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行政区域的空间结构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具有一定界线但界线是不确定的
B.有一定功能
C.具有独立性,不会对其他区域造成影响
D.内部存在差异性,与周边区域具有连续性
2.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可能表示城市 B.b可能是城市群
C.d可能是公路 D.c可能为农业区
【解析】 第1题,题干中已经告诉我们是某行政区域,因此具有明确的界线,具有一定功能;具有独立性,但区域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其他区域相互联系和交流的。第2题,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上看:d可能是公路,因为d呈线状分布;a可能是农业区,原因是面积较大,距交通线远;c可能是城市群,看其形态是大城市的周围分布着小城市,因为此处位于交通干线的交会处,交通便捷,人口集聚,经济发达;b可能表示城市,分布在交通线附近,而且分布较均匀。
【答案】 1.B 2.C
我国东、中、西地带性经济差异是一切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3~5题。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
3.影响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因素中属于社会原因的是( )
A.地理区位 B.气候条件
C.矿产资源 D.开放政策
4.有关东部经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C.能源、原材料丰富 D.环境问题严重
5.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产业是( )
①高科技产业 ②高能耗产业 ③高燃料消耗产业 ④高污染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3题,地理区位、气候条件、矿产资源都属于自然因素,只有开放政策是社会因素。第4题,东部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能源、原材料相对不足。第5题,由于东部经济带能源、原材料相对不足,所以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是高能耗、高燃料消耗产业。
【答案】 3.D 4.C 5.B
6.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小的原因可能是( )
①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②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③所产粮食大量出口 ④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人口、城市密集,城市、工业、交通等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耕地面积下降,再加上耕地破碎,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增加,粮食增产贡献率下降。
【答案】 D
2012年8月8日3时第11号超强台风“海葵”在我国浙江象山登陆。受“海葵”影响,广东、福建、浙江风大雨急。结合下图,回答7~9题。
7.台风中心位置的确定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8.台风路径的预测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9.台风过境后受灾面积的获取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解析】 GPS具有定位的功能,GIS具有分析、模拟、预测的功能,RS具有实时准确获取信息的功能。
【答案】 7.B 8.C 9.A
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完成10~11题。
10.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
A.河流分布 B.地形特征
C.商店布局 D.客货流量
11.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
A.甲与乙 B.甲与丁
C.乙与丁 D.甲、乙、丁
【解析】 商店布局需要考虑交通条件和消费人群的分布状况。交通线路建设受地形、河流、人口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答案】 10.C 11.D12.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数字地球就是3S技术的集合
B.数字地球只以数字的形式提供数据、信息
C.数字地球的信息主要来自于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可用来预测天气的变化
【解析】 3S技术只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技术支撑,数字地球以图像、图表、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数据、信息;数字地球的信息来源广泛,包括遥感图像、各类数字专题图以及表格、文本等形式;数字地球可以通过相关数据和模型对天气进行预测。
【答案】 D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写出图中三个自然区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三大自然区之间的界线分别与哪些重要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3)下列不属于a区的地形区的是(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4)下列关于b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 ②地表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 ③水系特征是流程短,水量少,多为内流河 ④农业多为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关于c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
B.全部位于非季风区
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
D.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发源地
【解析】 该题以我国自然区划分图为背景,综合考查我国一级的区域自然差异。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抓住影响我国区域自然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气候和地形。第(1)题,依据地形、气候两大要素,我国可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第(2)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为界,东部约以3 000米等高线与东部季风区为界。第(3)题,东部季风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4)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多内流河;自东向西随降水量减少,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第(5)题,青藏高寒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地势高、气温低,东南部为长江、黄河等大河发源地,属于季风区,建有青藏铁路。
【答案】 (1)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约以3 000米等高线为界。
(3)C (4)B (5)A
14.“科技兴农”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下图为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图示,据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图示植物反射波谱的获取,依靠的技术是( )
A.传统测绘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GPS技术
(2)最易区分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的波长范围是____________。
(3)利用这种技术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选)下列选项中可直接利用这种地理信息技术的是( )
A.水体污染的判断
B.城市大气质量状况
C.洪水分布区的变化
D.森林面积变化
E.人口数量的变化
F.城市绿地分布的变化
【解析】 遥感可利用不同地物或同一地物不同性状对电磁波的反射率的不同,来判别不同地物或同一地物的不同性状。由图可知,波长大于0.85微米,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差异,最易区分。
【答案】 (1)B (2)大于0.85 μm (3)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4)ABC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