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时间:2024-09-27 17:00: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小学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一

  田家元日

  孟浩然〔唐代〕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译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我今年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着百姓。

  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自然气候,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2.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二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近现代〕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译文

  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笑语喧哗,十分热闹,红岩村的年青同志送来梅花,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大家在一起举杯互相敬酒,表达着新年的祝愿,散席后众人意犹未尽,又一起品尝这胜利茶,谈论当今时事。

  只有精忠才能报答祖国,如今祖国正遭外侮,烽烟遍地,没有地方去寻求一家安乐。

  我们在陪都重庆载歌载舞地欢庆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让我们遥祝延安解放区繁荣昌盛。

3.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三

  观灯乐行

  李商隐〔唐代〕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译文

  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之年元宵盛况,只得带着羞惭随着老乡去观看迎接紫姑神的庙会。

  注释

  紫姑:传说中女神的名字。我国的西南方,尤其是湘西地区,民间传说其为厕神,又作子姑,厕姑,茅姑。一说于正月十五那天激愤而死,一说被害于厕,于正月十五那天显灵。人们为记念她,形成了正月十五迎接她的习俗。

4.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四

  怨歌行

  班婕妤〔两汉〕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译文

  最新裁出的齐地上好丝绢,犹如霜雪一般洁白。

  用它缝制出一把合欢团扇,像轮浑圆浑圆的明月。

  随你出入,伴你身侧,摇动起来微风徐徐拂面。

  团扇呵,常常担心秋来的季节,那时凉风会代替夏天的炎热。

  用不着的团扇将被抛弃,扔进竹箱,往日的恩情也就半路断绝。

5.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五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唐代〕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译文

  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

  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

  棠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

  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6.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六

  清明

  王禹偁〔宋代〕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

  无花无酒的度过清明节,那萧索的兴致犹如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一样。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破晓时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注释

  兴味:兴趣、趣味。

  萧然:清净冷落。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7.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七

  郊行即事

  程颢〔宋代〕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译文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游赏,远山春意正浓,四周一片碧绿苍翠。

  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穿过柳丝飘摇小巷的落花;感到困倦时,就坐在溪水边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

  我并不是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

  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不妨肆意游玩,但不可乐而忘返。

8.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八

  和端午

  张耒〔宋代〕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

  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9.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九

  明月皎夜光

  佚名〔两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译文

  明亮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夜空,东边墙角下不时地传来蟋蟀的吟唱。

  北斗星中的玉衡星已指向了孟冬,天上众多的星星是这样闪烁璀璨。

  晶莹的露珠啊已沾满了地上的野草,时节流转转瞬间又是夏去秋来。

  树枝间传来秋蝉断续的鸣叫,燕子啊不知又要飞往何方?

  昔日与我携手同游的同门好友,已经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

  可是他们一点也不念曾经的交情,就像行人遗弃脚印一样把我抛弃!

  箕宿四星、斗宿六星都不能用来盛物斟酒,牵牛星也不能用来负轭拉车!

  再好的友情也不能像磐石那样坚固,仔细想来炎凉世态虚名又有何用?

10.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十

  关山月

  李白〔唐代〕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

  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11.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十一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唐代〕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到现在也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注释

  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

  桂子:特指为桂花,本质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

  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

12.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十二

  霜月

  李商隐〔唐代〕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13.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十三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宋代〕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译文

  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

  注释

  万道虹光:引用民间传说。传说月圆之时,蚌才育珠。

  修月户:传说月亮是由七宝合成的,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

14.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十四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唐代〕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15.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十五

  蜀中九日

  王勃〔唐代〕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译文

  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注释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乡:异乡。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那:为何。

  北地:北方。

16.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十六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南北朝〕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

  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身体跟随着从北边南飞的大雁回来。

  家乡篱笆下的菊花,如今又有多少株盛开?

  注释

  扬州:这里指陈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九月九日:是指重阳节。

  薇山亭:亭名,所在不详。

  薇山:一作“微山,山名。在今山东微山县,山下有微山湖。

  赋韵:犹言赋诗。

  逐:追赶;追随。南云:南去之云。

  逝:往,去。

  形:身。

  北雁:从北边南飞的大雁。

  篱:篱笆。

17.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十七

  除夜

  文天祥〔宋代〕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译文

  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

  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18.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十八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张祜〔唐代〕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译文

  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注释

  千门: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

  著:同着,犹“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19.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十九

  寒食

  韩翃〔唐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20.小学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积累 篇二十

  己酉端午

  贝琼〔元代〕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译文

  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注释

  端阳:端午节。

  晦冥:昏暗;阴沉,昏暗气象,出自《史记。龟策列传》。

  汨罗:汨罗江。

  吊:凭吊,吊祭。

  英灵:指屈原。

  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传自海外,故名。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诗人。

  独:独自。

  醒: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