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梳理明、暗线相互交织的结构,理清情节,初步理解主题。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进一步认识作品主题。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梳理情节的能力。
2.掌握通过分析多种描写手法,剖析人物,把握主题的分析方法。
情意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感受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和分析。
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梳理情节,明确明、暗线结构对突出主题的作用。
2.通过列出情节结构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3.初步把握文章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标题入手导入
教师用红笔在黑板左侧写“药”
我们在“药”的后面加“?”文中的药为何成分?用来医治何病?疗效如何?
我们在“药”后面加“!”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震惊!凶残卑劣!愚蠢可悲!
我们在“药”上加“”,就充满了讽刺。
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感叹、讽刺来走进《药》中寻求答案。
二、初读课文,梳理情节
1.给10—15分钟读书,可将自己梳理情节的重点记在书旁;可将质疑之点记在书旁,待读后和同学讨论。
2.整理自己梳理情节的思路,小组讨论补充,教师巡视,发现优秀者。
让一优秀者展示修改后的结果。
教师作简要板书,或出示投影片。重点:明确明线、暗线结构。
三、从双线结构探究主题
问: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下注释,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教师或请他生稍作补充。
从明线——华家的悲剧,可见怎样的百姓?(愚昧!)
从暗线——夏家的悲剧,可见怎样革命现状?(令人悲哀!)
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者突出了那一方面?(突出前者,可从明线安排得出。)
假若以夏家为明线,华家为暗线合适吗?请说出依据。(不合适。以华家为立场命题,意味尤深。“药”不仅是医治疾病的药方,更是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病态的中国要服什么“药”?写作时为五四前夕,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已退出历史舞台,一味对他们歌颂已不再符合历史需要。
四、小结
回到导入的“?”“!”,“人血馒头”之药医治不了小拴的肺痨,小栓之死死于群众的迷信,夏瑜——革命者的鲜血制成的人血馒头,夏瑜之死死于群众的愚昧。迷信则容易受骗,愚昧则不辨是非,其病根同为封建制度。愚昧、痛苦的民众,悲哀、寂寞的革命者,均需一剂良药。这服药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析小说人物,揣摩细节面描写,深入体悟小说主题。
2.帮助学生掌握通过分析多种描写手法,剖析人物,把握主题的分析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先生对旧制度下的大众是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药》深刻剖露了众人物的“不幸”与“不争”的一面。华老栓和康大叔是正面描写的人物形象,写于没有正面出场,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这几个人物的分析放手给学生做,安排在后半课时。前半课时一起重点分析课文的第四节中夏四奶奶的形象。
二、重点研读,分析人物,进一步理解主题。
(一)精读第四节,看作者如何写夏四奶奶的?夏四奶奶形象的意义?(要求:抓住人物描写的语言,紧扣文本分析。)
1.学生小组讨论,解疑。
2.全班深入讨论,明确。
要点:
①前来上坟的夏四奶奶看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着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踌躇”“羞愧”是因为夏瑜的死并不正常,是因为造反被砍头的。“造反”在不觉悟、不反抗、甘于命运摆布的旧时代劳动妇女看来,是有损祖宗颜面的事情,她为有造反而死的儿子“踌躇”“羞愧”。这一细微神态表明了她对儿子所作所为的不理解。在她看来,造反杀头天经地义。夏四奶奶身为革命者的母亲,仍未跳出愚昧百姓的窠臼。
②夏四奶奶烧过纸锭后,见到尖圆的坟顶上出现的那圈红白的花,便极力寻找着花环出现的“根据”——“坆上的草根还没有全合”“这是不可能开花的”;那花圈“不很精神”“没有根”“不像是自己开的”;这花圈“倒也整齐”显然是有人插上去的,但“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就不来了”……她否定了种种可能,于是她得出“显点灵,要我知道”的荒谬结论。可见夏四奶奶的迷信思想像一般百姓一样重。
③在夏四奶奶的眼中儿子是被“冤枉”,从夏四奶奶的语言“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也便得知这一点。这里的“他们”指谁呢?用的是“坑”而非“杀”。在夏四奶奶的眼里,儿子是本分的,平和的,正是“他们”使儿子误入歧途。再看“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在她眼里“坑”了夏瑜的是那些引导夏瑜走上革命道路为民主共和思想而奋斗的革命者。假如夏瑜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能深入人心并影响到母亲的话,那么母亲也就不会把怨恨的矛头指向革命者。连革命者夏瑜的母亲尚且如此不理解革命者的行动,更何况华老栓等广大民众呢?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夏四奶奶这个普通百姓中的一员,她性格中愚昧、落后、迷信的一面。对革命的不理解构成了她慈母性格的另一面。假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能像无产阶级民主革命那样号召发动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主力军,就不会有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的母亲把怨恨的矛头指向革命者的这样悲凉的现实了。
之所以说夏四奶奶更能深刻的体现文章的主题,正是由她是革命者夏瑜的母亲这一身份决定的。
(二)看第四段的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重点品读“微风早已停息”一段,这段景物的特点,这样写的用意?
