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积极应对复杂形势,经受各种考验,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章丘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按照建设“**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市域次中心”的发展定位,凝心聚力,奋发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市第xx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767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4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15490元,增长14%。需要说明的是,按照省和市要求,我市将用三年时间,消化历史问题,优化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结构。为此,经市xx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15年预算收入调整为40亿元,实际完成40.89亿元;其中地方税收完成30亿元,增长16.18%,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由去年的54%大幅提高到73.15%,市本级财政收入质量显着提高。
一、突出质量效益,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加快“转调创”步伐,强化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持续转变。工业经济规模质量同步提高。实施“131”和小微企业进规模工程,成立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开展全民创业扶持计划,新增规模企业77家,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加值、利税、利润预计分别达到1300亿元、300亿元、130亿元、75亿元,增长16%、13%、23%、22%。实施项目包挂、联合会审等制度,集中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成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科技园项目填补了我市软件产业空白。科兴生物、彼岸电力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济南一机床、膜源水业等项目开工建设,圣泉20万吨酚醛树脂等119个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完成工业投入172亿元,增长23%。提高科技奖励标准,引导30家企业与20所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新认定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9家,汇丰铸造创建为企业技术中心,圣泉集团获批我市首个博士后工作站。昊月树脂主持起草两项国际标准,华凌第三代核电缆等15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0件,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验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4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2%,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评选首届市长质量奖,新认定市级以上着名商标19件,被评为全省首批商标战略示范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总产量72.78万吨,实现十一连增,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投资8.9亿元,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高标准农田建设等26个重点项目,新增耕地6217亩,南水北调东湖水库和明渠建成通水,入选全省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市。百脉现代农业示范园完成一期工程,鲍家芹菜基地创建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畜牧业项目管理、生态养殖等经验在全国推广。发布全省首个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脉泉”牌,被评为全国品牌农业示范县(市)。实施大葱品质提升等12项科研推广项目,建设农残检测室32处,市级检测中心获得省农业和质监部门“双认证”,我市通过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验收,被评为中国生态小康示范县市、果菜生态优质农业十强县市。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光大、北京等银行落户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到18家,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20亿元、279亿元,较年初增长14%和20.6%。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开展“助保贷”等业务,为企业担保贷款7.9亿元。圣鼎园公司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走出了股权融资新路子。引进深圳喜来乐旅游综合体等大型项目,中邮物流投入运营。引进总部型项目27个,新增税收3亿元。实现外贸出口7.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分别增长19%、24.2%。
二、注重统筹协调,城乡面貌亮点凸显
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城北片区、圣井新城、刁镇省级示范镇等重点区域及15个新型社区规划编制,市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全力支持开发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开发区产业规划,实施框架路及管网、第三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片区开发,中心商贸区、双山大街沿线片区旧房征收基本完成。文博中心完成主体施工,龙山文化博物馆、桃花山公园建成开放。新建改造北外环相公驻地段、南外环、汇泉路中段、黄旗山1#路等骨干道路,国道309收费站顺利东迁。调整优化公交线路,更新30辆公交车,开通第10路公交线。新建改造城区供水供热管网76公里、天然气输气管道110公里,城市承载能力明显提升。镇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漯河综合整治、集中供气供暖等建设,刁镇省级示范镇作用进一步凸显。相公庄镇被列入第二批省级示范镇。朱家峪风景区改造提升一期工程基本完成,相公庄镇、刁镇旧军村和双山三涧溪村入选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实施镇街驻地提升等62个城镇化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制定新型社区建设指导性政策,启动实施25个新型社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绣源河5个村搬迁居民迁入新居。
三、深化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生态市为抓手,全面开展城乡环境治理提升。城区集中开展“五小行业”、占道经营、农贸市场改造等专项行动,新建改造李家埠市场、机动车租赁市场等专业市场8处,改造亮化17条城市道路、884条背街小巷,新建改造公厕85座,设置停车位3900余个,实施30处公共游园绿化提升。推进环卫、园林、市政设施等一体化管理,城市面貌和市容秩序显着改观。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尽职尽责、甘于奉献,广大市民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高质量通过国家爱卫会暗访和技术评估。注重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综合治理,淘汰钢铁3座30吨转炉,实施埠村煤矿循环水、华电烟气脱硝等节能减排项目75个。持续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成31座生活污水处理站,18个涉农镇街全部创建为生态镇,国家生态市通过省专家组预审。顺应群众强烈要求,采取坚决有效措施,严格规范矿山开采秩序,依法整治关闭46家石料厂、28家粘土矿,填埋废弃矿井502处,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群众利益,保护青山绿水。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000个,建成循环农业示范园15处,天然气供应量提高51.9%。完成造林绿化、退耕还果6.7万亩。落实河长制,开展河道、水库、塘坝综合整治,完成疏浚14.8万立方。实施白云湖水质净化和湖区综合整治工程,白云湖被评为湿地公园。绣源河被评为水利风景区,百脉泉公园被授予全国首个“国际冬泳活动基地”和省级地质公园。
