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当前我国心理学中国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08-04-21 08:29: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1 引言
心理学研究中国化,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深入分析当前中国社会对心理学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心理学自身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思和批判西方心理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出来的。它是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必然历史选择。到本世纪80年代,由于世界范围内反“西方化”本土运动的兴起,港台心理学工作者呼吁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使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对此项工作的内容达成共识,即: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为历史背景;以中华民族文化圈的影响为潜在变量;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类发展规律为基本任务;以社会现实为主要服务方向。[1]
在此认识的指导下,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立足于中国当前社会实际,从满足人民群众在社会转型期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出发,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经过近二十年的辛勤工作,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进程取得了长足进展,硕果累累,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我们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擦亮眼睛找出隐藏在成绩背后的问题,合理地解决它们。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进程在21世纪健康发展,终实现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的理论和体系。
  2 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前在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进程中存在六方面的问题:选题跟着外国跑;挖掘、整理古代心理学思想缺乏深度;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研究中理性思考深度不够;研究力量分散;批判研究与实际操作相背离。
(1)选题跟着外国跑。由于我国心理学移植于西方心理学,加上当今及过去一些因素的制约,我国心理学研究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研究水平上仍与西方心理学(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存在较大差距。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这种状况给我国许多心理学研究者造成一种认识错觉,即:西方心理学的研究课题都是前沿性的,我国现行的心理学的研究课题都是落后的。所谓心理学研究的前沿就是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出于这种认识,部分学者在选题上一味追随国外的研究课题,不管研究课题是否适合中国人的心理,都照搬过来。而且一旦西方出现新的研究课题或概念,不少心理学研究者蜂拥而至,都开始“研究”。事实上,许多研究只是介绍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还谈不上真正的研究。如对于“情商”的研究,在大肆介绍了一阵后,现在风平浪静了。这种研究造成的结果是:一是只介绍,而不联系中国实际,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二是研究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往往采用“打一枪、换一炮”的游击战术。显而易见,它与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必然影响我国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许多方面是处于前沿的,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应时刻关注国外心理学的发展动态,但绝不是低水平的简单介绍和照抄照搬,而是要有助于我国心理学的理论建设,有助于中国人心理问题的解决。因此,每一个心理学工作者都应该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在关注并引进西方心理学研究成果时,要加以适当地选择,批判地吸收。同时,坚持面向中国社会实际选取研究课题,形成自己的特色。
(2)挖掘、整理古代心理学思想深度不够。加大挖掘、整理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又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从潘菽的高觉敷开始,我国不少心理学工作者不断挖掘和整理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并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其中存在研究深度不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有些研究仅把古代心理学思想罗列出来,停留在“挖掘”这一表面;有些研究仅把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同西方心理学的某一概念、理论做比较,满足于得出我国在某一方面早于西方多少年的论断。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对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起不了作用,而且还会使人产生“中国现代心理学只到了夸先人以维持脸面的地步”的曲解,进而产生对挖掘、整理工作的抵制和讥讽。
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挖掘、整理古代心理学思想,不是为了挖掘而挖掘,也不是为了炫耀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更不是要建立固步自封的心理学,而是要创建面向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为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料、课题、理念和方法,在世界心理学的发展中作出“不可取代”的贡献。这与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挖掘、整理中应考虑古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从中吸取对当今社会有用的理论精髓,然后使之在社会服务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3)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对实际应用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作用,它是应用研究不断向纵深层面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心理学研究中国化只有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之间的关系,才能健康发展。由于受当前社会需求的刺激和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我国心理学研究出现“理论主干脆弱,学科枝叶茂盛”的发展危机。