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题

时间:2019-10-21 14:23: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高一#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题#】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无忧考网为你整理的《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题》,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篇一】

  一、现代文阅读(1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左传》的叙事艺术

  童庆炳

  任何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面。这是普通常识。但在文学叙事中,就出现了两个时间:一个是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是讲故事人讲的时间。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就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可以称为“故事时间”;讲故事人可以根据讲故事人的需要,把时间打乱,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前面讲,或把前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后面讲,这就是所谓的“文本时间”。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顺时序的演进多,而逆时序的演进少。《左传》中倒叙、插叙也有,但不是很多,“几大战役”的描写莫不按自然时间演进。可能受中国叙事文学的开篇《左传》影响,像后来的《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莫不如此为何《左传》和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多按自然时间顺叙呢?这主要是中国古代“尚农”,是一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看重耕田种地,而耕田种地当然要对四时的更替特别敏感。因为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守时、顺时,是中国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所谓“不误农时”。就是对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来说,也明白“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道理。这种从农业文明所滋长出来的文化观念,都不能不影响叙事文学对于事件演进时间的把握与运用。即从守时到顺时,折射到文学叙事上则是更重视顺叙,认为顺叙为自然,也能为大家所接受。

  《左传》和其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即使有倒叙的逆时间演进,也与西方神话、小说的那种倒叙的功能有所不同。西方叙事作品擅长逆时的倒叙演进,把人带到一种令人震惊的、出人意料的状态中,由此造成强烈的悬念,出现惊心动魄的效果。这就让人联想到西方人在大海上坐船来往做生意,此时还是风平浪静,突然风暴兴起,船只摇荡,甚至不幸沉没。因此西方小说的倒叙往往留下了海洋文明的印痕。中国古代叙事作品也有逆时的倒叙演进,但往往是激烈冲突过后的一种绵长的回忆,一般很少那种惊心动魄的效果。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以“初”开始叙述,所有的矛盾都已经结来,郑庄公已经打败了向他挑战的亲弟弟,他在颍考叔的帮助下,得以在“黄泉”下与母亲姜氏相见,挽回些许与母亲的感情。这种逆时倒叙演进,决无惊心动魄的效果,也没有让读者有猝不及防的感受。

  《左传》对中国文学叙事发展的影响很大,从叙事文学的角度来研究《左传》是有意义的。

  (摘编自童庆炳《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讲故事人可以改变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使故事按照“文本时间”向前发展。

  B.由于共同的深层文化原因,《史记》《三国演义》等作品都是按照自然时间来讲述故事的。

  C.在农业文明中,四时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得中国古人形成了守时、顺时的观念。

  D.中国叙事作品更重视顺叙,排斥倒叙,是因为顺叙更能为大家接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以《左传》的叙事艺术为例,具体阐释了其对中国古代叙事作品的影响。

  B.文章突破了故事本身的限制,主要从“文本时间”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叙事艺术。

  C.文章通过对中西方叙事文学的对比,折射出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不同特点。[来源:学&科&网]

  D.文章先界定基本概念,接着逐层分析,既有事例评述,又有道理推演,深入浅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学叙事中有两个时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中二者往往是一致的。

  B.“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说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也懂得守时、顺时的道理。

  C.如果采用西方的倒叙方法来讲述,“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也可出现惊心动魄的效果。

  D.同样是倒叙手法,西方的叙事作品更追求惊心动魄的效果,中国的叙事作品则不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胡适先生二三事

  梁实秋

  胡先生是安徽徽州绩溪县人,对于他的乡土念念不忘,他常告诉我们他的家乡的情形。徽州是个闭塞的地方。四面皆山,地瘠民贫,山地多种茶,每逢收茶季节茶商经由水路从金华到杭州到上海求售,所以上海的徽州人特多,号称徽帮,其势力一度不在宁帮之下。四马路一带就有好几家徽州馆子。

  1928年至1929年间,有一天,胡先生特别高兴,请努生、光旦和我到一家徽州馆吃午饭。上海的徽州馆相当守旧,已经不能和新兴的广东馆、四川馆相比,但是胡先生要我们去尝尝他的家乡风味。

  我们一进门,老板一眼望到胡先生,便从柜台后面站起来笑脸相迎,满口的徽州话,我们一点也听不懂。等我们扶着栏杆上楼的时候,老板对着后面厨房大吼一声。我们落座之后,胡先生问我们是否听懂了方才那一声大吼的意义。我们当然不懂,胡先生说:“他是在喊:‘绩溪老倌,多加油啊!’”原来绩溪是个穷地方,难得吃油大,多加油即是特别优待老乡之意。果然,那一餐的油不在少。有两个菜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一个是划水鱼,即红烧青鱼尾,鲜嫩无比,一个是生炒蝴蝶面,即什锦炒生面片,非常别致。缺点是味太咸,油太大。

