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分析:这道题目属于面试题中的自我陈述题。另外对于这一类问题的分析,戴斌老师实际上在之前所撰写的“如何在面试中做好自我陈述”一文中已有专门的论述。而现在上海市的面试题目直接考察了这一类自我陈述题,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还是建议广大的考生千万不要“轻视”这类自我陈述题。在公务员面试中,自我陈述题往往是面试中的第一道题目,是那种看起来简单,但未必能回答好的题目。说到这里,或许会有很多考生不能理解,或许很多考生会认为:“不就是‘自我介绍’嘛,把自己的情况说一下就可以了。”“这类自我陈述题无非是想了解情况而已。”诚然,从字面的角度来看,确实如此。但是,戴老师请广大考生能从逻辑学的角度好好地体会一下命题人出这类“自我陈述题”的目的。戴斌老师希望广大考生明白的是,因为每一面试者其都会在报名时填写相关的个人资料,同时很多单位在面试前都会要求面试者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个人简历”、“获奖证书”“学历证书”之类的一系列关于面试者的“过去”的相关的“证明材料”。如果命题人希望了解考生的基本情况,其实只需要通过审阅面试者提交的相关个人材料就可以了,而不需要“拐着弯”地让考生来重复“描述”。而且面试的时间往往比较有限,万一某些面试者的“过往经历”或“心路历程”比较“丰富”,那“有限的”时间是无法像“个人材料”那样“完全”、“准确”地表达面试者的有关情况。因此,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认为,“自我陈述题”的目的不在于“了解情况”。
那么“自我陈述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戴老师认为其目的在于两方面:一是对“求职动机”的“推断性考察”;二是对“职业匹配性”的“个性化考察”。
那么什么是对“求职动机”的“推断性考察”呢?戴斌老师请大家先看题目中“为什么报这个岗位”,从这句话,戴斌老师认为这说明了这道题目的目的之一是考察面试者的“求职动机”。那么为什么戴斌老师会提出“‘推断性’考察”这个新名词呢?因为很简单,考生在回答自己的“求职动机”时,考官得到的是一个完全“主观性”的答案。通俗地说,就是“口上说的”是否是和“心里想的”一样,那就是完全无法“准确判断”的一个事情了。但这里,戴斌老师希望告诉广大考生的是,目前我们的面试考官绝大多数都是非常有能力和有经验的资深专家或政府官员,可以说是“阅人无数”。因此,虽然我们“口上说的”是否是和“心里想的”一样,这是一件完全无法“准确判断”的事情,但却是一件可以“推断”的事情。因此,戴斌老师认为这是对“求职动机”的“推断性考察”。那么考官是如何推断“求职动机”呢?其实经验丰富的考官在推断“求职动机”时往往不是完全根据语言来“推断”,实际上还包括面试者的语气、动作和表情等多种因素来“推断”。因为“言不由衷”的时候,人的语气、动作和表情等都会有所变化,经验丰富的考官很容易就能“推断”出来。因此,在面试过程中,“以诚相待”(即使言语未必“中听”)很多时候比“刻意逢迎”(“美丽的谎言”也许结果未必“美丽”)更能得到考官的认可。
那么什么是对“职业匹配性”的“个性化考察”呢?说到“职业匹配性”,似乎和题目无关。但实际上题干中的“为什么报这个岗位”,其中一个考生必须提到的原因便是“职业匹配性”问题。这里戴斌老师举个极端的比方,我们在回答“为什么报这个岗位”时,可不可以以说“我不适合这个职位,但是我要报考这个职位”。答案当然是不可以。换言之,假如我要报考这个职位,那一定是我认为自己适合这个职位。好,说到这里,我们就定下了一个基调,即必须认为自己适合这个职位,那么回答时候就不可避免要论述“职业匹配性”问题。那么,为什么戴斌老师说这是“个性化考察”呢?因为考官对这方面的要求是比较低的,因为他只要求考生从自己的角度(或观点)出发,自己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适合这个职位。而考生对自身“职业匹配性”认识是否存在偏差(甚至是错误),考官其实并不是关注的。通俗地说,考官希望了解“你是怎么看待你自己的?”“你在哪些方面比较自信,哪些方面不自信?”因此,新东方的戴斌老师建议考生在回答“职业匹配性”时,不要太模式化,可以多想想自己自身的特点和职位的“相关性”,联系自己的个性来回答问题。
那么如何回答 “职业匹配性”问题。对此,戴斌老师认为考生是否适合招考职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个人专业知识的角度: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公务员的招考职位都会有特定的专业限制,很少没有专业限制的(除了特定职位外)。所以对于考生是否适合招考职位来说,首看专业是否对口,那么或许会有考生问:“戴斌老师,正常来说,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专业都是对口,那么如何体现个人专业知识上的优势呢?”在这里,如何体现个人专业知识上的优势就要因人而异了。