四、加大民生投入,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以“双十工程”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福祉。持续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6项补助标准,落实市属企业退休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养老补助。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强化。建成公共卫生中心,市级公立医院改革顺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市镇村三级全覆盖。提高1型糖尿病、肾透析患者报销比例,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累计为大病患者补偿20150万元,经验做法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1012套公租房竣工入住,廉租住房补贴标准提高10%。积极开展慈善助学、阳光民生服务等活动,发放各类救助金6800万元。以创业带动就业,10个镇街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通过省级一类平台验收,新增城镇就业666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教育实现新突破。新建改造学校、幼儿园50所,高考一本上线首次突破千人大关,本科上线率达到73.9%,高出全省30个百分点。城乡联盟、集团办学、条块教研等经验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刊发,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验收。完成广电网络整合,我市电视台被评为全国市县电视台20强。建成100处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特色文化村,完成第三批248个济南市文明生态村创建任务,被评为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市。推广支部“一加三”工作,120个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脱空”。实施“一事一议”项目390个,被评为全国“一事一议”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市)。圆满承办“十艺节”系列展演、国际泉水冬泳节、首届济南泉水节、台湾美食节等活动,我市参评“十艺节”两部作品获得全国群众文化政府奖“群星奖”。举办第xx届全*动会,为110个村居(社区)配备健身器材,我市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重视人民武装,完善双拥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深刻汲取“5.20”、“5.23”事故教训,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强化安全监管和事故预防,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注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开展“A级”平安创建活动,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五、转变工作作风,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狠抓市委各项决策的落实,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代表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市民服务热线、民生网等受理群众诉求5.95万件,办结率99.8%。开通流动政务大厅,实行审批专用章、建设项目“一口收费”等新举措,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20个镇街全部设立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济南市有关部署,强化财务收支管理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对全市公车安装GPS管理系统。率先开通“农廉网”和作风效能投诉短信平台,严肃查处和通报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物价统计、法制应急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章丘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磨炼了意志,推进了发展。这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章部队和各界人士,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缺少支撑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好项目;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需要加快转变;安全生产还存在薄弱环节,重点行业安全设施和管理水平仍然不高;城乡管理还不够规范、精细,人居环境仍需持续改善;有些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还没有解决到位,创新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的力度仍需加大;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还存在责任意识差、办事效率低的问题,服务效能和发展环境需要持续优化等等。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当前,经济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的态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同时也要看到,中央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党的xx届xx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将会持续释放巨大的发展动力和内需潜力。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济莱协作区加快建设,将为我市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敢于攻坚,就一定能够推进章丘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2016年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xx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省、济南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xx届四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围绕“两个率先”,把握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主攻项目、务实落实、全面提升的总要求,把改革创新贯穿始终,勇于担当、奋发实干,推进产业发展更加科学、城镇功能更加完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政府建设更加高效,奋力开创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增强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以开发区为主阵地,按照“抓管理、提质量、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的思路,强化科技创新,加大有效投入,深化结构调整,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基地。
突破重点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强化专业化、社会化招商,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普洛斯物流园等项目签约,力争全年引进项目实际投资230亿元。实施100个重点建设项目,落实包挂责任,加强协调服务,加快一机床、新型建材、华凌电缆研发扩产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工业投入190亿元。积极*要素制约。加快500千伏龙山变、220千伏官庄变等增容工程建设,提升供电保障能力。提高新增耕地补助标准,加大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全年新增耕地4000亩,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强化环境审批和监管,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杜绝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建设,严格控制新设采矿权,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动双赢。
突出开发区主阵地发展。举全市之力推进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按照产城一体的理念,完善主项目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着力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以济南高端装备制造、银江智谷、湘商科技等大项目为依托,整合要素资源,规划建设特色鲜明、业态先进、优势凸显的新型园中园。高起点运作开发区投融资平台,适时启动创业中心、科技创新园、软件产业园等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产业综合服务功能。实施软件园框架路、轻卡北路东延等建设,完善排水排污管网,优先保障开发区项目用地,吸引优势产业和项目向开发区集中,促进开发区跨越发展。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立足长远发展,进一步明确定位,加快调整升级,促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交通装备和机械制造产业,以技术改造为核心,发挥传统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配套企业升级换代,加快产业链价值攀升。食品饮料产业,以品牌集聚为重点,支持银鹭、娃哈哈等企业扩张规模,积极引进达能脉动饮料等知名企业,打造品牌影响更大、区域辐射更广的特色基地。精细化工产业以安全环保为前提,以**为龙头,以“北四厂”搬迁为契机,着力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拓展产业链条,推进循环生产,实现高端发展。重视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引导资本、人才等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鼓励三爱富、利民制药等企业加快发展,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坚持抓大促小、梯次培育,深入实施“131”工程,针对行业龙头和高成长性企业,落实扶持政策,形成一批支柱型企业集团。积极引导镇街特色园区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全年新增规模企业30家以上。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完成华电二氧化硫减排等79个节能减排项目。积极推进园区、企业循环化生产,实施工业燃煤窑炉改造,力争7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认定。