  徽州人聚族而居,胡先生常夸说,姓胡的、姓汪的、姓程的、姓吴的、姓叶的,大概都是徽州的。努生调侃地说:“胡先生,如果再扩大研究下去,我们可以说中华民族起源于徽州了。”相与拊掌大笑。

  胡先生酒量不大,但很喜欢喝酒。有他的朋友结婚,请他证婚,这是他喜欢做的事,筵席只预备了两桌,礼毕入席,每桌备酒一壶,不到一巡而壶告罄。胡先生大呼添酒,侍者表示为难。主人连忙解释,说新娘是节酒会的会员。胡先生从怀里掏出现洋一元交付侍者,他说:“不干新郎新娘的事,这是我们几个朋友今天高兴,要再喝几杯。赶快拿酒来。”主人无可奈何,只好添酒。

  事实上胡先生从不闹酒。二十年春,胡先生由沪赴平,道出青岛,我们请他到青岛大学演讲,他下榻万国疗养院。讲题是《山东在中国文化里的地位》,就地取材,实在高明之至,对于齐鲁文化的变迁,儒道思想的递嬗,讲得头头是道,听众无不欢喜。当晚青大设宴,胡先生赶快从袋里摸出一只大金指环给大家传观,上面刻着“戒酒”二字,是胡太太送给他的。

  胡先生交游广,应酬多,几乎天天有人邀饮,家里无需开伙。徐志摩风趣地说:“我羡慕我们胡大哥的肠胃,天天酬酢,肠胃居然吃得消!”其实胡先生并不欣赏这交际性的宴会,只是无法拒绝而已。二十年六月二十一日胡先生写信给我,劝我离开青岛到北大教书,他说:“你来了,我陪你喝十碗好酒!”

  胡先生不以书法名,但是求他写字的人太多,他也喜欢写。他做中国公学校长的时候,每星期到吴淞三两次,我每次遇见他都是看到他被学生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密密围绕着。学生要他写字,学生需要自己备纸和研好的墨。他未到校之前,桌上已按次序排好一卷一卷的宣纸,一盘一盘的墨汁。他进屋之后就伸胳膊挽袖子,挥毫落纸如云烟,还要一面和人寒暄,大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势。胡先生的字如其人,清癯削瘦,而且相当工整,从来不肯作行草,一横一捺都拖得很细很长,好像是伸胳膊伸腿的样子。不像瘦金体,没有那一份劲逸之气,可是不俗。

  胡先生从来不在人背后说人的坏话,而且也不喜欢听人在他面前说别人的坏话。有他听了许多不相干的闲话之后喟然而叹曰:“来说是非者,便是非人!”相反的,人有一善,胡先生辄津津乐道,真是口角春风。徐志摩给我的一封信里有“胡圣潘仙”一语,是因为胡先生向有“圣人”之称,潘光旦只有一条腿可跻身八仙之列,并不完全是戏谑。

  (摘编自《我的朋友胡适之》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胡适先生身为徽州人,常在朋友面前提起徽州,侧面介绍了徽州闭塞、地瘠民贫的特点,为后文写绩溪的贫穷埋下伏笔。

  B文章将徽州馆与新兴的广东馆、四川馆进行对比,写出了徽州馆虽然守旧,但服务热情周到、菜肴鲜嫩别致的特点。

  C.胡适先生从不闹酒,但在朋友的婚礼上,作为证婚人,他又坚持添酒,还从怀里掏出现洋一元交付侍者,这让读者看到了别样的胡适。

  D.胡适先生做中国公学校长的时候,虽然每星期到吴淞的次数并不是很多,但是因为喜欢书法,他还是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

  5.文中说“胡适先生是安徽徽州绩溪县人,他对于他的乡土念念不忘”,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说明。(5分)

  6.文中胡适先生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韩取聂政尸暴于市,购问莫知谁子。于是韩县购之,有能言杀相侠累者予千金。久之莫知也。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伏尸哭极哀,曰:“是轵深井里所谓聂政者也。”市行者诸众人皆曰:“此人暴虐吾国相,王县购其名姓千金.夫人不闻与?何敢来识之也?”荣应之曰:“闻之。然政所以蒙污辱自弃于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亲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严仲子乃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士固为知己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大惊韩市人。乃大呼天者三,卒於邑悲哀而死政之旁。

  晋、楚、齐、卫闻之,皆曰:“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从:踪迹,后写作“踪”。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

  B.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

  C.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

  D.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相,本为相礼之人,有辅佐之意。文中指宰相,是战国以后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B.除服,指脱去丧服、不再守孝。旧俗尊亲去世后,服满前停止娱乐交际以示哀悼。