专业知识上的优势有两种:一种是学习成绩上的优势,另一种是实际操作能力的优势。对于成绩好的应届考生,当然在回答该问题时,可以在陈述中提到自己的在校成绩,用优异的在校成绩来证明自己专业知识上的优势。在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考生要把自身所取得的优异在校成绩主要归功于在校老师的辛勤培育以及个人的勤奋,切忌说“自己天分高”、“接受能力强”或“从小到大成绩都比较优秀”之类的话,这类话一旦说出会给人“自视过高”的印象,不利于在面试中获得高分。
而对于成绩一般的应届考生,那么回答该问题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要给考官一个在校期间“无心向学,不勤奋,不热爱本专业”的感觉。在专业知识上的优势时,应该突出自己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要强调自己热爱本专业的知识,但注意力集中在实际运用方面,并且强调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关照和爱护,学到很多很实用的知识。对于学习成绩不特别好的原因,考生可以这样回答:原因是自己本身考试的方法相对比较薄弱,不大会考试,而自身的学习注意力很多时候没有在考试题目上,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试成绩,但自身对考试的态度是很认真的,同时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很好,自己在校所学已经可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对于非应届考生来说,就需要强调自身毕业后从事的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要告诉考官,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自己在毕业后遇到了很专业很有水平的领导和同事,得到了他们的许多帮助,在工作中学到许多专业知识,自己在毕业后提高了很多。而自己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由于工作经验不够,许多在校的专业知识无法很好地应用在工作中,但有了工作经验后,自己已能很好地把专业知识应用在工作中,所以自己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是很适合该招考职位的。
二、个人性格的角度:
谈到考生的个性是否合适招考职位,那就要从公务员职位对考生个性要求的共性和个性分别着手分析了。从公务员性格的共性上看,要几方面共同的要求:“谦虚谨慎、沉着冷静、胆大心细、敢于承担责任、团结而顾全大局、服从上级”考生在做自我陈述的时候就要把这些要求融合在答题中。同时也要关注公务员性格的个性,对于这方面的准备,考生在面试前就要回顾报考时招考职位的具体要求,是分配到哪个部门、哪个岗位、是否要派往外地工作等等,以及要上网站查询报考单位的具体业务。从这些单位业务信息及招考职位信息来找到具体职位对面试者性格上的特殊要求。总之,要有针对性地体现自己的性格无论从公务员所需性格的共性还是个性上看,自己都是适合从事公务员职业的人选,而且是可以长期从事公务员职业的人选。
三、个人经历的角度:
这里的个人经历从时间段上来划分主要指两方面:学校经历和工作经历。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主要的经历当然是指学校经历,那么在学校中的经历主要有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获奖经历、勤工助学经历。
学校中的工作经历主要分为:学校团委工作经历(团干部)、学生会工作经历(学生会干部)、社团工作经历(社团干部)、班集体的工作经历(班干部)。对于考生来说,这部分的陈述应该有所侧重,重点谈自己辉煌的一面。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如果面试的考生在校期间的学生工作经历非常丰富,几乎遍及各个方面,那么请注意,切不可陈述时间过长,挑有代表的部分来说就可以,陈述时间过长一方面显得累赘,另一方面有可能让面试考官觉得考生在“炫耀”,易引起考官的“不好印象”,不利于面试中获得高分。
学校中的学习经历主要是奖学金的问题,如有获过奖学金,可以略为陈述,如没获过奖学金,则可以避免谈这方面的问题。
