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有关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十篇】

时间:2021-04-02 15:58: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诗词鉴赏# #有关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十篇】#】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以下“有关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十篇】”由©无忧考网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无忧考网!




【篇一】有关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惜春词


  [唐代]温庭筠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注释


  ⑴百舌:鸟名,能模仿百鸟之声。或代指百鸟。欧阳修名句“泪眼问花花不语”(《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从此句化出。


  ⑵横塘:原为三国时吴国在建业(今南京市)秦淮河边修建的堤岸,后为百姓聚居处。此处未必即是吴国的横塘,或只是借名泛指而已。


  ⑶蕊蝶:蕊:指花蕊,蝶:指蝴蝶,蕊蝶:是传统春兰品种中仅有的2个蕊蝶之一。


  ⑷金缕:金色枝条。此二句或只是飞卿(温庭筠)即目所见而别无深意;或是表面上赞扬歌女、讽刺良女。


  ⑸君:指花。妖韶:妖娆美好。


  ⑹摇荡:摇荡。


  ⑺秦女:刘学锴认为这是泛指秦地之女。“秦女”、“秦娥”这类词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一般专指春秋时秦穆公之女——。弄玉嫁给善吹 箫的箫史,后二人在城上奏乐,因乐声似凤鸣,故招来凤凰,二人遂乘凤升 天而去。颦(pín):皱眉,常用来形容愁态。烟月:烟云笼罩着月亮。


  ⑻愁红:指枯萎或即将枯萎之花,其状似女子含愁之态。此处借指诗中的女子。迢迢:喻指远逝。


  作品译文


  百舌鸟问花,花却不说话。低头流连好像怨恨横塘的雨。蜜蜂争相采集着花粉,蝴蝶也分享着花的芳香。不像垂杨柳那样珍惜一丝丝金色的枝条。希望你能够长久保持妖娆妩媚,不要追逐东风而被吹得摇荡不已。秦女皱着眉头望向烟云笼罩的月亮,忧愁的容颜带着露珠空对远方。


  鉴赏


  此诗借惜花而表达自怜、自伤之情。至于判断诗中“秦女”的身份,关键在于对“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二句如何理解。结合诗题“惜春”看,把这二句只当作一般性景物描写当然是很符合题意的。然而这两句中将花、柳对比意图非常明显,且相对而言花是正面的、大方的,柳则是负面的、小气的。若纯是景物描写,将花、柳都描绘成美好的意象就好了,这样的作品也很多,而飞卿此处也不必非“扬花讥柳”不可。况且如此写法又与“惜春”的主旨无关,颇惹人生疑。联想敦煌曲子词《望江南·君莫攀》中有“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句,与“蜂争粉蕊蝶分香”的句意颇相似,或许可做飞卿这句诗的注脚。因此诗中女子的身份应为歌女一类的人物。再观“秦女含颦向烟月”句,秦女应指秦穆公之女弄玉,此处用其与箫史乘凤升 天之事,大概是想表达诗中女子向往爱情、乞求拜托尘世烦扰的意思,而这个她想摆脱的尘世则正是青楼。


  若把诗中女子看作歌女,则全诗似是在写一位“年老”的歌女的伤春之情。为了更好的理解此诗,不妨在此设想一下这位歌女伤情的背景:她的美好青春全都奉献给了“寻花客”们,然而时光荏苒,随着青春逐渐撇下她远去,那些“寻花客”们也都开始抛弃她了。此时,她既不能像良女那样拥有一个正常的婚姻生活,又面临着逐渐在青楼失宠的问题,因此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她自以为对社会奉献了很多,却得不到良女那样美满的结果,因此心中既有对良女的嫉妒,也有对自己不堪命运的自伤。青春已逝,对于渺茫的前途她全然没有主意,不知何去何从,也不知如何生存下去,或许这便是惹她伤春的真正缘由。