强化科技品牌创新。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加快特色产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和政产学研合作。实施“3322”双创人才引进计划,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力争新增济南市级以上技术中心6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实施华民钢球自动化生产线等100个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入110亿元。开展“品牌效益年”活动,培育“塔机之都”等工业集体商标,新注册商标500件以上,新增驰着名商标和产品20件以上。全面深化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健全控制体系,积极争创省长和济南市长质量奖。
二、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产业培育为基础,以环境提升为重点,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规划,以点带面,分类推进,打造“富裕、宜居、秀美、和谐”乡村。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实施“园区建设年、项目管理年、安全追溯年”活动,启动百脉现代农业示范园百农大厦、高科生产服务区等10个单体项目建设,园区功能初步形成。鼓励发展设施农业,开展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推动绣惠大葱产业园、黄河农产品观光园、锦屏山高效林果示范园等36个基地园区提档升级,引领优质农业发展。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站水库除险加固等34项重点工程,加强基础建设项目管理,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建设现代农业信息中心,创新公用品牌推广管理,提高名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规范土地流转,推广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机制,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种养大户,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快速成长。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标准化生产,严格投入品管理,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在重点园区基地推行条形码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统筹使用政策资金,促进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全面提升,集中打造一批整建制示范镇街、示范片区和示范村(居)。深化环境整治,开展镇街驻地创卫、农村污水整治、违章建筑清理等十项重点整治行动,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明确镇村责任,全面改善镇村面貌。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新建15处农村社区污水处理站,对20个镇街饮用水源地进行保护,完成白云湖水质净化二期、漯河下游人工湿地等建设。实施省级生态农业和农村新能源示范县项目,新建循环农业示范基地3000亩,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和污水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加大山区生态补偿力度,启动“破损山体治理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完成重要交通干线、重点区域山体治理。今年启动实施东岭山、胡山周边等山体植被恢复,治理垛庄上射垛泥石流地质灾害。实施济青高速南北线绿色通道建设,完成退耕还果和扶贫开发特色林果2.3万亩、荒山绿化2万亩。完成林火视频监控二期工程,实现全市山区林火视频监控全覆盖。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深化支部“一加三”工作,力争实现100个空壳村集体经济有收入,全市85%的行政村集体年自主经营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继续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项目,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房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科学运作土地增减挂钩平台,引导集体建设用地城乡置换。健全完善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强化镇街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职能,促进镇村资产透明交易。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设立农业担保公司,探索开展经济林保险试点、农村房产和宅基地抵押贷款试点,吸引更多资金助力农业农村发展。
三、更加注重提质增效,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产业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引导扶持,积极构建省会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做大商贸物流产业。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物流体系,加快越海物流等龙头项目建设,积极引进现代物流项目,打造以空港为载体的物流基地。实施鲁棉物流仓储二期,打造全国知名的棉花现货期货交易基地。积极推进铁路物流园建设,尽快形成铁路物流基地。以开发区为重点,规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促进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优化商业布局,支持名企名店做大做强,加快大润发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特色街区,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促进城乡消费升级。
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编制城子崖遗址公园、朱家峪风景区保护规划,启动龙山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实施文博中心布展、朱家峪二期提升工程,加强古镇古村保护开发,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美丽村镇,形成文化旅游新格局。加快白云湖湿地公园、绣江河流域生态恢复治理等建设,积极创建绣源河国家4A级景区、胡山森林公园。深化旅游宣传策划,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进入旅游产业,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创建一批旅游饭店、A级景区,持续提高章丘旅游吸引力。
加快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深化农信社银行化改革。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引导民间资本组建新型金融机构,促进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以“新三板”为主攻方向,按照“上市一批、运作一批、培育一批”的要求,分类扶持,重点培育,年内力争圣泉集团等实现挂牌。引导企业发行各类债券、集合票据,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发挥开发区政策优势,依托开发区投融资平台,加快资产整合注入,全面增强融资能力。整合金融资源,组建金融行业协会,规划建设金融街区、金融超市,迅速形成具有规模和特色的金融集聚区。
突破总部经济发展。发挥总部经济特有的产业聚集、资本放大、税收增长等溢出效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完善载体服务平台,健全金融、商务、物流等服务体系,逐步打造总部经济发展的环境洼地。着力抓好“四个一批”:吸引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在我市新建扩建产业基地、设立区域性总部;依托开发区、绣源河、双山大街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商务中心、写字楼等,引进和培育一批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促进楼宇经济发展;以银江智谷科技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为载体,配套服务,延伸链条,带动发展信息软件、研发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型产业,构筑以信息为纽带的新型经营总部;注重培育本地龙头企业,推动企业拉长产业链条,“走出去”拓展市场,分离发展配套服务业,形成一批本地总部型企业。
