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这节课是高一《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消费及其类型》中的第一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也就是怎样去交换,现在进入本单元的后一环,即怎样去消费,这即为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铺垫,又为第二单元学习生产作准备。
同时,本节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生活入手,是对前两节课商品货币价格的基本结构知识的提升,又是为后面消费心理面面观、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展开铺垫好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②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
③收集资料,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2、能力目标
①引导学生发掘以交易方式划分的几种消费类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把模糊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看问题。重点引导学生们去发掘各种消费类型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及参与经济生活能力。
②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增强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教学重点
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原因:首先,同学们对复杂的经济生活和消费行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很多还只是在感性层面上的了解,所以要深入讲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让学生明白影响因素有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商品本身等等。以此让同学们从消费表象背后分析出深层原因。其次,这个知识点的重点学习也为后面学习确立正确的消费观打下基础。
在这一重点上,我主要通过创设情景,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从而探讨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以此来突破这一重点。
②贷款消费
原因:消费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有所不同。贷款消费相对于很少参与经济生活,理财能力欠缺的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而贷款消费也属于消费中重要的一种类型,充分了解消费类型对学生分析消费行为和做出正确的消费行为有益处。
在这一重点上我主要通过实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突破。
③恩格尔系数
原因:恩格尔系数是一个新名词,恩格尔系数是分析家庭消费水平的重要参考系数。从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大小可以分析出家庭的消费水平。而同学们对恩格尔系数的高低与家庭消费水平的关系并不清楚,因此只有重点学习,才能深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恩格尔系数越来越小,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一重点上,我主要通过图表解说法来突破。
④教学难点:
原因:首先,同学们对复杂的经济生活和消费行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很多还只是在感性层面上的了解,所以要深入讲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让学生明白影响因素有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商品本身等等。以此让同学们从消费表象背后分析出深层原因。其次,这个知识点的重点学习也为后面学习确立正确的消费观打下基础。
在这一难点上,我主要通过创设情景,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从而探讨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以此来突破这一重点。
二、学情与学法
对症下药能药到病除,因材施教方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制定教学方案和适合的学法是非常必须、非常重要的。
(一)学情分析
高一阶段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但可能缺少对现象的本质的、深刻的分析,正需要在学习中加深对一些现象的分析,培养和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而且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参与意识强烈,能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以协作探究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前一节课中,学生了解到影响价格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所产生的影响,但学生还不知道收入和消费的关系,但对消费的类型有比较笼统模糊的认识。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认真观察,记录家庭的收支情况来了解本家庭的消费水平。本节课我讲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以及消费的类型,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消费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又学会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思想。
(二)学法
1、资料搜集法:学生通过课前有针对性的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并加以分析归纳,使他们能对新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有的一定的了解和接触,为新知识的学习铺垫好基础,并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2、分析归纳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的思考和小组的探究,归纳探究的成果,形成自己的知识。
3、合作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置情景和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讨论,互相交流、启发,实现教学的多变互动。在本课中主要围绕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围绕小兔的消费行为判断其消费结构进行合作交流。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认知规律,我们设计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参与过程中畅所欲言,在探究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法
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实现教学三维目标,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比较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组学生理解教材获得感知和认识的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叫傲雪方法。在教学中,我以多个教例和创设的情景为线索,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小组的合作探究,获得知识,使知识更具有说服力。
比较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找出探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课时设计安排】
由于本框题内容不多,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具体地掌握教材内容,我讲本框题的教学过程设计为1.5---2课时
【具体实施过程】
(2)板书设计
本着简洁、美观,突出重、难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作如下的板书设计: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未来收入预期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
二、消费类型
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三、消费的结构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五、教学预测
在这一节课种,我们通过展示学生在经济社会中看到或者了解到的图片、资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进行了自主探究的学习,达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深入认识身边的经济现象,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达到对消费及其类型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肯定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对于我们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不能及时的进入角色,或者被学生的某些观点带到偏离教学内容的轨道上,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时地把握教学的方向,调整和修改教学方法。
【二】
一、教学构思
1.教材分析
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是对第一单元公民政治生活的延伸,又为第四课政府权力的行使的教学内容做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教学目标:明确我国政府的性质和主要职能;理解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感受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而做出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和监督政府的价值选择。
③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政府的职能。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政府履行职能不能缺位、错位和越位以及“政府万能论”的错误。
2.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身边的政府不是很关注,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政府;政治生活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
3.教法学法分析
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对新知识的领悟。
二、教学环节
本课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四幅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环节二:阅读文本理解重点
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一、二知识点,知晓政府性质和职能,指导学生分析环节一的四幅图片,回答三个问题,明确政府的性质和职能。让学生看课本第37页的图,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加深对政府性质和职能的把握,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再给出关于“汶川地震三周年”的事例材料,引导学生回答设置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检验学生对政府职能的把握,第二个问题让学生领悟政府为什么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履行这些职能,同时教师也必须指出即使不发生这些事件,政府也会履行自己的职能,这是由政府的性质(人民的公仆)和政府的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以及政府的作用(便民利民)决定的。后,教师再强调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主要职能是管理与服务,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并指出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存在职能交叉,比如公共服务职能,有社会领域的公共服务也有经济领域的公共服务。
环节三:激发思维突破难点
以漫画的形式,引起学生对有些政府履行职能的效果产生质疑,教师分析漫画指出这是一种典型的政府越位现象,说明有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很好履行职能,没有便民利民,这与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管理与服务相违背的,也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公仆相违背的,我们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对政府机关的地位和特点的误解产生的“政府万能论”。这样达到释疑解惑。再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瘦肉精事件”材料里体现政府的缺位和错位现象。使学生更加明确我国政府是人民的公仆,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政府履行职能不能缺位、错位和越位以及“政府万能论”的错误。从而使难点达到突破。
环节四:畅所欲言内化情感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感受政府的作用: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和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让学生分组讨论:《政府,有事呼我?》,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讨论题第⑤题“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需不需要“呼”政府、怎么“呼”政府,教师总结对于人们就业一方面政府会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需要人们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目的:检验学生对“政府万能论”的学习效果,体会政府是人民的公仆,感受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环节五:提高升华课后探究
设置两个课后探究题。目的:加深学生对政府的认识,扩展思维,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后,教师指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对本课知识进行清点,提高自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