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后半年才开始准备写作
这个问题,对于一战的同学也存在。但对于二战的同学更为严重,一方面大家普遍认为写作没有很多东西要学的,考试前几个月背背模板,写几篇就行,结果大意失荆州,在容易得分的地方大量丢分;另一方面,是大家对于写作有畏惧心理,不愿意写,总觉得没话说,一拖再拖。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写作是需要经过长时间训练的,需要和逻辑、数学、英语同步开始复习。
误区二:过分依赖模板
在上课时候,不管是论证有效性分析,还是论说文,老师都讲的有套路,有模板。很多同学会过于生搬硬套,照猫画虎。虽然能成文,但是拿高分不行。同学们要注意,模板是在大家初学阶段帮助大家快速掌握写作思路,或者是实在写不出时候才用的。大家在基本能成文后,就要尝试去模板化,要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可以针对自己写过的模板文进行去模板化练习。模板是对大家的低要求,而不是高追求。
误区三:代入生活常识理解过多
特别是在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中,很多同学会从生活经验去思考,而不是从材料所给论证去分析。如2017年考研试题中说到:“谁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奖赏谁,谁不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惩罚谁,臣民出于好昨恶害的本性就会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有的同学会联想,贪官可能给钱更多,或者极其残忍,杀人全家。对这篇作文,一定要抓住核心的要点,分析论据到论点过程是否成立。
误区四:死记硬背名言警句
有的同学论说文写不出,就买了不少素材书,狂背名言警句,一顿操作下来,一方面发现没记住几句;另一方面,即使记住一些,真写的时候也用不上。同学们在准备素材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思考,比如素材书上讲马云坚持创业取得成功,大家可以想想,除了坚持之外,在马云身上还有哪些品质可以写的,要做到活学活用。另外,大家在前期更多需要的是思维的开拓,可以尝试看一些评论性文章,如人民日报评论中的社会热点类的,多学习分析问题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