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春节贴春联的作文1000字(一)
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都热闹非凡,咱家却是特别地“热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快随我来看看吧!
“小微子,快来,帮外公贴下春联!”外公拿着自己的大作对我喊道。“不要嘛!我正在玩游戏呢!还是您自己上吧!”我推脱道。说实话,我真的不想离开我亲爱的电脑一步。“再不下来,我可要把电源给关了啊!我看你还怎么玩。”外公威胁道。“好……好……好。马上就来!”我无可奈何地冲到了楼下,心里暗自埋怨:以前我争着抢着要贴春联,你们不但让我帮忙,还说我会添乱。可现在呢,我不想插手,你们却非要我来贴,不知道是吃错药还是怎么了。外公把自己千辛万苦完成的大作小心翼翼地交到我手上,说:“你啊,整天就只知道捧着电脑,眼睛会看坏的。再说,以前你也没干过这活,现在让你尝试尝试。还有,你选一幅较好的春联贴上去。知道了没?”“得令!”我答应了下来。
我准备好了浆糊、刷子。接下来,我模仿大人的模样,随意地用刷子在春联上刷了点浆糊,刚要粘时,又由于本人的海拔不够,只得贴在够得着的地方。为了可以得到外公的夸奖,稍有点不好,我就急忙地修补……修补了半天,终于贴好了春联。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刚才,只顾贴得端正,却忘了要左右对齐,更恐怖的是,我把风马牛不相及的“春联”贴了上去,“一干二净除旧习”“万事如意福临门”。哦,我的天啊!此时此刻,我真希望世界上可以有后悔药可以吃,我把外公呕心沥血、千辛万苦才完成的两幅大作给毁成了这般模样,我不被他老人家骂得狗血淋头才怪呢!去找妈妈帮帮忙吧!妈妈看了我的杰作之后,怒气冲冲地对我吼道:“你干什么啊!把外公的春联弄成这样,外公看了不气死啊!”“那现在是应该想办法不让外公生气啊!骂我有什么用,骂我能把这春联恢复原型吗!找你来就是让你帮忙嘛!就知道骂我。”我暗自嘀咕道。算了算了,我还是自己收拾这烂摊子吧!
我记得外公写的春联是仿照的,把原版贴上就行了吧!凑合凑合用把,反正外公的眼睛不太好,能蒙混过关,大不了就被骂一顿,谁让自己粗心呢!我立刻冲到阿姨家里,开始寻找(因为阿姨家有很多的春联)……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真让我给找着了!贴好春联后,我又认认真真地检查了一遍。终于完工了!
虽然这事过了,但我以后一定要谨记在心:做事情千万不能马虎啊。
高一春节贴春联的作文1000字(二)
腊月三十中午,我打扫完老家的庭院卫生。跟正在看书的儿子说:“把你写的对联拿出来,我们贴对子去。”儿子抬起头:“不是贴对子,严格地讲是贴春联。”我一脸愕然。“嗯?这有什么不同?这里面还有讲究不成?”
看到我一头雾水,儿子卖了个关子:“那是!寒假里我们的书法老师给我们讲过,对联是有分类的: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婚联,给老人祝寿用的叫寿联,办丧事的对联叫挽联,你说的贴对联太大,应当叫贴春联,明白了么?”“是这样!你书法老师还讲什么了?”看到我一副求知的模样,儿子来劲了:“对联起源于桃符,春联是从桃符演变来的,刻印有门神,为驱邪、招吉、保平安之意,现在绝大多数人习惯贴春联,其实也是门神的一种延续和变异,其用意其实是一样的,现在最多的作用是“祈福”,每逢过年的时间民间用来祈求家庭和美,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非常喜欢对联,在春节时要求所有的大臣都要写一幅对联,并做评比。可是大臣们写的春联没有一幅能让皇帝满意。于是,孟昶亲自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还真长见识了。“”
我打好浆糊,儿子从包中拿出他写的春联,我们一起把大门两侧的旧春联撕下来,用笤帚清扫了,父亲快步从屋里出来:“你爷俩先等等,先和我去请家先来,之后才能贴对子。”“爷爷,为什么?”“对联要等家里过年的人都到齐之后再贴,因为贴上门神后家里不能再进新人了,要是家里进了新人,门神误认为不是自己家里的人,会降灾星于他,对他来年的运气不利。再一个就是要先把神仙和先人请到家后才能贴门神或贴对联,要是先贴门神,再请神仙和家里的先人回家过年,门神是不让进门的。”“原来如此!”“每年都这样,你忘记了?”于是我们父子三人一起去请家先。
请回家先之后,我把大门两侧涮上浆糊,准备贴春联。儿子拿出横披,看了一下,对我说:“贴春联首先要找准春联和横批的关系,一般是从右往左,那么春联的上联就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看这一幅:横披是:万象更新,上联就应该是: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是:万水千山尽得辉;再一个看时间先后,你看这幅:‘八骏嘶风传捷报,五羊跳跃展宏图。”在十二属相里面,马在前羊在后,所以上联是:八骏嘶风传捷报,下联是:五羊跳跃展宏图。”“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啊!”没有文化真可怕啊!
今年这春联贴得,我觉得很没有面子。先是让儿子吐槽,后让老子教育,内心惭愧之余,多了一分欣慰:这老祖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东西已经渗透到儿子的身上,这也算是传承吧!
