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解析材料中魏源对西方人的评价,以及对西方人称呼由“夷”到“洋”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人态度的转变,这源于对西方了解的不断增多和深入。
答案A
2.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其实质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
A.主张向西方学习
B.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C.具有反侵略的爱国传统
D.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解析A项是指新思想萌发这一历史现象之“新”,体现了新思想要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而不是实质;B项大大超越了新思想所包含内容的高度,作为封建士大夫也不可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C项是新思想萌发的历史原因,正是这一优良民族传统,使祖国历史源远流长,亘古绵延,从未间断;D项是新思想发生的目的和核心,是其实质。正确答案D项。
答案D
3.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
C.《孔子改制考》D.《天演论》
解析“海外文”“罗列甚远之国”说明了此书内容是介绍外国情况的著作;“制夷患”“筹夷情”“为有用之书”说明此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因此判断此书为《海国图志》。
答案A
4.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对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宣传立宪保皇思想B.启蒙了国民觉悟
C.反对民主革命D.主张救亡图存
解析梁启超主要强调了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区分了国家和政府的不同,是对盲目忠君思想的批判,因此起到了启发国民觉悟的作用。
答案B
5.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A.符合当时的国情B.可以挽救民族危机
C.是理想的救国方案D.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解析材料意思是,“中体西用”尽管具有一定局限,但在当时是可行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方法,即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A项正确。B项不能体现;C项“理想”不符合材料含义;D项中的“落后性”不是材料强调的方面。
答案A
6.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类别篇数比例
列强在中国21547.4%
经济/财政/商务8719.2%
总论(变法维新主张)194.2%
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解析材料数据表明,关于列强的译稿占了绝大部分比例,说明当时国人关注民族危亡,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
答案B
7.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
A.与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决裂
B.提倡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
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D.力主实行政治改革
解析郑观应认为要想实现国家富强,终还要靠变革政治,D项符合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不能体现郑观应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反映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排除A、B、C三项。
答案D
8.康有为说:“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邹容说:“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他们如此宣传的依据是()
A.相对论B.马克思主义
C.进化论D.生物进化说
解析两人都是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宣传变法或革命的迫切性,“天演之公例”指的是由生物进化论演变来的社会进步理论。
答案C
9.严复晚年说:“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错误的是()
A.他主张放弃进化论B.他主张重新评估传统
C.他反思西方文明D.他肯定孔孟之道
解析严复认为西方的进化只做到“利己”,没有顾及廉耻,强调其消极影响;同时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孔孟之道),认为对世界有积极影响,B、C、D三项都是正确理解。严复正是用进化论来评价中西社会的发展,A项错误。
答案A
10.谭嗣同在《仁学》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民办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谭嗣同的本质意图是()
A.介绍“主权在民”的思想
B.提倡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C.阐释“民贵君轻”思想的内涵
D.论证实行民主政治的合理性
解析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要求进行政治变革,实行民主政治。材料论述了君与民的关系以及国家赋税的用途,符合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
答案D
11.近代中国,新兴的知识分子不仅公开介绍西方科学技术、法律及政治制度,而且宣称:中国的哲学、伦理观念、自然科学、社会学说和制度,都应该彻底重估,参考西方重新创造。这些主张()
A.催生了洋务运动B.促成了戊戌变法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D.指导了辛亥革命
解析材料反映了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思想,与新文化运动诋毁传统文化、提倡西化一致。
答案C
12.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解析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从材料“批评时政,非其旨也”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宗旨并不是为了批评时事政治,而是想通过思想文化运动来拯救中国。新文化运动是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不仅仅是纯粹的学术文化运动,故A项是错误的;新文化运动是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运动,不可能*共和政体,排除C项;D项是陈独秀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错误,而不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B
13.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的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是对中国人有罪的。”这段言论有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解析材料体现了对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这符合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思潮。
答案D
1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从中得出的推断是()
①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②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思潮③维新变法思想兴起④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A.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
B.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C.①②④正确,③不正确
D.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末,而成为主流思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④错误。
答案B
15.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解析注意时间“1919年”,这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文中“这一现象”即指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原因之一是“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其他三项明显错误。
答案B
16.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这主要是因为它()
A.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解析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是*了清朝统治,属于政治革命。而新文化运动则主要是一场思想领域的革命,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传播了民主、科学的新思想。另外,辛亥革命时期主要是传播新思想,对旧制度的批判不彻底,它的这个缺失由新文化运动来弥补。
答案D
17.《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从受压迫的青年和受压迫的妇女——激进分子们在他们的刊物上予以全面详尽论述的话题——到受压迫的劳工大众,激进分子们注意焦点的这一转变结果形成了他们与劳工大众的一种新的认同……不久,年轻的激进分子们就被劝告到劳动人民中去工作,而且他们之中有人这样做了……”这里的“激进分子”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