重点品读“只见那乌鸦……”,为何写乌鸦飞向天空,而不是飞向夏瑜的坆?简述理由。
要点:①作者通过风、草、声来写“静”,强调坟地四周的“静”,突出夏四奶奶见到花环后迫切期待乌鸦显灵的心情。
她以深沉的母爱,以深沉的对儿子冤屈的积郁,以这种感情期待着乌鸦飞过来。这里的静就是在写夏瑜母亲的这样一种心情,她越是希望乌鸦动,越会感到周围静得难堪。
②乌鸦飞向天空包含了鲁迅深沉的悲哀(对当时的中国民众的愚昧是怀着深深的悲哀的),愚昧的梦幻一定会破灭。
三、学生自读,进一步体验分析人物,理解主题
方式:小组合作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口头作文3分钟左右。
例如:“茶客对话(侧重民众的精神状态)”“康大叔其人”“华老栓一家”等等。
四、布置作业
关于《药》的人物分析//环境描写//花环的设置,从中选一写一则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人物:夏四奶奶——慈母、愚昧、落后、迷信
华老栓——勤劳、善良、胆小、愚昧
康大叔——凶狠、贪婪、蛮横、粗暴
夏瑜——意志坚定、大义凛然
【篇二】高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3.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解题;讲析景物描写和情节结构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三、分析景物描写特色:
1.提问: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
让学生找出描写段落:
明确: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①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四、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夫妻话别探夫遇险助夫杀敌
五、布置作业:
文中对话描写的特点。
第二教时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性格,归结主题。
教学步骤:
一、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6――30段
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体会人物对话所包含的细腻复杂的感情。
问:“今天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对描写人物、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
明:它承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还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同时又暗写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这句话又可说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
问:水生嫂既然十分关心水生,为什么不直接问明情况,却问“他们几个呢”?
明:水生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只是说吃过饭了。但是,他异常的神情(脸上红胀,说话气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觉到了。她并没有直接追问,因为她知道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有些事是不便细问的。于是,她机敏地转换话题,问“他们几个呢?”水生回答她:“还在区上。”水生露出了一点口风之后,又把话语岔开,反问她:“爹哩?”、“小华哩?”这样写,一方面交代了水生家的其他成员以及水生对他们的关心,另一方面写出了水生对参军一事欲言又止,不愿立即让妻子知道的心理。
问:“怎么了,你?”这是什么句式,水生为什么会这样说?
明: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细。表现了中国女性传统的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品性。
再看另外的对话:女人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你走,我不拦你”“嘱咐嘱咐我吧”。行动:女人“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是新单衣、新毛巾、新鞋子,这种“送郎上战场”的言行,证明水生嫂并非一心当好妻子,她知道自己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人。
这样就可以解释水生嫂丰富的内心世界了。她爱丈夫,爱家乡,爱祖国。丈夫参军看似使她陷入了优先爱丈夫还是优先爱祖国的矛盾,也许她真的为此困惑过,但是,很快她就明白这并不矛盾。她必须爱一个“值得”爱的丈夫,而爱不爱家乡和祖国是衡量他“值得”爱与否的主要指标。如果丈夫为了他临阵退缩,她会因失望终失去丈夫,相反,丈夫“总是积极”的决定才赢得她的敬重和爱慕。所以,她愈是有个心爱的丈夫,就愈是会支持他报国杀敌。
为了更好地认识水生嫂的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可指导学生做改写练习,有意改变水生嫂的性格特征,不歪曲人物,写一段临别对话。
2.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也写得个性鲜明,生动有趣,分别展示了她们怎样不同的个性呢?
