讲述蜜蜂与天气的故事。
(4)提供学生查阅天气对动植物影响的资料
(5)进一步交流
(6)小结
(三)整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