四、更加注重功能提升,建设更具活力的现代城市
围绕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坚持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全域城镇化理念,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关系,规划“一主、一辅、四组团、多社区”的新型城镇空间体系。完善城区控制性详规,开展双山大街和汇泉路城市设计,编制白云湖片区、绣江河生态核心区规划。严格规划执行,严查违规建设,发挥城市规划的引领、控制和约束作用。
提升城区功能。坚持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组团开发,加快重点片区建设。绣源河片区加快喜来乐、明水湖等综合体建设,拉起滨河新城发展框架。中心商贸区加快唐人中心及安置房建设,打造地标性现代服务业综合体。城北片区加快“北四厂”搬迁,实施绣江河综合整治,展现母亲河两岸新貌。双山大街沿线实施千禧龙周边、铁路货场片区建设,适时启动龙盘山等片区改造,打造商务金融、高端居住综合体。加快城东热源厂、第三污水处理厂等工程续建,新建改造山路东延、铁道北路东延等骨干道路。更新30辆新能源公交车,开通环绕城区的第11路公交线,客运总站建成使用。实施城中山生态保护和景观提升,建设城市森林公园。
加强镇村建设。将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支点,按照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原则,落实财税支持、扩权强镇等措施,加快刁镇、相公两个省级示范镇建设;以普集、文祖寨等四个市级示范镇为重点,实施100项新型城镇化工程,持续增强产业带动和综合承载功能。加快20个增减挂钩社区拆迁进度,稳妥推进25个新型社区和城中村改造,完成社区建设5000户,危房改造200户。
实施精细管理。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不断完善精细化、网格化、一体化管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落实“门前五包”等制度,持续开展亮化绿化、市容市貌、社区环境、市政设施等专项整治,强化城区和重点道路一体化管理。启动智慧城市规划编制,着手建设数字化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城市扬尘及燃煤锅炉综合治理,制定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力争空气优良天数达到85%以上。
五、更加注重民生改善,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稳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附后),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加快镇街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促进就业、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更高水平就业。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启动实施社会保险“五险合一、一票征缴”,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建立排查、建档、帮扶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解困。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等补助标准。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全部加入新农合,由财政承担个人筹资部分。特困群众新农合、大病救助报销比例均提高10%。积极推进敬老院社会化养老、医养结合等试点,引导社会资金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和“家庭病床”结算制度,实现市级医院新农合住院即时结报,提高新农合中医适宜技术报销比例。扩大慢病免费筛查范围,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启动市医院三期病房楼、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和圣井卫生院提升工程。根据上级要求,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快职成教中心、新城实验(国际)学校建设,诺德实验小学建成使用。新建改建10处以上镇村幼儿园。启动实施校车安全工程。深化招生、办学等制度改革,加快教育管理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资“市管校用”机制,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义务教育特色发展、普高职高提升突破,持续提高全市教育教学水平。
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建设3处镇街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提升40处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启动建设全民健身广场、游泳馆和体育场,建设地面数字电视播放系统,实施有线数字电视双向技术改造。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组织惠民演出60场,为50处镇村活动广场配备健身器材。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力争70%以上行政村创建为济南市文明生态村。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市创建,开设道德讲堂,弘扬社会正气,凝聚全社会向上向善的道德能量。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加快城市社区建设,做好第xx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深化双拥共建,做好优抚安置,建设革命烈士陵园。推进食品药品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基层执法机构和基础设施,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抓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预防控制,探索实施专家查隐患、企业负责人年薪与安全生产挂钩等新举措,夯实全社会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完善视频监控网络,推进警务进社区,强化打防管控一体化,统筹推进平安章丘、法治章丘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更加注重职能转变,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及各部门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增强创新意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职能,不断改进作风,切实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和水平。
严格依法行政和科学施政。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不断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实效。健全民主决策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强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机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畅通市民服务热线,做好政务公开和政民互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努力创造更加公平、高效的政务环境。
强化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查找整改“四风”突出问题,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更大力度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难题,提高服务效能。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推动发展提质提速。坚持务实求实,严格落实办结、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绩效管理和行政效能监察,严肃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以机关作风的转变、工作效能的提升,为建设美好家园凝聚强大合力。