  首二句写花默默含恨,而所恨则缘自雨打花落、青春凋零。三四句有趣,虽然表面上称赞歌女“大方”,而讽刺良女(即“垂杨”所指)“小气”,但细味诗意,不难看出这只是歌女对坎坷、悲惨、无奈之人生的自我慰藉而已,这与鲁迅笔下的所谓的“阿Q精神(即自我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五六句虽然表面上写这位歌女希望花能长保青春妖娆而不被东风摧落,实际上她却是在自言自语,花就是她自己的象征,她是在借花自怜、借花伤春。末二句写她蹙着眉对月惆怅,哀伤自己的青春渐渐远逝。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篇二】有关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杭州春望


  [唐代]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释


  ⑴望海楼: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


  ⑵堤:即白沙堤。


  ⑶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其父兄皆被楚平王杀害。伍员逃到吴国,佐吴王阖庐打败楚国,又佐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受谗毁,为夫差所杀。民间传说伍员死后封为涛神,钱塘江潮为其怨怒所兴,因称“子胥涛”。历代立祠纪念,叫伍公庙。连立庙的胥山也称为“伍公山”。


  ⑷苏小:即苏小小,为南朝钱塘名歌。西湖冷桥畔旧有苏小小墓。


  ⑸红袖:指织绫女。柿蒂:“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一八说:“杭土产绫曰柿蒂、狗脚……皆花纹特起,色样织造不一。”


  ⑹青旗:指酒铺门前的酒旗。沽酒:买酒。梨花:酒名。作者原注云:“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案此二句写杭州的风俗特产:夸耀杭州产土绫“柿蒂”花色好,市民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


  ⑺裙腰:比喻狭长的小路。


  白话译文


  望海楼沐浴着明丽的朝霞,晴日下护江堤闪烁着白沙。


  海涛声声深夜传入伍员庙,杨柳青青春意藏在苏小家。


  巧手织出柿蒂花纹的绫布,买来佳酿趁着早春的梨花。


  谁筑起西南通向湖寺的路?绿草一带似美人裙腰横斜。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 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篇三】有关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减字木兰花·春月


  [宋代]苏轼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春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


  轻烟薄雾,怎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注释


  1、春庭:春季的庭院。


  2、月午:指月亮升到天顶。阴历十五日半夜。


  3、摇荡香醪(láo):指月光下花香如陈酿的酒香在飘溢。香醪,美酒佳酿。


  4、光欲舞:梅花晃动引得月光不定,如同梅花在舞蹈。


  5、半落:微微低垂。


  6、婉娩(wǎnmiǎn):形容香味醇清和美。


  7、轻云薄雾:轻柔的云,薄薄的雾,喻月光柔美与梅花香飘。


  8、秋光:秋月。


  9、离人:离开家乡与亲人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白话译文


  春夜的庭院中,月儿正在当空。银光在摇荡的美酒上闪烁不定,好似优美的舞步。走过回廊,已经半落的梅花发出阵阵幽香。


  那轻风吹拂薄雾笼罩的春月,总是照着少年行乐的地方。不像秋天的月光照着孤独的远行人,更备感凄凉。


  简析


  皓月当空,与友人小酌堂前,梅香阵阵,月色溶溶,如此春宵,确是少年行乐的佳境;不像秋光那样,只照着断肠的离人。词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饮之令人欲醉。据《后山诗话》载,苏公居颍,春夜对月。王夫人云春月可喜,秋月使人生愁。公谓此意前未及,遂作此词云。


  苏轼简介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篇四】有关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谒金门·春半


  [宋代]朱淑真


  春已半。


  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


  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


  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


  断肠芳草远。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愁闺怨的词。


  在这首词中作者抒发因所嫁非偶尔婚后日日思念意中人却无法相见的痛苦之情。开端两句:“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通过女主人公的视觉和对暮春景象的感受,道出了她的无限伤感之情。“此情”究竟指的是什么?这里并未明说,从词的下文及作者婚事不遂意来看,是思佳偶不得,精神孤独苦闷;是惜春伤怀,叹年华消逝。“无限”二字,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作者此时忧郁心情的浓重,大好春色处处都触发她的忧思;二是表明作者的隐忧永无消除之日,有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势。


