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心得体会【一】
一段朴实的播报,却意外收获了大量点赞。天津市蓟州区西龙虎峪镇东头百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志春为了劝村民疫情防控期间“不出门、不聚餐”,用大喇叭广播:“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迎你,别太自信了!”这段接地气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这是天津推动基层群防群控工作的一个缩影。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是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天津市各个区利用村里的大喇叭、社区的广播站,动态传播权威信息,及时宣讲防疫科学知识,快速消除各种谣言、传递必胜信心,广播内容也便捷直接、明白易懂。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宣传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大喇叭广播是一种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随着电脑、手机等新一代信息载体的不断普及,大喇叭的功能和作用也在发生变化。但在一些农村和社区,大喇叭的影响力依然很大。以农村的大喇叭为例,成本低、效率高是明显的优势。比如,一个信息可以反复广而告之,不需要大批量印刷宣传品,所耗物料成本很少;又如,一个人面对话筒,声音可以传遍各家,不必使用更多人力走村串户,节省人力资源。一个大喇叭挂在村里、社区居委会门口,不时传出村委会、居委会的声音,老百姓即使不见面,大事小情也全知道。
正因如此,大喇叭广播宣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即便在5G基站不断延伸覆盖、手机端讯息可以快速直达的条件下,在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也不能丢弃大喇叭。这种认识,不仅是因为老百姓对大喇叭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喜闻乐见,而且是因为大喇叭广播在各种应急情况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大喇叭讲的是信息,老百姓听的是有用价值。让人听得进去,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并不容易,弄不好就成了照本宣科。要让人爱听,其实是一种说话的艺术。好听才能易懂,听懂才能说动。拿起话筒就能讲,讲了还能让人听进去,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中,这样才能凝聚人心、汇聚众力。
从实践中看,天津的大喇叭不少都是用天津本地方言广播,让人一听就感到亲近亲切。不少社区还自编快板、“三字经”、三句半等,用个性十足的形式将防控知识要点掰开揉碎了讲、做成通俗易懂的内容,让宣传变得好听易记接地气。疫情防控内容一经大喇叭“喊”出来,就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传递出信心和力量,成为群防群控不可或缺的一环。
让暖心鼓劲、科学理性的话语在空中回响,我们一定能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凝聚战胜疫情的强大正能量。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心得体会【二】
防控疫情,需要同舟共济。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多居家、少外出、不聚集,就是在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为阻断疫情传播作贡献。从对所有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到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各地都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防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尽量减少聚集性疫情,需要更多人自觉行动起来,理性、清醒地认识疫情,科学、审慎地防控疫情。
病毒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就是传染。目前,全国已有多地出现因聚会、聚餐等造成多人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非常时期,得有非常之策。虽然封闭式管理可能会带来生活的不便,虽然待在家中可能少了呼朋唤友的热闹,但少出门、不聚会,已经成为一种切实有效的防控举措。遵守法规、服从管控,成为每个人面对疫情时应尽的一份责任。
“你以为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此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不聚”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以“静”致敬,为那些奋战一线者减负、分忧。
换个角度看,减少聚会,并不意味着就是在家浪费时间。一方面,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远程办公、在家上班已经成为可能,完全可以实现居家和工作两不误。另一方面,不出门才会发现,过去花在聚会、花在通勤上的时间是如此多,把这些时间用在学习、用在阅读上,可以让自己更好地奋发进步。
所以,让我们现在不聚,等待疫情散去、春暖花开的时候,更好地相聚。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心得体会【三】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这个哲理,在医护人员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是冲锋陷阵的英雄,是他们用坚毅无畏的力量阻挡住了病毒的侵袭;回到生活,他们是邻居家的孩子,是幼童的父母,是再普通不过的丈夫、妻子。但正因为普通,在紧急关头的挺身而出,于危难时刻的无私奉献,更显得弥足珍贵。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冒风险到抗疫一线工作时,很多医护人员的回答是,“这就是我的工作”。此时此刻,这句话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奔赴武汉与前期驰援医护人员汇合的路上,一位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微笑着比出胜利手势;甘肃民乐县,一位“全副武装”的医生充满信心地打出“OK”手势;首批6家医院的121名医护人员组成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同事们目送他们出征……一幕幕动人瞬间、一个个真切的表情,记录下医护人员迎难而上的勇毅担当,他们是这场战役中的英雄。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身患疾病时,医护人员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往往就能缓解心中的不安和压力。反过来,患者的一句感谢,也足以拭去医护人员一天的疲累。医护人员与患者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就能筑起抵御疫情的坚固的钢铁长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不仅要靠精湛的医术、严密的防控、扎实的保障,更要依靠众志成城的精神、团结一致的劲头。对于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没有什么比支持和信任更能带来安慰;对于患者和普通民众来说,也没有什么比医护人员竭尽全力的付出更能带来安全感。