强化从严治政和廉洁勤政。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健全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全面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严格公务用车管理,坚决压缩“三公”经费。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审计监督和结果运用。加强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制度建设,严格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各位代表,全市的发展任重道远,人民的期待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党的xx大和xx届xx全会精神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章丘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积极应对复杂形势,经受各种考验,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章丘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按照建设“**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市域次中心”的发展定位,凝心聚力,奋发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市第xx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767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4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15490元,增长14%。需要说明的是,按照省和市要求,我市将用三年时间,消化历史问题,优化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结构。为此,经市xx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15年预算收入调整为40亿元,实际完成40.89亿元;其中地方税收完成30亿元,增长16.18%,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由去年的54%大幅提高到73.15%,市本级财政收入质量显着提高。
一、突出质量效益,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加快“转调创”步伐,强化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持续转变。工业经济规模质量同步提高。实施“131”和小微企业进规模工程,成立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开展全民创业扶持计划,新增规模企业77家,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加值、利税、利润预计分别达到1300亿元、300亿元、130亿元、75亿元,增长16%、13%、23%、22%。实施项目包挂、联合会审等制度,集中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成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科技园项目填补了我市软件产业空白。科兴生物、彼岸电力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济南一机床、膜源水业等项目开工建设,圣泉20万吨酚醛树脂等119个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完成工业投入172亿元,增长23%。提高科技奖励标准,引导30家企业与20所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新认定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9家,汇丰铸造创建为企业技术中心,圣泉集团获批我市首个博士后工作站。昊月树脂主持起草两项国际标准,华凌第三代核电缆等15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0件,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验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4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2%,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评选首届市长质量奖,新认定市级以上着名商标19件,被评为全省首批商标战略示范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总产量72.78万吨,实现十一连增,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投资8.9亿元,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高标准农田建设等26个重点项目,新增耕地6217亩,南水北调东湖水库和明渠建成通水,入选全省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市。百脉现代农业示范园完成一期工程,鲍家芹菜基地创建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畜牧业项目管理、生态养殖等经验在全国推广。发布全省首个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脉泉”牌,被评为全国品牌农业示范县(市)。实施大葱品质提升等12项科研推广项目,建设农残检测室32处,市级检测中心获得省农业和质监部门“双认证”,我市通过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验收,被评为中国生态小康示范县市、果菜生态优质农业十强县市。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光大、北京等银行落户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到18家,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20亿元、279亿元,较年初增长14%和20.6%。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开展“助保贷”等业务,为企业担保贷款7.9亿元。圣鼎园公司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走出了股权融资新路子。引进深圳喜来乐旅游综合体等大型项目,中邮物流投入运营。引进总部型项目27个,新增税收3亿元。实现外贸出口7.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分别增长19%、24.2%。
二、注重统筹协调,城乡面貌亮点凸显
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城北片区、圣井新城、刁镇省级示范镇等重点区域及15个新型社区规划编制,市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全力支持开发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开发区产业规划,实施框架路及管网、第三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片区开发,中心商贸区、双山大街沿线片区旧房征收基本完成。文博中心完成主体施工,龙山文化博物馆、桃花山公园建成开放。新建改造北外环相公驻地段、南外环、汇泉路中段、黄旗山1#路等骨干道路,国道309收费站顺利东迁。调整优化公交线路,更新30辆公交车,开通第10路公交线。新建改造城区供水供热管网76公里、天然气输气管道110公里,城市承载能力明显提升。镇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漯河综合整治、集中供气供暖等建设,刁镇省级示范镇作用进一步凸显。相公庄镇被列入第二批省级示范镇。朱家峪风景区改造提升一期工程基本完成,相公庄镇、刁镇旧军村和双山三涧溪村入选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实施镇街驻地提升等62个城镇化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制定新型社区建设指导性政策,启动实施25个新型社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绣源河5个村搬迁居民迁入新居。
三、深化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生态市为抓手,全面开展城乡环境治理提升。城区集中开展“五小行业”、占道经营、农贸市场改造等专项行动,新建改造李家埠市场、机动车租赁市场等专业市场8处,改造亮化17条城市道路、884条背街小巷,新建改造公厕85座,设置停车位3900余个,实施30处公共游园绿化提升。推进环卫、园林、市政设施等一体化管理,城市面貌和市容秩序显着改观。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尽职尽责、甘于奉献,广大市民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高质量通过国家爱卫会暗访和技术评估。注重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综合治理,淘汰钢铁3座30吨转炉,实施埠村煤矿循环水、华电烟气脱硝等节能减排项目75个。持续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成31座生活污水处理站,18个涉农镇街全部创建为生态镇,国家生态市通过省专家组预审。顺应群众强烈要求,采取坚决有效措施,严格规范矿山开采秩序,依法整治关闭46家石料厂、28家粘土矿,填埋废弃矿井502处,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群众利益,保护青山绿水。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000个,建成循环农业示范园15处,天然气供应量提高51.9%。完成造林绿化、退耕还果6.7万亩。落实河长制,开展河道、水库、塘坝综合整治,完成疏浚14.8万立方。实施白云湖水质净化和湖区综合整治工程,白云湖被评为湿地公园。绣源河被评为水利风景区,百脉泉公园被授予全国首个“国际冬泳活动基地”和省级地质公园。
