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综合素质训练# #三字经解释: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披蒲编”,讲的是西汉路温舒读书的故事。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的三字经解释: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欢迎阅读参考!
pīpúbiān
披蒲编
xuēzhújiǎn
削竹简
bǐwúshū
彼无书
qiězhīmiǎn
且知勉
【注释】
披:披开。
蒲:草名,又叫草蒲,蒲编用蒲草做的书,传说汉代路温舒,年幼时无钱买书,用蒲草做成书页,向人借来《尚书》抄了读。
竹简:用竹削成蒲片,在竹简上写字,传说汉代公孙弘,在竹林中放猪时,把青竹削成竹片向人借来《春秋》抄了读。
【解释】
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启示】
路温舒和公孙弘这两个古人,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想办法把书抄在蒲草或刻在竹子上学习,我们今天能有印制精美的书本,学习条件和环境如此优越,更应该刻苦读书。
【故事】
西汉有位名叫路温舒的人,由于家里很穷,只好替别人放牛,有一次,他看着满地的蒲草,灵机一动,心想:“何不利用蒲草编成本子,把向别人借来的书抄在上面,这样不就有书可读了吗?”于是,路温舒便利用这种方式,苦学成功了。
【赏析】
“披蒲编”,讲的是西汉路温舒读书的故事。西汉时,路温舒家贫,无钱买书,路温舒便取泽中蒲草,截以为牒,一片片编在一起,用以写书。路温舒后来终于学有所成,官至临淮太守,死在仕上。
“削竹简”是西汉武帝时公孙弘读书上进,后为宰相的故事。公孙弘家境贫困,为人放猪,四十岁时,才开始学习《春秋》与其他书册。因为家贫,没有买书的资财,他便去竹林中,找来竹子,削去青皮,制成竹片,借别人的《春秋》抄写在竹片上。日夜诵读,终于明白了《春秋》的义理而成为一代文豪。西汉武帝继位后,招纳贤良文士。公孙弘终于在六十岁时以贤良征为博士。后被提为丞相,封平津侯。
“彼元书,且知勉”讲的是路温舒、公孙弘皆因家竟贫寒,无钱买书习读的故事。西汉时期,还没有出现纸张。“书”多是写在绢帛皮简上的。而这样昂贵的东西是贫苦人家买不起的。但在买不起的条件下,路温舒、公孙弘,却用蒲草、竹简抄书学习,终成一代大家。而今天的我们生活富裕,莘莘学子身处于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中,国家为青年一代的教育投入很大,但像古人那样刻苦学习的人却很少见了。只要现代的学生有古人精神的一半左右,又岂能够整曰为工作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