  接着,作者用行为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她的愁绪:“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古词曾有“倚遍阑干十二楼”之句与此近似。此句写女主人公愁怀难遣、百无聊赖、无所栖息的情态。“遍”字,写出呆留时间之长。“闲”字,看来显得轻松,实则用意深重,这正表现了作者终日无逅、时时被愁情困锁不得稍脱的心境。她因无法排遣愁绪,只得发出“愁来天不管”的怨恨。此句写得新颖奇特,天,本无知觉,无感情,不管人事。而她却责怪天不管她的忧愁,这是因忧伤至极而发出的怨恨,是自哀自怜的绝望心声。


  剥削阶级社会的女子不能自主自己的婚事,常常怨天尤人。《诗·鄘风·柏舟》的“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写的是一个女子爱上一个青年,她的母亲却强迫她给另一个人,她誓死不肯,呼娘唤天,希望能谅察她的心。朱淑真心中虽也有恋人,但她却不能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得不嫁给一个庸俗之徒,故她痛苦的感情比《柏舟》中那个女子更强烈、更深沉。


  过片,具体写对自然景物的感喟:“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大好春光,风和日暖,本应为成双佳人享受,可是自己因孤寂忧伤而无心赏玩,全都白白地送给了莺燕,这既表现出对莺燕的羡妒,又反映了现实的残酷无情。说得何等凄苦!莺莺、燕燕,双字叠用,并非是为了凑成双数,而是暗示它们成双成对,以反衬自己单身只影,人不如鸟,委婉曲折地表现孤栖之情,含蓄而深邃。作者在诗集《恨春五首》之二里写道:“莺莺燕燕休相笑,试与单栖各自知!”造语虽异,立意却同。


  末两句进一步表现作者的情思:“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它不但与开头两句相照应,而且隐曲地透露了她愁怨的根源。她在诗中说:“故人何处草空碧,撩乱寸心天一涯。”(《暮春有感》)“断肠芳草连天碧,春不归来梦不通。”(《晚春有感》)由相比可知,她所思念的人在漫天芳草的远方,相思而又不得相聚,故为之“断肠”。全词至此结束,言有尽而意无穷,读来情思缱绻,荡气回肠,在读者脑海里留下一个凝眸远方、忧伤不能自已的思妇形象。这与晏殊的“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踏莎行》)、李清照的“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词意相同,但朱淑真写得隐晦,而晏、李说得明朗,敢直言“意中人”、“人何处”,这是因为晏殊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李清照思念丈夫为人情所不能非议,故他们没有顾忌。而朱淑真婚后思念情人则被视为非法,故难以明言。


  注释


  ①谒金门: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双调,仄韵四十五字。代表作有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李好古的《谒金门·花过雨》等。


  ②春已半:化用李煜《清平乐》中:“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③此情无限:即春愁无限。


  ④十二阑干:指十二曲栏杆。语出李商隐《碧城三首》中的“碧城十二曲阑干”。


  ⑤输与:比不上、还不如。


  ⑥芳草:在古代诗词中,多象征所思念的人。


  白话译文


  春光已匆匆过去了一半,目光所及,繁花凋落,春天将要逝去。整日斜倚栏杆,徘徊眺望,伤春逝去的愁怨,袭上心头,天也无法帮助摆脱。


  风和日暖,在这么好的春光,独自倚靠斜栏旁,还不如那双双对对的莺燕。院里落满了残花,垂下幕帘呆在屋里,不忍看到春天逝去的景象。芳草漫漫到天边,思恋的人远在天边处,令人悲肠欲断。


  朱淑真简介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 世,为劫后余篇。


【篇五】有关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春别曲


  [唐代]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注释


  堪:能,可。


  钱:指铜钱。


  赏析


  长江中春水碧绿,颜色浓得简直可以作为染料,荷叶刚刚长出水面,一个个才有铜钱那么大。诗句写暮春景色,可引用以表现江南春景,或只用作表示暮春时节。以“堪染”表现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