四、加大民生投入,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以“双十工程”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福祉。持续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6项补助标准,落实市属企业退休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养老补助。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强化。建成公共卫生中心,市级公立医院改革顺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市镇村三级全覆盖。提高1型糖尿病、肾透析患者报销比例,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累计为大病患者补偿20150万元,经验做法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1012套公租房竣工入住,廉租住房补贴标准提高10%。积极开展慈善助学、阳光民生服务等活动,发放各类救助金6800万元。以创业带动就业,10个镇街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通过省级一类平台验收,新增城镇就业666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教育实现新突破。新建改造学校、幼儿园50所,高考一本上线首次突破千人大关,本科上线率达到73.9%,高出全省30个百分点。城乡联盟、集团办学、条块教研等经验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刊发,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验收。完成广电网络整合,我市电视台被评为全国市县电视台20强。建成100处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特色文化村,完成第三批248个济南市文明生态村创建任务,被评为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市。推广支部“一加三”工作,120个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脱空”。实施“一事一议”项目390个,被评为全国“一事一议”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市)。圆满承办“十艺节”系列展演、国际泉水冬泳节、首届济南泉水节、台湾美食节等活动,我市参评“十艺节”两部作品获得全国群众文化政府奖“群星奖”。举办第xx届全*动会,为110个村居(社区)配备健身器材,我市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重视人民武装,完善双拥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深刻汲取“5.20”、“5.23”事故教训,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强化安全监管和事故预防,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注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开展“A级”平安创建活动,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五、转变工作作风,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狠抓市委各项决策的落实,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代表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市民服务热线、民生网等受理群众诉求5.95万件,办结率99.8%。开通流动政务大厅,实行审批专用章、建设项目“一口收费”等新举措,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20个镇街全部设立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济南市有关部署,强化财务收支管理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对全市公车安装GPS管理系统。率先开通“农廉网”和作风效能投诉短信平台,严肃查处和通报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物价统计、法制应急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章丘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磨炼了意志,推进了发展。这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章部队和各界人士,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缺少支撑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好项目;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需要加快转变;安全生产还存在薄弱环节,重点行业安全设施和管理水平仍然不高;城乡管理还不够规范、精细,人居环境仍需持续改善;有些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还没有解决到位,创新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的力度仍需加大;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还存在责任意识差、办事效率低的问题,服务效能和发展环境需要持续优化等等。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当前,经济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的态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同时也要看到,中央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党的xx届xx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将会持续释放巨大的发展动力和内需潜力。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济莱协作区加快建设,将为我市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敢于攻坚,就一定能够推进章丘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2016年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xx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省、济南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xx届四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围绕“两个率先”,把握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主攻项目、务实落实、全面提升的总要求,把改革创新贯穿始终,勇于担当、奋发实干,推进产业发展更加科学、城镇功能更加完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政府建设更加高效,奋力开创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增强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以开发区为主阵地,按照“抓管理、提质量、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的思路,强化科技创新,加大有效投入,深化结构调整,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基地。
突破重点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强化专业化、社会化招商,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普洛斯物流园等项目签约,力争全年引进项目实际投资230亿元。实施100个重点建设项目,落实包挂责任,加强协调服务,加快一机床、新型建材、华凌电缆研发扩产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工业投入190亿元。积极*要素制约。加快500千伏龙山变、220千伏官庄变等增容工程建设,提升供电保障能力。提高新增耕地补助标准,加大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全年新增耕地4000亩,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强化环境审批和监管,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杜绝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建设,严格控制新设采矿权,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动双赢。
突出开发区主阵地发展。举全市之力推进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按照产城一体的理念,完善主项目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着力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以济南高端装备制造、银江智谷、湘商科技等大项目为依托,整合要素资源,规划建设特色鲜明、业态先进、优势凸显的新型园中园。高起点运作开发区投融资平台,适时启动创业中心、科技创新园、软件产业园等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产业综合服务功能。实施软件园框架路、轻卡北路东延等建设,完善排水排污管网,优先保障开发区项目用地,吸引优势产业和项目向开发区集中,促进开发区跨越发展。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立足长远发展,进一步明确定位,加快调整升级,促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交通装备和机械制造产业,以技术改造为核心,发挥传统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配套企业升级换代,加快产业链价值攀升。食品饮料产业,以品牌集聚为重点,支持银鹭、娃哈哈等企业扩张规模,积极引进达能脉动饮料等知名企业,打造品牌影响更大、区域辐射更广的特色基地。精细化工产业以安全环保为前提,以**为龙头,以“北四厂”搬迁为契机,着力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拓展产业链条,推进循环生产,实现高端发展。重视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引导资本、人才等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鼓励三爱富、利民制药等企业加快发展,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坚持抓大促小、梯次培育,深入实施“131”工程,针对行业龙头和高成长性企业,落实扶持政策,形成一批支柱型企业集团。积极引导镇街特色园区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全年新增规模企业30家以上。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完成华电二氧化硫减排等79个节能减排项目。积极推进园区、企业循环化生产,实施工业燃煤窑炉改造,力争7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认定。
