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掌握临床微生物专业的基础理论,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遗传与变异、感染与免疫。熟悉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分类与命名等基本理论。
2.掌握微生物专业相关的仪器分析、免疫学、质量管理、医学统计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
1.熟悉感染性疾病的相关临床知识。
2.熟悉临床药理学的相关知识。
3.了解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细胞生物学。
二、学科新进展
1.熟悉新发现微生物及其所致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特点,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关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猪链球菌等。
2.了解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如蛋白质或核酸的检测芯片等;及时掌握美国CLSI/NCCLS颁布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指南。
3.熟悉新发现的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菌检测方法的新进展。
4.了解微生物分类与命名的新进展。
三、专业实践能力
1.微生物学基本检验技术试验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相关试剂的配制及应用。
熟练掌握:⑴细菌形态学检查⑵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⑶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⑷细菌的免疫学检测技术⑸数码分类鉴定系统及自动化检测系统(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血培养系统)
掌握:⑴分子生物学技术⑵动物实验⑶菌种的保存与管理⑷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2.熟练掌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常见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鉴定分离技术、生化反应原理和结果及其他相关检验技术,对少见的微生物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3.熟练掌握各种细菌和真菌的药敏试验的原理、结果解释、影响因素。熟悉常见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检测方法。熟悉联合药敏试验的适应症、结果类型。了解体液中抗菌药物浓度测定的适应症及方法。
4. 熟练掌握各类临床标本的送检指征、采集和运送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不同标本的常见病原菌种类、临床意义、不同标本的实验室处理方法、检验流程、结果的报告方式及解释。
5.掌握室内质控、室间质控、质量控制失控的分析及处理。
6.熟悉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各项措施及规章制度。各种消毒灭菌的方法、原理、应用及效果监测。
7.熟悉各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了解本专业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处理工作。
8. 熟练掌握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的特点。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菌、细菌的耐药趋势、当前临床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及对策。医院感染的监测内容。
9.对各种抗菌、抗病毒药物的分类、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应有一定的了解。
附本专业病种
2.菌血症
3.细菌性脑膜炎
4.流行性乙型脑炎
5.真菌性脑膜炎
6.外伤性创伤感染
7.化脓性骨关节炎
8.慢性骨髓炎
9.上呼吸道感染
10.肺炎
11.支气管炎
12.细菌性食物中毒
13.感染性胃肠炎和腹泻
14.胆道感染
15.腹腔感染
16.肾盂肾炎
17.膀胱炎
18.尿道炎
19.前列腺炎
20.梅毒
21.细菌性、真菌性阴道病
22.淋病
23.脊髓灰质炎
24.病毒性肝炎
2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6.肾综合症出血热
27.汉坦病毒肺综合症
28.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附录
1.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基础理论
2.微生物基本检验技术
⑴细菌形态学检查
⑵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⑶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⑷细菌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⑸数码分类鉴定系统及自动化检测系统(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血培养系统)
(6)分子生物学技术
(7)动物实验
(8)菌种的保存与管理
(9)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3.常见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及检验技术
主要是球菌、肠杆菌科、孤菌科、非发酵菌、苛氧菌及人兽共患病原菌、革兰阳性杆菌、分枝杆菌、厌氧菌、螺杆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L型、真菌、病毒概述、肝炎病
(一)本专业知识
1.掌握临床微生物专业的基础理论,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遗传与变异、感染与免疫。熟悉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分类与命名等基本理论。
2.掌握微生物专业相关的仪器分析、免疫学、质量管理、医学统计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
1.熟悉感染性疾病的相关临床知识。
2.熟悉临床药理学的相关知识。
3.了解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细胞生物学。
高级卫生职称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2017年高级卫生职称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通过资格评审梦助力!
二、学科新进展
1.熟悉新发现微生物及其所致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特点,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关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猪链球菌等。
2.了解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如蛋白质或核酸的检测芯片等;及时掌握美国CLSI/NCCLS颁布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指南。
3.熟悉新发现的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菌检测方法的新进展。
4.了解微生物分类与命名的新进展。
三、专业实践能力
1.微生物学基本检验技术试验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相关试剂的配制及应用。
熟练掌握:⑴细菌形态学检查⑵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⑶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⑷细菌的免疫学检测技术⑸数码分类鉴定系统及自动化检测系统(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血培养系统)
掌握:⑴分子生物学技术⑵动物实验⑶菌种的保存与管理⑷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2.熟练掌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常见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鉴定分离技术、生化反应原理和结果及其他相关检验技术,对少见的微生物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3.熟练掌握各种细菌和真菌的药敏试验的原理、结果解释、影响因素。熟悉常见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检测方法。熟悉联合药敏试验的适应症、结果类型。了解体液中抗菌药物浓度测定的适应症及方法。
4. 熟练掌握各类临床标本的送检指征、采集和运送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不同标本的常见病原菌种类、临床意义、不同标本的实验室处理方法、检验流程、结果的报告方式及解释。
5.掌握室内质控、室间质控、质量控制失控的分析及处理。
6.熟悉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各项措施及规章制度。各种消毒灭菌的方法、原理、应用及效果监测。
7.熟悉各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了解本专业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处理工作。
8. 熟练掌握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的特点。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菌、细菌的耐药趋势、当前临床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及对策。医院感染的监测内容。
9.对各种抗菌、抗病毒药物的分类、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应有一定的了解。
附本专业病种
2.菌血症
3.细菌性脑膜炎
4.流行性乙型脑炎
5.真菌性脑膜炎
6.外伤性创伤感染
7.化脓性骨关节炎
8.慢性骨髓炎
9.上呼吸道感染
10.肺炎
11.支气管炎
12.细菌性食物中毒
13.感染性胃肠炎和腹泻
14.胆道感染
15.腹腔感染
16.肾盂肾炎
17.膀胱炎
18.尿道炎
19.前列腺炎
20.梅毒
21.细菌性、真菌性阴道病
22.淋病
23.脊髓灰质炎
24.病毒性肝炎
2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6.肾综合症出血热
27.汉坦病毒肺综合症
28.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附录
1.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基础理论
2.微生物基本检验技术
⑴细菌形态学检查
⑵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⑶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⑷细菌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⑸数码分类鉴定系统及自动化检测系统(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血培养系统)
(6)分子生物学技术
(7)动物实验
(8)菌种的保存与管理
(9)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3.常见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及检验技术
主要是球菌、肠杆菌科、孤菌科、非发酵菌、苛氧菌及人兽共患病原菌、革兰阳性杆菌、分枝杆菌、厌氧菌、螺杆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L型、真菌、病毒概述、肝炎病
病毒、出血热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SARS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等。
4.药敏试验
5.各类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
6.质控
7.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
8.消毒灭菌
9.医院感染
10.抗菌、抗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