B.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D.无产阶级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后期发生了重大转变,即由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到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且出现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到劳动人民中去,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民众运动相结合。
答案C
18.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形成这一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阵营的分化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革命的手段”和“劳动阶级的国家”可判断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同时根据“1920年”的信息,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得到广泛传播,因此,陈独秀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结果。
答案C
19.王麓水(1913—1945年)曾为一位中国近代的革命前辈作挽联:“社会历史原空白,你一笔,我一笔,写到悠长无纪极;壮士热血皆鲜红,这几点,那几点,造成全球大光明。”这位前辈是()
A.宋教仁B.李大钊
C.陈独秀D.胡适
解析挽联反映了“这位前辈”对中国革命发展的贡献,“造成全球大光明”指其宣传的思想代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实际指马克思主义。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答案B
20.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B.西方文化成果的先进性
C.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
D.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不断涌入中国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转变,社会也在逐渐转型,面对民族危机,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其中第21题26分,第22题14分)
21.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主题: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吸收西方成果,先后提出各种主张。如: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③“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孔子改制考》)。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请你对上述主张进行归类,并概述各种主张的社会实践及其特点。指出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及影响。(18分)
(2)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其中两个主张的实质和作用。(如选择三个以上主张做答,只判前两个)(8分)
解析第(1)问根据各项主张可判断它们分属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他们的社会实践及特点(主要根据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共同之处和影响要从中国人民探索和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中的“实质”要结合各个派别的阶级属性和本质目的分析;“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
答案(1)思想主张、社会实践及特点:
共同之处:挽救民族危亡。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如答救亡与启蒙相辅相成也可)
(2)
主张实质作用
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御敌强国开阔国人视野,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道路
②在保存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利用西方科技自强求富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后来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推进
③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变法图存突破洋务派主张,掀起维新运动;改良道路行不通
④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
22.下列图表展示了中国近代前期的学校教育,反映了近代教育和思想的发展。
近代学校教学内容地位(作用)
(1)结合所示信息补充表中缺漏的项目。(每空1分,共8分)
(2)根据表格所示历史信息给本研究性课题命名。(2分)
(3)谈谈你对近代教育的认识。(4分)
解析第(1)问根据教材知识概括作答。第(2)问比较灵活,突出教育的主题即可。第(3)问要从社会发展与教育等角度入手。
答案(1)
教学内容地位(作用)
外语、军事、科技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学习西方科技、宣传维新思想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民主和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马克思主义为中共的诞生奠定基础
(2)与时俱进的中国近代教育。
(3)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与时俱进,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在创新中发展,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指出:现在《美国遗产词典》将“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鉴定、描述、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伽利略的方法。对该学者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们今天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超越不了伽利略
B.伽利略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C.自从有了伽利略,人类才开始进行科学研究
D.伽利略已经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
解析伽利略开创了用实验和数学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后世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B
2.一部网络小说中曾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从21世纪回到了过去,正在室内与大物理学家牛顿闲谈,天色渐晚,牛顿起身拉亮了身边的台灯……”由此可知()
A.小说作者出现了低级错误,他并不了解历史
B.牛顿已经发明了电灯
C.主人公回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电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牛顿生活于17世纪,当时还没有电灯,电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答案A
3.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人对近代欧洲的科学革命都卓有贡献。对他们主要成就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他们的理论肯定了人们用智慧了解宇宙运行的原则
B.他们的学说使巫术等迷信行为销声匿迹
C.他们的理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他们的研究成果带来了医学和化学的重大突破
解析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指相对论和量子论;D项不正确,他们的成就主要是在天文学和物理学领域。
答案A
4.“在科学上,没有哪个理论能够得到完全的‘证明’,当它出现时,总是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审视。正是这一不断自我纠错与完善的特性,使科学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为严谨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②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④从量子理论到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万有引力定律属于力学范畴,电磁感应理论属于电磁学范畴,两者在理论上没有关联,不符合“自我纠错与完善”,排除③。
答案B
5.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B.达尔文
C.爱因斯坦D.伽利略
解析注意时间信息“19世纪”,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的成就都是在19世纪或以前取得的,都有力地冲击了基督教的说教。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
答案C
6.某科学家逝世后,媒体这样评价:“在我们这一时代物理学史中,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这位科学家是()
A.达尔文B.爱迪生
C.普朗克D.爱因斯坦
解析“物理学史中”“比牛顿更伟大”“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等信息表明,材料评述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D
