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存进银行,不如用在帮助孩子成长上”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北方农家小院,红砖垒砌的院墙,黄土铺平的地面,花盆里几棵不知名的植物已经发芽,和旁边的两棵竹子一起,为这个早春的院落增添了一抹绿色。
四间平房里陈设简单,客厅中央有一个铸铁的蜂窝煤炉子,是用来取暖的,旁边还放着一把铝制的烧水壶。两个颜色不同、高低不等的旧沙发摆放在靠近北墙的地方,女主人又搬来了一些板凳和马扎,我们就坐在这里开始了对齐兆钧的采访。
话题是从墙上的一副字画开始的,这也许是与村子里其他人家最为不同的地方。齐兆钧说,字画是朋友送他的,上面的题字里嵌有他的名字。“知道我喜欢书法,这是村子里一个收旧货的送我的。”他指着窗台上放着的两块旧匾额说。匾额的表面已经破损,有几处明显的凹陷,可他却并不在意,把它们摆在了对着正门的地方。匾额的上面是两个荣誉证书,那是南和县人寿保险公司2008年颁发给他的“全勤奖”和“先进工作者”证书。
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在8年间用140多份汇款单帮助10个贫困孩子完成了学业。而他只是说:“也没什么,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8年前,从杂志上看到承德山区6个孩子即将辍学急需帮助时,并不富裕的齐兆钧原本打算凭微薄的工资资助其中一个孩子。可在向学校详细了解了这些孩子的情况后,他犹豫了——每个孩子都在辍学的边缘挣扎,每个孩子都那么迫切地需要帮助。于是经过与老伴商量,他一次性拿出一个月的工资寄给了远方从未谋面的6个孩子。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八年来,齐兆钧共寄出多少资助款,他从未算过,但他所留存的140多份汇款回执单,却承载着远方10个贫困孩子的希望。齐兆钧说,每次汇款回来,看着回执单上的姓名,他都会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因为他知道,那几名贫困学生不会辍学了。
“我平时不抽烟,不喝酒,把节省下来的钱寄给那些贫困学生,就当是招待朋友了,”朴实的齐老师自有他的想法,“我总觉得把钱存进银行,不如用在帮助孩子成长上,学习知识上。”
“读孩子们的来信,是最幸福的事”
“齐爷爷,谢谢您一直支持着我的学业,如果不是您默默地支持,我也不会有今天!祝您平安夜快乐,祝您和您的家人一生平平安安,幸福安康!”
“齐老师,您收到茶叶没有?您为我们付出那么多,从来不求回报,真希望您有时间来我家做客。”
“齐爷爷,这几天还好吧,我终于通过了网络工程师考试,并且已经收到网络工程师中级资格证书。”
“我出生在贫困山区,本想把初一读完就回家帮父母干活,是您的来信鼓起了我继续学习的勇气,今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世界上的科学家、企业家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是可敬的,在我心中您跟他们一样可敬。”
齐兆钧说,每次读着这些来信的时候,是他感觉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候。“我也不求什么更好的物质生活,看到这些孩子没有因为贫困辍学,有几个现在已经顺利完成学业找到了工作,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在堆满桌子的信件和各种单据里,我发现一个写满诗歌的软皮笔记本,扉页上用钢笔工整地写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齐兆钧说,陶行知先生的这句名言正是激励他坚持下去的座右铭。
在这个本子里有一首题为《舍与得遐思》的诗歌,从中也许能更多读懂齐兆钧一些:
“舍掉的是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人总是在想,这个与那个……真情在默默,奉献在默默,管它舍与得,永远乐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