  张籍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篇六】有关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戏题盘石


  [唐代]王维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释


  ⑴盘石:即磐石,扁平的磨盘状大岩石。


  ⑵可怜:可爱。临:一作“邻”。


  ⑶拂:一作“梢”。


  ⑷解意:领会心意。


  ⑸何因:何故,因为什么。一作“因何”。


  白话译文


  可爱的巨石大如席,下面濒临泉水。垂杨拂水临泉举杯,是多么高雅的情趣。


  春风飞花,低吟高唱。如果说春风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它又要吹送落花来?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篇七】有关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曲江对雨


  [唐代]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鉴赏


  曲江是杜甫长安诗作的一个重要题材。安史之乱前,他以曲江游宴为题,讽刺诸杨的豪奢放荡。陷居时期,他潜行曲江,抒发深重的今昔兴亡之感。而平乱之后,则大多寓凄寂之境于浓丽之句,表达深沉的悲感与愤慨。《曲江对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此诗景丽情深,抚今追昔,低徊蕴藉,其艺术之美主要在于:


  一、绘景动静结合。


  首联写景,先大处落墨,勾出全景,重在写静态。春云低垂,笼罩宫城,覆压苑墙;斜晖脉脉,江亭寂寂,暮霭沉沉,芳草萋萋:虽是春景,生意盎然,却了无人迹,一派荒凉落寞。一“覆”,一“静”,既凸显眼前之景的冷清郁闷,又透露出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俞陛云说此二句隐“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之慨叹,颇有见地。曾见证过开元盛世的繁华与奢靡的曲江,安史乱后曾沉寂近八十载,直至唐文宗时,才稍有修整,但亦难挽颓势。此联景中藏情,耐人寻味。“静年芳”三字尤为痛切,年年芳草,而盛况无存,令人嗟叹。


  颔联直承而下,从细部用笔,由面到点,写曲江胜景,重在写动态,将满怀幽思作进一步渲染。杂花生树,落英缤纷,本已迷人眼目,又经如酥春雨的润泽,更觉楚楚可怜,娇媚动人。王彦辅《尘史》言:“此诗题于院壁,‘湿’字为蜗涎所蚀。苏长公、黄山谷、秦少游偕僧佛印,因见缺字,各拈一字补之:苏云‘润’,黄云‘老’,秦云‘嫩’,佛印云‘落’。觅集验之,乃‘湿’字也,出于自然。而四人遂分生老病苦之说。诗言志,信矣。”(见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湿”字,也有选本作“落”,以为用“落”字更有余韵。春雨迷蒙,飞红万点,飘零曲江,随波逐流。枯坐江亭的诗人面对此景,不禁生出万分惆怅与凄苦之情,恰如落红离枝,盛唐气象已渐行渐远,诗人不免潸然掉泪。这是移情于景的妙句。


  “水荇牵风翠带长”,此句脱胎于杜审言的“绾雾清条弱,牵风紫蔓长”,敷色浓艳,姿态飘逸。本是风吹水荇,诗人却反道“水荇牵风”,赋景以人格化动作,似乎这“水荇”也难耐乏人问津的寂寞,欲招揽清风一缕与之共话沧桑。以“雨”“风”来烘托“林花”“水荇”,景更丰富了,意境也更深了一层。


  二、抒情含蓄深婉。


  诗题是“曲江对雨”,前两联写曲江春雨图,紧扣题中“雨”字;后两联是写“对雨”之思,触景生情,但这情又非直白宣泄,而融于翩翩遐想,更见含蓄深婉。颈联讲当年玄宗皇帝,曾率领龙武禁军,自夹城趋芙蓉园,笳鼓齐鸣,车声雷动,旌麾蔽日。到此时,驰道依存,空余废辇,殿门深锁,无人焚香,戒备森严。杜少陵曾有诗云“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然而兴衰无常,此刻曲江一派凄清冷寂,空自让人凭悼。