强化科技品牌创新。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加快特色产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和政产学研合作。实施“3322”双创人才引进计划,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力争新增济南市级以上技术中心6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实施华民钢球自动化生产线等100个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入110亿元。开展“品牌效益年”活动,培育“塔机之都”等工业集体商标,新注册商标500件以上,新增驰着名商标和产品20件以上。全面深化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健全控制体系,积极争创省长和济南市长质量奖。
二、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产业培育为基础,以环境提升为重点,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规划,以点带面,分类推进,打造“富裕、宜居、秀美、和谐”乡村。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实施“园区建设年、项目管理年、安全追溯年”活动,启动百脉现代农业示范园百农大厦、高科生产服务区等10个单体项目建设,园区功能初步形成。鼓励发展设施农业,开展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推动绣惠大葱产业园、黄河农产品观光园、锦屏山高效林果示范园等36个基地园区提档升级,引领优质农业发展。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站水库除险加固等34项重点工程,加强基础建设项目管理,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建设现代农业信息中心,创新公用品牌推广管理,提高名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规范土地流转,推广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机制,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种养大户,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快速成长。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标准化生产,严格投入品管理,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在重点园区基地推行条形码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统筹使用政策资金,促进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全面提升,集中打造一批整建制示范镇街、示范片区和示范村(居)。深化环境整治,开展镇街驻地创卫、农村污水整治、违章建筑清理等十项重点整治行动,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明确镇村责任,全面改善镇村面貌。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新建15处农村社区污水处理站,对20个镇街饮用水源地进行保护,完成白云湖水质净化二期、漯河下游人工湿地等建设。实施省级生态农业和农村新能源示范县项目,新建循环农业示范基地3000亩,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和污水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加大山区生态补偿力度,启动“破损山体治理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完成重要交通干线、重点区域山体治理。今年启动实施东岭山、胡山周边等山体植被恢复,治理垛庄上射垛泥石流地质灾害。实施济青高速南北线绿色通道建设,完成退耕还果和扶贫开发特色林果2.3万亩、荒山绿化2万亩。完成林火视频监控二期工程,实现全市山区林火视频监控全覆盖。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深化支部“一加三”工作,力争实现100个空壳村集体经济有收入,全市85%的行政村集体年自主经营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继续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项目,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房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科学运作土地增减挂钩平台,引导集体建设用地城乡置换。健全完善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强化镇街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职能,促进镇村资产透明交易。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设立农业担保公司,探索开展经济林保险试点、农村房产和宅基地抵押贷款试点,吸引更多资金助力农业农村发展。
三、更加注重提质增效,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产业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引导扶持,积极构建省会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做大商贸物流产业。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物流体系,加快越海物流等龙头项目建设,积极引进现代物流项目,打造以空港为载体的物流基地。实施鲁棉物流仓储二期,打造全国知名的棉花现货期货交易基地。积极推进铁路物流园建设,尽快形成铁路物流基地。以开发区为重点,规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促进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优化商业布局,支持名企名店做大做强,加快大润发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特色街区,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促进城乡消费升级。
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编制城子崖遗址公园、朱家峪风景区保护规划,启动龙山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实施文博中心布展、朱家峪二期提升工程,加强古镇古村保护开发,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美丽村镇,形成文化旅游新格局。加快白云湖湿地公园、绣江河流域生态恢复治理等建设,积极创建绣源河国家4A级景区、胡山森林公园。深化旅游宣传策划,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进入旅游产业,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创建一批旅游饭店、A级景区,持续提高章丘旅游吸引力。
加快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深化农信社银行化改革。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引导民间资本组建新型金融机构,促进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以“新三板”为主攻方向,按照“上市一批、运作一批、培育一批”的要求,分类扶持,重点培育,年内力争圣泉集团等实现挂牌。引导企业发行各类债券、集合票据,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发挥开发区政策优势,依托开发区投融资平台,加快资产整合注入,全面增强融资能力。整合金融资源,组建金融行业协会,规划建设金融街区、金融超市,迅速形成具有规模和特色的金融集聚区。
突破总部经济发展。发挥总部经济特有的产业聚集、资本放大、税收增长等溢出效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完善载体服务平台,健全金融、商务、物流等服务体系,逐步打造总部经济发展的环境洼地。着力抓好“四个一批”:吸引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在我市新建扩建产业基地、设立区域性总部;依托开发区、绣源河、双山大街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商务中心、写字楼等,引进和培育一批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促进楼宇经济发展;以银江智谷科技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为载体,配套服务,延伸链条,带动发展信息软件、研发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型产业,构筑以信息为纽带的新型经营总部;注重培育本地龙头企业,推动企业拉长产业链条,“走出去”拓展市场,分离发展配套服务业,形成一批本地总部型企业。