学校中的获奖经历,这里包括体育、文艺、科技方面的奖项,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需要罗列具体的获奖项目。打个比方,假如戴斌老师在面试的时候这样说:“本人曾获得全校第二届“当代大学生三个代表”征文比赛的一等奖、“联想未来”三校征文比赛一等奖……”。大家试想一下,假如戴斌老师这样对面试考官罗列自己的“奖项”,面试考官会有好印象吗?不会。而且这样的罗列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完整具体的获奖经历在考生的资料中已有显示。对于上述的情况,实际上正确的表述方法应该是说:“本人获得过一些征文比赛比赛的奖项,在写文章方面有一定特长,可以在机关从事(胜任)一定的文字处理工作”。
对于勤工助学经历,可以说很多人都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这种经历很能体现考生的一种精神,一种毅力,那就是考生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这种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赞扬的经历,考生如能很好地体现自己这方面的经历,应该是可以获得不少的印象分。
对于非应届毕业生,即在职人士来说,工作经历就要做为侧重点来陈述,这里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要侧重于团队合作的经历及自己组织协调方面的经历。总之,一个大的原则就是考生不能让考官感觉是个人能力很强,但团队合作不行,在集体协作的情况下能力不突出。作为行政机关来说,真正需要的公务员,应该是素质过硬、纪律性协作性很强。通俗地说,就是自己素质不错,在集体中能发挥更大效用。这里要突出强调的一点是,不要谈跳槽,不要谈以前自己怀才不遇,不要谈自己过去领导和同事的不足或缺点,不要谈过去的工作薪水不高。要告诉考官,过去的经历是美好的,给自己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面试参考答案:由于每个面试者的实际情况及报考职位都不相同,本题就没有固定的答题的模式,具体的答题方式建议广大结合自己的实际和上述的分析来做出“个性化”的回答。
2.你作为一名新录用的公务员,领导派你去基层工作,你觉得压力很大,怎么办?
面试分析:首先对这道题目,戴斌老师建议还是从这个题目虚拟的身份着手分析,这里首先是“作为一名新录用的公务员”,对于这个前提,戴老师提醒考生切记一点,就是一定要做一个“感恩”的人,一定在答题前,要为这个题目做一个“定性”——那就是首先要感谢党、国家、人民的信任,“被录取为公务员”是一项光荣的事情。或许说到这里,许多考生可能会觉得戴斌老师是在上“政治课”,而不是在讲“面试课”。对此,戴斌老师希望广大考生很明确的一点是,面试实际上重点不是要大家去在“能力”上一较高低,不是要去比什么,炫耀什么,而重点是一个了解的过程,是考官了解考生的过程,了解考生深层次的、在笔试中无法体现的东西。在这里,坦诚地说,戴斌老师认为公务员实际上所谓的“能力”反而是次要的,关键还是一份“心”。这份“心”就是一种为国家、人民服务的心。这份“心”如何体现?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认为要在细节中体现。所以,对“我已被录用了”这个事实在答题先做“定性”是有必要的。
其次,就是“领导派你去基层工作”这个场景,这里有一个大的背景:目前国内一些省市人事部门已经开始公务员基层锻炼制度的试点和实践。例如上海从去年起就规定,凡是没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上海新录用公务员,都必须到上海的乡镇、街道、居委会、村委会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实习基地的社区党建、社区服务、信访接待、住房动迁、注册登记、执法检查、劳动生产、教学科研等一线工作岗位上实习锻炼一年。同时根据国家人事部门规定,副省级以上机关在新录用公务员过程中要保证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过两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历。而现在许多省市已逐步将此规定延伸到全市所有区县机关,在考试录用的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招考职位要求必须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在这里,戴斌老师首先请考生们注意“被派往基层锻炼一年”是国家新政策,是“有利国家”,也是“有利于个人成长的”。所以,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认同这个新的政策,要以此来作为自身素质提高的必要途径。切不可在面试答题时,因为表现出怕“苦”(或者像题中所说的“压力大”)不想去基层,或发出“基层学不到东西,没必要去”之类的言论。