  尾联再折一层,写诗人之狂想。“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诗人描绘了一个君臣同欢、歌舞升平的宴饮嬉游之景。遥想昔日承天门赐宴,列教坊之歌女,翠袖承花,朱弦按曲,觥筹交错,为乐未央,那才是盛世华章人生尽欢。(《旧唐书》载:“开元元年九月,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许中书以上五品官及诸司三品以上官争拾之。”)“何时”表明这种狂想充其量是一场豪梦而已。杜甫曾受用于玄宗,安史劫后,新君(即肃宗)上场,肃宗因当日分镇之命,几撼其储皇之位,衷心隐处,不搛于若翁,故将玄宗移居西内,并将其旧侍翦除殆尽,玄宗暮境悲凉,杜甫不得新君恩宠,也就愈念当日如鱼得水的佳境了。此联抒情极其惨痛。“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明知逝水难回,却渴盼恩泽重沐,一展怀抱,这不能不令人伤感。“暂醉”,其实只能是转瞬即逝的精神麻醉罢了。


  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冷;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篇八】有关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江城子·赏春


  [宋代]朱淑真


  斜风细雨作春寒。


  对尊前。


  忆前欢。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


  水云间。


  悄无言。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注释


  ①江城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


  ②尊前:在酒樽之前。


  ③梨花:梨树的花,代表着唯美纯净的爱情,但是也有谐音“离别”的意思。


  ④阑(lán)干:眼眶。


  ⑤南浦:情人别离地点的代称。


  ⑥夤(yín)缘:连络,绵延。


  ⑦争(zhēng)奈:怎奈;无奈。


  ⑧衾(qīn)裯(dāo):指被褥床帐等卧具。


  ⑨伊:彼,他,她。


  白话译文


  初春细细微微的小风夹杂着小雨还有一点寒意,在酒樽前刚想畅饮,却回忆起以前的欢乐时光。那时寂寞无欢,只有手拈梨花,任泪水流淌过如花的脸际。还记得南浦分别时的情景:芳草萋萋,云烟漠漠,他的背影消失在远方。那一刻,柔肠寸断,泪眼模糊、无语独看高高的青山。


  想起昨夜梦中,与伊人喜结重聚之缘,心思缱绻间竟悄然无语。梦中欢情正如水云渺渺,怎奈突然醒来,愁情恨意仍在。回思梦中幽欢,面对眼前寒衾,展转反侧,倍觉凄凉,懊恼、嗟呀、哀叹,全然无济于事,于是发出了凄凉绝望的哀鸣:“天易见,见伊难!”


  朱淑真简介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 世,为劫后余篇。


【篇九】有关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折杨柳


  [唐代]李白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译文


  春天来了,垂杨荡漾在白云绿水间,它那美丽的枝条随着春风飘扬,好不娇美。这里适逢生机蓬勃的春天,花儿争相开放,但玉关边塞此时却是冰雪交加,美人每当想起这些,都会倍感惆怅。她在金窗前独自凭依,看叶暖烟空,心中更有无限离愁。她面对此景心中常会荡起一种凄凉之感。真想攀折柳条,以远寄到情郎所在的龙城前,让他明白她的一片相思。


  注释


  ①摇艳:美丽的枝条随风飘扬。


  ②年:时节。


  ③长想:又作“长恨”。


  ④龙庭:又叫龙城。是匈奴祭天、大会诸部之地。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 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篇十】有关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羁春


  [唐代]王勃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注释


  ①羁:系住,留下。


  ②倦:厌烦,疲倦


  ③春事:春天的景物


  ④落花:落花的寓意很多,凋谢的花朵,人衰老飘零。


  作品译文


  客游千里追名之心早已厌倦,春天到来我一门心思要回家。


  北园里的情景还是那么令人伤感,我又看见花飘花落乱纷飞。


  王勃简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