高一春节贴春联的作文1000字(三)
过年啦,今天是大年三十。一大早,家里大大小小都忙开了。奶奶和妈妈准备年夜饭,我和爸爸的任务是挂灯笼和贴春联,制造节日的气氛。
我家是新造的房子,门多,需要的春联也多,爸爸拿出前几天买的春联,放在堂前的八仙桌上。我一一打开:“迎新年神州家家乐,盼来年中年处处春”。这是写祖国和家庭美好的景象;“水底月为天上月,眼中人是面前人”。这是水和人的对比;有的写了青山和绿水的美丽:“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读着这些春联,我仿佛进入了文人的雅地。我寻思着: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有了写春联贴春联的习惯呢?
“蓉蓉,想什么呢?”爸爸见我看得入神,问道。是呀,何不问问爸爸呢?“爸爸,和我说说春联的故事吧!”于是爸爸一边涂胶水一边解释到:“这春联啊,又名对联、门对,古时有 ‘桃符 ’‘门帖’之称。”“恩,我知道桃符,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后来怎么就叫春联了呢?”“到了五代,后蜀的勐昶,开始在桃木条上题写联语。有一次,他命翰林学士辛寅匪题写桃符板时,觉得辛的词句欠佳,便亲自写了一副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第一副春联。到了宋代,春节贴春联已成为民间的习惯。不仅春节贴,平日逢吉日喜事,都在门上、建筑物的楹柱上张贴。正式命名为春联,是从明太祖开始……”爸爸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原来春联还有这么多故事,今天真是增长了见识。
我和爸爸拿着涂好胶水的春联来到大门口,爸爸爬到凳子上,我负责看好角度。到底是年年做的事,只见爸爸把门仔仔细细的清洁一遍,端端正正的贴上横联,上下联高低对齐,扶正,一会儿工夫,大门上的对联就贴好了。接着,其他的小门也很快被贴上了春联。我们的新家马上就变得喜庆了。
“蓉蓉,房间的门上还有几张‘福’字,就交给你贴了。”爸爸说完就帮着妈妈杀鸡去了。桌上的这个“福”字还镶着金边呢?可真好看!我在反面涂上胶水就把它端端正正的贴在了房间的门上,还用小手压了又压。大功告成,我高高兴兴的去告诉爸爸。正在这时,奶奶在叫了;“唉呀,倒了倒了,‘福’字贴倒了。”不会吧,我可是对了又对的,怎么可能会贴到,奶奶该不会开玩笑吧!我急着跑过去看看奶奶搞什么鬼。“蓉蓉,贴‘福’字可是也有含义的,为了更直接更形象的表达人们美好的向往和祝愿,我们常常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已到,人们看见了都说‘福’到了,也算是讨句吉祥话。”奶奶摸着我的头解释道。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于是,把已经贴好的“福”字倒着贴了上去,我打趣的说:“这下福到了!”“哈哈哈……”
夕阳西下的时候,千门万户都贴好了春联,室内室外红通通、亮堂堂的,映红了整个村庄,映红了孩子们的笑脸。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跟着响起,欢度春节从此进入高潮。
高一春节贴春联的作文1000字(四)
我等了又等,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又一个春节。在每年的春节,有一样工序是必不可少的——贴春联。在城里,贴春联这活很简单,在春联上粘上双面胶,再往墙上一贴,就搞定了。但在乡下,贴春联可不简单。这不,除夕那天一大早,爸爸就带着我上爷爷家帮忙贴春联。在乡村里贴春联,是不用双面胶的,而是用面糊来沾春联的。因为乡下房子大,门多,柱子多,门上,柱子上都要帖上春联。
你瞧,爷爷正端着一碗厚厚的面糊走过来。这时爸爸对我说:“工作马上要开始了,我先来分配任务。爷爷是老将,由他来涂面糊和沾春联。你呢就在一旁递春联,和端那碗面糊就行了!”我一听,所有的活都让我和爷爷干了,那爸爸做什么哩?“我身强力壮,自然是干体力活了。爷爷贴春联得爬上梯子,我就要扶住梯子,防止爷爷摔下来。”分配完了任务,我们马上开工在大门上贴出联。
首先,爸爸扶住梯子,爷爷小心翼翼地爬上梯子,然后熟练地在墙上刷了一层厚厚的面糊。该我出动了,我迅速的捡起地上的春联,接过爷爷手里的面糊,又递上春联。我们这样反复做了三次,才把一幅春联贴好。正当我喜滋滋的看着三人合作,顺利完成的“作品”时,爷爷拿了一块抹布,在贴好的春联上擦了又擦。我不解得问爸爸:“爷爷这是干嘛呐?”爸爸笑了笑,说:“你这爷爷还真是精益求精啊!他这是在把有些翘起来的部分压压平,免的让风给吹破了。”贴完了大门,我和爸爸这两个新手有了经验,贴起春联来变得得心应手。不一会儿,便贴了四幅春联,只剩下最后一个门没有贴了。我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撕起旧的春联来。可刚撕了一点,就遇到麻烦了——墙上贴了不只一幅对联,而且最下面的旧春联似乎是和墙壁融为一体了,不论我怎么撕,都不能将它们和墙分开。这时爷爷拿来了一把小刀,说:“你用刀把它撬出来吧”。我按照爷爷的意思尝试了一遍,可是老天爷就是爱和我们开玩笑,还是撬不出来。就在我和爸爸苦思冥想,爷爷“发威了”。只见他扛着一把大菜刀,爬上梯子,将菜刀的最顶端对着墙上的旧对联就是一阵猛擦。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爷爷的努力下,旧春联终于屈服了。看着红得发亮的春联乖乖地站在墙上,我们老中少三代都乐滋滋地笑了。再瞧瞧自己——手上抹满了春联上的红粉,衣服也沾上厚厚的面糊,我想这是预示着在20xx年里,好运会粘着我,生活过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