明:“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建议让学生仿写改写这段对话,如添加一个人的对话,使之与前文一致,或者改写这几个人的对话,改变他们的性格特征。
二、归结主题:
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篇三】高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2、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3、分析小说内容和主题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对主题的呈现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运用不同艺术手法表现主题的途径。
2、浪漫主义、寓言、象征等手法的赏析。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高尔基及《伊则吉尔老婆子》。
(二)指名请学生复述《丹柯》的故事。共同去收集故事的要点。
1、外敌的强大,森林环绕的艰险,在困难面前族人畏缩。
2、美少年丹柯带领大家在森林里寻找出路,黑森林的阴森恐怖,雷电暴雨的袭击,人们对出路产生疑虑,并要对丹柯进行报复。
3、丹柯抓开自己的胸膛,高擎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大家前进的路,他带领大家终于走出了黑森林,丹柯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三)形象分析
1、请找一找丹柯面临哪几个方面的困难。
讨论明确:在丹柯面前有两重困难,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为因素。
画出描写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句子自读,品味一下作者是怎样来表现环境的恶劣的。
明确:作者采用铺饰、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描写环境,与一般的对环境的描写不同之处在于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极力渲染了环境的恶劣,预示着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困难极其强大,困难越大人物的性格越鲜明。
人为方面的困难,在他面前是一群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毫无责任感可言的族人。
筛选出族人变化过程中重要词语。
讨论明确:“快乐,强壮、勇敢”——“衰弱、恐怖”——“和谐、相信”——“抱怨、围攻”——“践踏”
2、面对这样的一波三折,丹柯有没有动摇?从丹柯的话中挑选出自己感触深的一至两句,讨论交流。
①“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喂!嘿!”
(首先这句话体现了这群族人胆小、懦弱的本质,其次体现了人物本身勇于实践的精神,他坚信森林一定有尽头。“林子”,特指困难,可以理解为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也可以理解成整个民族遭遇的灾难和困境。而“尽头”是“有限”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困难和挫折都是有限的,并非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够走出乌云,走出困境,取得胜利。)
②“我有领导的勇气,所以我来领导你们!可是你们呢?你们做了什么对你们自己有益的事情呢?你们只是走,你们却不能保持你们的气力走更长的路!你们只是走,走,像一群绵羊一样!”
(对于这群族人丹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通过丹柯对族人的批评认识到实践和合作精神的可贵,进一步感受丹柯身上的实践精神和献身精神。)
3、丹柯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后他们走出了森林,“树林忽然在他们前面分开了,分开了,等到他们走过以后,它又合拢起来,还是又密又静的;丹柯和所有的人都浸在雨水洗干净了的新鲜空气和阳光的海洋里。在那边,在他们的后面,在林子的上空,还有雷雨,可是在这儿,太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辉,草原一起一伏,好像在呼吸一样,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一样的雨珠在闪亮,河面上泛着金光……”如何理解这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意义和作用?
这段景物描写,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想象,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丹柯的英雄壮举所产生的强烈的震撼效果及其胜利带领族人抵达草原后的那种安宁、自由、和平与美好的景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英雄及其英雄精神、英雄业绩的热情讴歌和真诚赞美。
4、丹柯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照亮了这一群自私自利的族人前进的道路,他的举动得到理解了吗?
明确: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用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
5、对于人们的表现请问同学有何感受?
明确:丹柯把生命献给了大家,可是却不被理解,作品批判了这一群无知的族人的同时也给丹柯这一个英雄身上蒙上了一层悲剧意味。
(四)分析小说的主题,体会浪漫主义手法:
美丑对比----丹柯眼睛明亮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
想象夸张----抓出心,心燃烧,拿在自己手里,给人们照亮。
破碎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
1、一抑一扬,对比映衬。
a人群
平静生活在草原----快乐、强壮、勇敢
威胁面前,关键时刻----恐惧、妥协,愿意去做奴隶
对比:貌似勇敢,实则怯懦。缺乏挑战困难、拯救自己的勇气
b丹柯
起来,到林子里去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
勇当领路人,挑战困难,拯救族群。
2、悲剧的力量震撼心灵
遇到密林----人们抱怨、诋毁、责难;丹柯掏出自己燃烧的心
走出黑森林----人们欢呼;丹柯被遗忘了,悄然死去
3、英雄形象显示主题
丹柯----悲剧英雄
群众----怯懦自私、麻木
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丹柯是开创者领路人的形象,乐观勇敢、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无所畏惧、无私奉献。
(五)拓展
1、从丹柯想到自己:我若遇到像他一样的困境怎么办?联系社会现实谈谈开拓者的形象,
类似主题的小说阅读:鲁迅《药》
2、从族人想到自己:应该如何对待丹柯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