一名护士在采访中被问及名字时,她回答,“名字就别播了,因为怕妈妈看见会担心”。担心的又何止是家人,在这场与病毒的搏斗中,医护人员的安危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关切。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安全了,我们距离战胜疫情,就更近了。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心得体会【四】
从控制传染源、救治被传染者,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正是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让人类面对传染病不再束手无策,拥有了守护健康的法宝。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支撑,也是战胜困难挑战的有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的叮嘱,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防治的要求,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管理措施越科学,精准防控越到位,阻断疫情就越有力有效。把科学有序的防控要求落到实处,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能得到有力保障。
疾病与人类始终相伴随,威胁着人类健康,但人类只要恰当使用科学武器,就能程度降低生命代价。无论是非典、甲流还是新冠肺炎,我们对它们的科学认知有一个过程。抗击非典时一些人最初认为致病因素是衣原体,最终发现是冠状病毒。对付衣原体,抗生素就管用,而对付病毒,则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由此而言,防控疫情不能偏离科学的轨道,不能脱离对生物规律的把控。
“这是一个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是需要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这样形容新冠肺炎疫情。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必须依靠科学、运用科学。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已经修订更新到第五版,出院患者在不断增加,我们完全可以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医护人员不辞劳苦、科学救治,努力完善诊疗方案,提高收治率治愈率;广大科技人员不畏艰难、勇于攻关,加快病毒溯源等研究;各条战线扎实做好预防、控制和保障工作,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些都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科学支撑。
战胜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尊重科学、相信科学。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对大多数人而言,关键在“防”。加强病例排查,做好居家隔离观察,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就有必胜把握。科普宣传有助于克服因疫情导致的不安焦虑情绪。让科学防疫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使人民群众懂得用科学态度对待疫病、用科学手段防治疫情,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
“病毒固然可怕,但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谣言和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坚持做到科学抗疫,切实加强科学防控,我们必将取得战“疫”的胜利!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心得体会【五】
在防控新冠肺炎的斗争中,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这种壮举是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时代闪光,是医德精神的时代闪光,也是红医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弘扬。
所谓红医精神,即“红色医生精神”,它源于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红医精神是在人民卫生事业创建发展的战争年代里,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工作作风、专业技术等多维度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了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意识;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技术优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他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红医精神的本质内涵。
红医精神在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为广大红色医生抢救红军和人民群众生命发挥了重要精神支持作用;红医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为保卫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同样,红医精神也将继续鼓舞新时代的红医传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用他们无声的行为深刻诠释着红医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在无数医务工作者的艰苦奋战中,在人民生命安全的危机时刻,红医精神依然映射出它固有的时代价值、精神力量。
红医精神为战胜疫情提供精神引领。红医精神所蕴涵的不怕牺牲,坚定理想,追求胜利的信念,是战胜疫情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
红医精神为战胜疫情提供道德支持。广大医务人员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人道主义的初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顽强拼搏,与时间赛跑,挽救人民的生命,维护人民健康的价值诉求,体现了弘毅精神,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道德内涵。
红医精神为战胜疫情提供精神动力。广大医务工作者汲取先辈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气,激励自己,努力拼搏,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竭尽全力,坚守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疫一线,直到最后胜利。
新时代,新作为。中国医科大学主动担当作为,牵头国内9所医学院校(部)联合编写了《红医精神概论》的教材,从理论、历史、实践及文化逻辑的视角,对红医精神做了挖掘、梳理和概括。旨在为赓续红医精神和弘扬红医精神,提供学习资源。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医务人员的顽强阻击下,病魔必将被降服,胜利不久将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