四、更加注重功能提升,建设更具活力的现代城市
围绕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坚持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全域城镇化理念,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关系,规划“一主、一辅、四组团、多社区”的新型城镇空间体系。完善城区控制性详规,开展双山大街和汇泉路城市设计,编制白云湖片区、绣江河生态核心区规划。严格规划执行,严查违规建设,发挥城市规划的引领、控制和约束作用。
提升城区功能。坚持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组团开发,加快重点片区建设。绣源河片区加快喜来乐、明水湖等综合体建设,拉起滨河新城发展框架。中心商贸区加快唐人中心及安置房建设,打造地标性现代服务业综合体。城北片区加快“北四厂”搬迁,实施绣江河综合整治,展现母亲河两岸新貌。双山大街沿线实施千禧龙周边、铁路货场片区建设,适时启动龙盘山等片区改造,打造商务金融、高端居住综合体。加快城东热源厂、第三污水处理厂等工程续建,新建改造山路东延、铁道北路东延等骨干道路。更新30辆新能源公交车,开通环绕城区的第11路公交线,客运总站建成使用。实施城中山生态保护和景观提升,建设城市森林公园。
加强镇村建设。将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支点,按照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原则,落实财税支持、扩权强镇等措施,加快刁镇、相公两个省级示范镇建设;以普集、文祖寨等四个市级示范镇为重点,实施100项新型城镇化工程,持续增强产业带动和综合承载功能。加快20个增减挂钩社区拆迁进度,稳妥推进25个新型社区和城中村改造,完成社区建设5000户,危房改造200户。
实施精细管理。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不断完善精细化、网格化、一体化管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落实“门前五包”等制度,持续开展亮化绿化、市容市貌、社区环境、市政设施等专项整治,强化城区和重点道路一体化管理。启动智慧城市规划编制,着手建设数字化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城市扬尘及燃煤锅炉综合治理,制定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力争空气优良天数达到85%以上。
五、更加注重民生改善,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稳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附后),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加快镇街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促进就业、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更高水平就业。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启动实施社会保险“五险合一、一票征缴”,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建立排查、建档、帮扶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解困。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等补助标准。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全部加入新农合,由财政承担个人筹资部分。特困群众新农合、大病救助报销比例均提高10%。积极推进敬老院社会化养老、医养结合等试点,引导社会资金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和“家庭病床”结算制度,实现市级医院新农合住院即时结报,提高新农合中医适宜技术报销比例。扩大慢病免费筛查范围,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启动市医院三期病房楼、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和圣井卫生院提升工程。根据上级要求,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快职成教中心、新城实验(国际)学校建设,诺德实验小学建成使用。新建改建10处以上镇村幼儿园。启动实施校车安全工程。深化招生、办学等制度改革,加快教育管理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资“市管校用”机制,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义务教育特色发展、普高职高提升突破,持续提高全市教育教学水平。
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建设3处镇街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提升40处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启动建设全民健身广场、游泳馆和体育场,建设地面数字电视播放系统,实施有线数字电视双向技术改造。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组织惠民演出60场,为50处镇村活动广场配备健身器材。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力争70%以上行政村创建为济南市文明生态村。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市创建,开设道德讲堂,弘扬社会正气,凝聚全社会向上向善的道德能量。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加快城市社区建设,做好第xx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深化双拥共建,做好优抚安置,建设革命烈士陵园。推进食品药品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基层执法机构和基础设施,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抓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预防控制,探索实施专家查隐患、企业负责人年薪与安全生产挂钩等新举措,夯实全社会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完善视频监控网络,推进警务进社区,强化打防管控一体化,统筹推进平安章丘、法治章丘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更加注重职能转变,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及各部门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增强创新意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职能,不断改进作风,切实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和水平。
严格依法行政和科学施政。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不断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实效。健全民主决策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强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机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畅通市民服务热线,做好政务公开和政民互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努力创造更加公平、高效的政务环境。
强化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查找整改“四风”突出问题,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更大力度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难题,提高服务效能。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推动发展提质提速。坚持务实求实,严格落实办结、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绩效管理和行政效能监察,严肃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以机关作风的转变、工作效能的提升,为建设美好家园凝聚强大合力。
强化从严治政和廉洁勤政。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健全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全面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严格公务用车管理,坚决压缩“三公”经费。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审计监督和结果运用。加强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制度建设,严格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各位代表,全市的发展任重道远,人民的期待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党的xx大和xx届xx全会精神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章丘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