具体的例证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对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研究,不仅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反而轻视这方面的探索努力。很多大学使用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缺乏科学理论深度,甚至逻辑混乱,没有学科整体的自治性与论理性。而且,实证化研究过强。有的学者统计了80年代以来国内有影响的11种心理学刊物发表论文的类型:实验报告和测量类的文章占60%左右,而心理学界的两大权威刊物――《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发表的此类文章则占80%以上。[2]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一是基础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甚至处于滞缓状态;二是在应用研究中,有经济效益、价值高、意义大的研究多,而经济效益低、价值低、意义小的则不予理睬或另眼相待。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心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力度,正确处理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研究的关系,以理论指导应用,以应用验证和丰富理论,二者都不可偏废。加大基础理论研究的力度有两条途径:一是从西方心理学的“学习――选择――中国化”中寻求;二是从古代心理学思想的“挖掘整理――创新――完善”中寻求。这两条途径都要求心理学工作者具有敬业和淡泊名利的精神,要能忍受理论研究阶段的长期性。假如研究者不能达到以上的要求,主观上搞研究成果的“拔苗助长”,势必造成论文发表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基础理论问题并没有突破的“无厚度研究现象”愈演愈烈。
(4)研究中理性思考深度不够。心理学是从哲学母体中诞生的,它与哲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学的发展与壮大也必须不断地从哲学中汲取营养。我国现代的心理学研究者大都熟练掌握心理学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具备熟练驾驭外语(尤其是英语)的能力。但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哲学家深邃、智慧、思辩的头脑,在研究中割断了心理学与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造成了研究中理性思考深度不够。具体体现在:一些文献综述在论述前人的研究成果时,思想的历程和学理的碰撞变成了条条框框的罗列;一些研究报告在引用西方概念和研究题目时,缺乏“母体”中所赋予的神韵;一些挖掘性研究在探讨中国先人的心理学思想时,削减了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内涵。这些都对心理学研究中国化构成了潜在的巨大威胁。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求心理学工作者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哲学知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我们对心理现象进行理性的、深邃地思维;对现有成果进行批判性思考;对研究道路和朝向目标进行哲理地定向。
(5)研究力量分散。当今科学正朝者分化和综合两个方向发展。学科分得越来越细,学科分支越来越多,专深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某个课题的研究,越来越需要学科的综合,综合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科学的研究仅仅依靠单个人、个别人在单一领域内进行是很难取得成果的,必须是许多人在不同领域的紧密配合。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也要求这样。跨越心理学领域,在更宏大背景上同其它领域的学科合作,已成为研究心理学问题的趋势。皮亚杰及其领导的日内瓦学派,之所以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及哲学界影响深远、广泛,主要是因为他们集中力量,召集各个学科的研究者共同参加,因而使得认识的发生发展问题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目前的心理学研究,大多数仍局限在心理学单一领域内,只是在某几个心理学家之间的小圈子中联合,研究力量非常分散,研究成果之间难以借鉴和利用。具体表现在:研究课题之间互不联系,形不成气候;有的项目研究面窄,难度较大的问题不敢触及;有的项目后继乏人;有的研究者虽然提出了许多研究课题,但没有实际的研究成果问世等。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提倡团队作战精神,群策群力,从大处着眼,解决一些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从而走上库恩称为“范式”的康庄大道。具体的团队作战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但必须坚持自愿、平等、互利、协商的原则,确保合作中的各方积极性不受伤害,为下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已开展的10省青少年理想、动机、兴趣特点的研究,29省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的研究,已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6)批判研究与实际操作相背离。批判研究是指对已有教训进行的总结性研究,目的在于避免类似错误的重复,从而推动它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当前心理学的批判研究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即相互背离。具体表现为:虽然有不少研究者对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反思,但仍有不少研究者被名利所驱使,置反思于不顾,在研究上屡犯同样的错误。更有甚者,有些进行批判性反思的人自身在不断上演“自己打自己嘴巴”的闹剧。假如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我国心理学的研究将陷于“批判――重复错误”的怪圈中而不能自拔。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使心理学研究走上“批判――提高――再批判――再提高”的良性循环道路,就必须要求每个心理学工作者从我做起,自觉地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为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还要在社会上创造心理学健康发展的环境,制造健康的舆论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国心理学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3 结束与展望
心理学研究中国化,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心理学工作者还要继续为之奋斗。在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进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尝试性工程。但问题是,我们应该从中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促进心理学研究中国化在21世纪深入与持续发展,终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的理论与体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全面地、扎扎实实地解决它们。唯其如此,我们才敢奢谈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理论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