  C.季父,“季”表示仅次于,是对相当于父亲的长辈的敬称,与“亚父”含义相近。

  D.足下,旧时交际敬语,相当于“您”,子、阁下、台端等词有类似的意义与用法。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逃跑到齐国去,是因为他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

  B.聂政被严仲子看中,是因为严仲子在齐国访求能向韩相侠累报仇的人时,有人向他介绍了有勇气、有胆量的聂政这个人。

  C.聂政之所以愿意去刺杀侠累,原因是严仲子登门拜访以及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的举动打动了他。

  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身为卿相的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

  1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分)

  ①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3分)

  译文:

  ②士固为知己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4分)

  译文:

  (二)课内古诗文检测。(6分)

  11.翻译下列画横线的句子。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3分)

  译文:

  (2)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3分)

  译文:

  (三)诗歌鉴赏。(4分)

  阅读现代诗,完成12~13题。

  萧红墓畔①口占②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注释:①1942年1月,现代女作家萧红病逝于香港,年仅32岁。这首诗,是戴望舒于1944年拜谒萧红墓时所作。②口占,即兴作诗词,随口吟诵出来。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六小时的行程喻示一种“长度”,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强烈的寂寞。

  B.全诗虽是在悼念亡者,但诗人已摒弃过去传统悼亡诗的写法,在平静的追思中,隐含对生命的思考和慨叹。

  C.结尾一句感情丰富,既有对萧红无需再在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的羡慕,也有对漫长的革命斗争前途未卜的疑虑和沮丧。

  D.这首诗语言质朴且明快,传达出的感情细腻而深沉。

  13.下列关于“红山茶”这一意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走六小时来萧红墓畔放一束红山茶,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B.“红山茶”与漫漫长夜形成鲜明的对照,反衬了时代的黑暗。

  C.“红山茶”是墓主人萧红的写照,喻指她热烈、红艳的生命。

  D.“红山茶”是希望的象征,作者在黑暗的时代里仍憧憬明天。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强调教师应该在学生想弄明白又不能、想说出又说不清楚的时候进行开导、启发。(《论语˙述而第七》)

  (3)《荆轲刺秦王》中,描写荆轲唱出激昂的羽声后,送行的人们被这慷慨的声音所触动的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4)《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用一个选择复句,来表达出对世人沉默的思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篇二】

  一、现代文阅读(2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我们其实遗忘了大的一笔遗产——姓名文化。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而且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籍贯不能替代的。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都是一部历史。

  在浓浓的姓氏文化熏陶下,不管走到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就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就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期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不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为普及。避讳的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笔、换音。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姓名文化是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B.几乎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都是一部历史。

  C.“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D.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B.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C.姓氏文化这种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等物质文化里。

  D.人名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

  3.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初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由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C.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

  D.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红学泰斗”周汝昌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学者胡适先生。

  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的一段佳话。

  从那时起,周汝昌开始了长达60来年的“红楼”之旅,因痴迷《红楼梦》,他的书斋就叫脂雪轩。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曹雪芹当年创作用了10年,“十年辛苦不寻常”;周汝昌先生则用了近60年。有两句诗为证:“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几十年下来,研究硕果累累,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大限度地、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年周汝昌35岁。

  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脂雪轩内陈设简单,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先生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

  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

  【相关链接】

  ①周汝昌读中学时研习宋词。在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钟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幼年时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

  ②周汝昌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后来,他成为被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周汝昌与学者胡适的交往缘于在《民国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文中主要介绍了敦敏诗集中发现的那首《咏芹诗》,这引起了胡适的兴趣,从此两人书信来往不断。

  B.周汝昌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的成果,该书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C.周汝昌继承了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的研究方法,成为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D.周汝昌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始终坚守不渝,穷追不弃,他喜欢“国货”,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不以为然,甚至到了冥顽不化的程度。

  E.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汝昌是一个“解味道人”,他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认为他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5.简析文章结尾“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一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

  6.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被誉为“泰斗”的他取得了那些主要成就呢?请结合文本材料(包括相关链接)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

  7.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君子生非异也②生生所资

  B.①既东封郑②又欲肆西封

  C.①闻道有先后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①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②卿能办之诚决

  8.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①而耻学于师②肃追于宇下

  C.①其可怪也欤②其皆出于此乎

  D.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组是()

  A.晋军函陵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必蹶上将军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C.园日涉以成趣下饮黄泉

  D.瑜等率轻锐继其后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0.下列各组文言句子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复驾言兮焉求

  B.何厌之有句读之不知

  C.刘备天下枭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蚓无爪牙之利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