7.“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D.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牛顿的科学理论成为了“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的基础,即科学理论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探讨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答案C
8.下表是英国广播公司曾评出的千年伟大的思想家,对此评论错误的是()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2.爱因斯坦(*籍科学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6.霍金(英国科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10.尼采(德国哲学家)
A.马克思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爱因斯坦排在第二位,是因为他提出的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牛顿的力学体系
C.牛顿排在第三位,是因为他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D.达尔文排在第四位,是因为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进化论
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完全否定,B项错误。
答案B
9.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经典力学B.进化论
C.相对论D.量子论
解析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A项出现于17世纪,C、D两项产生于20世纪。
答案B
10.大型科教节目《传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科学家根据一种植物的特殊结构,推断出世界上存在着一种未为人知的长相怪异的神秘昆虫,并在森林中长期守候,终发现了这种昆虫。他的发现证实了下列哪位科学家的观点()
A.哈维B.林奈
C.施旺D.拉马克
解析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肯定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用进废退”的原则。材料所述昆虫的长相正是适应植物特殊结构而进化的结果。
答案D
11.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永远改变了全球的科学思想。下列对书中所反映理论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把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看做是新物种起源的首要条件
B.证明了造物主——上帝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C.首次将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D.其优胜劣汰的进化论促进了一些国家的社会革命与变革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将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C项错误。
答案C
12.19世纪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两者都()
①借鉴了前人的成果②是近代自然科学领域重大成就③对当时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④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A.①③④B.①④
C.①③D.②③④
解析《共产党宣言》是社会学理论,不是关于自然科学的著作,排除②。
答案A
13.下面表格是对美国一些大科学家所作调查的结果,对此认识恰当的是()
对神的信仰(年份)191419331998
个人相信(%)27.7157.0
个人不相信(%)51.46872.2
怀疑或不可知(%)20.91720.8
A.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神的存在
B.科学对许多现象依然无法解释
C.科学与宗教的斗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科学终将消灭宗教神学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仍有相当数量的科学家坚持对神的信仰,C项的分析符合题意。
答案C
14.马克思说,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这说明()
A.纺纱工珍妮能同时纺出两根纱
B.珍妮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C.18世纪纺纱效率亟待提高
D.珍妮纺纱机不再使用人力
解析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是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他是第一个能同时纺出两根纱线的工人,A、B两项错误。马克思的意思是说当时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迫切要求生产力的提高。
答案C
1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他提出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蒸汽机的推广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B.欧洲通过控制蒸汽机的使用来支配世界
C.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欧洲支配世界的力量
D.蒸汽机是欧洲支配世界的手段
解析蒸汽机的使用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侵略扩张创造了条件,从而增强了欧洲支配世界的力量。
答案C
16.“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解析电磁感应理论为电力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电动机、发电机的问世解决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产生了电力工业,C项符合材料含义。牛顿力学体系与蒸汽机没有直接联系,相对论也不是电子计算机的理论条件,排除A、D两项;内燃机不属于理论范畴,排除B项。
答案C
17.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解析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工业革命使人类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经济过渡到近代工业经济。
答案B
18.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解析据题干分析材料中出现的一些信息:“个人电脑”“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60%的美国人上网”“YOU(你,指所有网民)”“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可以判断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B
19.信息技术的核心是()
A.电子技术B.计算机与通信
C.人造卫星技术D.互联网技术
解析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灵魂,两者构成信息技术的核心。
答案B
20.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解析由材料可知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电子时代”,都与科技革命的推动有关,可见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其中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
21.“奠基人”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奠基”原意是“打下建筑物的基础”,“奠基人”常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事业初创过程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关于被称为“奠基人”的历史人物表格。
人物图片历史地位理由
________奠基人
________奠基人
________奠基人
________奠基人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科学发展历程中重要人物的科学贡献,要注意对他们的成就进行概括性总结。
答案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共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二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材料三“神舟”五号宇航员杨利伟及“嫦娥一号”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个典型例子说明“公元前3—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4分)
(2)材料一中,李约瑟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有哪些?(9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的三次生产力发展的飞跃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3分)
(4)高二年级某班以“何当皓然青云上,万人争看傲长空”为题召开了主题班会,假设你是班会主持人,请你设计出此次班会活动讨论的中心议题。(要求:条目化)(4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科学史的发展过程,关键在于结合材料来分析、回答。
答案(1)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
(2)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欧洲独特的历史文化。
(3)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4)自主创新;科技是生产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