之后戴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你觉得压力很大”这个题干。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题目中是说“你觉得压力很大”,不是说“‘所有去基层的人’都觉得压力很大”。题目中“压力大”这种感受的主体是“你”,不是“所有去基层的人”。这里就引伸出一个问题,戴斌老师建议大家首先还是要判断究竟“觉得压力很大”,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如果是“客观原因”,那么考生的解决对策当然就是试图改变给于自己压力的“客观条件”。而如果是“主观原因”,那么就更需要考生做出调整,一方面要对基层锻炼工作有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吃苦精神”。
后,就是对于这道题目的定性问题。究竟我们对“下基层”是持什么样的“态度”?倾向“支持”?还是倾向“反对”。戴斌老师建议大家要倾向于“支持”。一定要记住的是,无论基层的工作压力再“大”,任何时候都要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基层工作,这就是从细处体现自身价值,“不以善小而不为”。实际上即使是国家领导人,许多人在其年轻时同样也在基层工作过,同样做过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后的成功,也没有发现因为压力大而退缩的。所以这说到底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伟大的人都可以做基础性的工作,作为初出茅庐的新录用公务员为什么不可以呢?当然可以。同时即使“压力真的很大”,考生也要力争在工作中学习,向领导前辈学习,顶住压力,“迎难而上”。
面试参考答案:如果“作为一名新录用的公务员”,我被录用了并且被派往基层锻炼,首先我需要感谢党和国家以及单位对我的信任,录用我为公务员,这是一项很光荣的事情。同时被派往基层锻炼既是服从国家的政策安排,同时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我需要把握这个机会,努力在基层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积累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而在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我觉得压力很大,一方面我需要清楚的是不是“‘所有去基层的人’都会觉得压力很大”,这里我首先要检查自己,看自己是否因为缺乏“吃苦精神”而感到压力,如果是这样,则需要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要有信心,“迎难而上”。另一方面我也需要判断是否是因为客观原因而导致“压力真的很大”,那么这时候既利用业余时间用各种休息方式去放松自己,减轻压力。另外还可以和领导如实汇报情况,以做出适当的调整。总之,不管压力多大,作为一个公务员,尤其是一个新录取的公务员,工作岗位上的磨练必不可少,我想我能适应来自工作的压力。
3.你在上班的途中遇到一起车祸,肇事司机逃逸,你上前施救,不料被受伤者误以为是肇事者,你怎么办?
面试分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临场应变能力的题目,在回答这道题目时,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建议广大考生先留意一下题目所设定的场景——“在上班的途中”“遇到一起车祸”。在这里,戴老师建议各位考生一定要注意“细节”,因为在这道题目要注意区分好题目中“未明确确定的”的“具体场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在上班的途中遇到一起车祸,肇事司机逃逸,你上前施救”这一件事情来说,其实存在两种可能性:
一是肇事司机“可能”是和“你”(即面试者的虚拟身份)坐在同一辆车,简单具体的说,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情景:肇事司机是“你”单位的司机,由他负责接“你”去“上班”,“在上班的途中”司机把一个人撞伤了(即题目中的“受伤者”)。司机见势头不对(可能以为撞死人了),于是弃车而逃,留下了“肇事的汽车”和坐在车厢后排没有开车的“无辜的你”。这个时候你可能认为不应该“一走了之”,就“上前施救”。这个时候,受伤者看到你从“肇事的汽车”上下来,就以为你是“肇事者”,于是“误会”就产生了。那么,在这种情形下,如何解开这个误会呢?戴斌老师认为,这里出现误解的关键是: “你”是从“肇事的汽车”上下来的,车祸的“受伤者”往往是被“突然”撞伤的,常常未必能看清楚谁是“肇事者”。而且在被撞后的紧急和气愤的情形下,“受伤者”很难会“深谋远虑”地想到从“肇事的汽车”上下来的“你”“不一定”是那个开车的人,而可能是“坐车而没开车”的“无辜人士”。这就是误会产生的关键所在。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一方面要积极救助“受伤者”,二是要马上报警,通知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到现场处理,如伤者伤势较重还可以马上联系就近的医院派遣救护车。三是要解释清楚事实。这时候可能“受伤者”未必是完全理智的,未必相信你不是“肇事者”。因此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告知“受伤者”自己已报警,警察来调查自然会真相大白,请其保持冷静。另一方面,要从逻辑上为其做推断,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自己是不会开车的,可以告知自己不会开车,所以不是司机,不存在撞伤对方的可能。同时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开车,也可以等警察到来后在“肇事汽车”的驾驶座上做指纹调查,因为自己是没有开那台车的,所以不可能是自己在驾驶座上保留有自己的指纹。总之,对于这种情形,戴斌老师认为就是做好三方面:救人、报警、合理的解释。
二是肇事司机是和“你”(即面试者的虚拟身份)不是坐在同一辆车,简单具体的说,“你”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第三者”。即“你”不“上前施救”,这件事情和“你”是完全无关的。其大概可能就是这样一个情景:你“在上班的途中”经过某地(无论是步行还是坐车),刚好看到一个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人被撞伤了,“肇事司机”见势头不对(可能以为撞死人了),于是驾车而逃。这个时候你认为自己应该“上前施救”。这个时候,受伤者在没有弄清情况的前提下,误以为你是“肇事司机”。这样,“误解”就产生了。那么如何解开这个“误解”?第一要告知“受伤者”, “肇事者”已经驾驶“肇事的汽车”逃之夭夭了,如果记得“肇事的汽车”的车牌号码,并表示必要时愿意为其作证。二是如果事发现场有第三者目击到了这一事故,可以请第三者为自己作证。三是立即报警通知警察到现场处理该事故。
另外,戴斌老师请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被“受伤者”“误解”的时候,千万不要“太激动”,不要说出过激言论,同时也不要得出诸如“好人没好报”之类的结论。戴斌老师请广大考生切记,在答题过程中除了保持“正面形象”外,保持“正面的心态”同样重要。
面试参考答案:如果我在上班的途中遇到一起车祸,肇事司机逃逸,我上前施救,不料被受伤者误以为是肇事者,你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有区别的处理:
一、如果我是和肇事司机坐在同一辆车,“在上班的途中”司机把一个人撞伤后却逃逸了,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我虽然不是责任人,但作为一个公民,我仍然有义务帮助那位“受伤者”。如果受伤者看到我从“肇事的汽车”上下来,就以为我是“肇事者”,从而产生“误会”。我首先要保持冷静克制,耐心地和受伤者沟通,缓和受伤者的情绪。其次是要马上报警,通知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到现场处理,如伤者伤势较重还可以马上联系就近的医院派遣救护车。三是要解释清楚事实。这时候可能“受伤者”未必是完全理智的,未必相信你不是“肇事者”。因此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告知“受伤者”自己已报警,警察来调查自然会真相大白,请其保持冷静。另一方面,要从逻辑上为其做推断,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自己是不会开车的,可以告知自己不会开车,所以不是司机,不存在撞伤对方的可能。同时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开车,也可以等警察到来后在“肇事汽车”的驾驶座上做指纹调查,因为自己是没有开那台车的,所以不可能是自己在驾驶座上保留有自己的指纹。
二、如果我仅仅是“在上班的途中”偶然经过某地(无论是步行还是坐车),刚好看到这个交通事故的发生。而我在“上前施救”时,受伤者在没有弄清情况的前提下,误以为我是“肇事司机”。这时候一方面我要告知其“肇事的汽车”的车牌号码,并表示必要时愿意为其作证。另一方面,可以请第三者(或其他目击者)为我自己作证。在做解释的同时,我会立即报警通知警察到现场处理该事故。
如果在现场与受伤者或其家属无法解释清楚,我会一直保持克制,等待有关部门到现场处理。后,无论误会有多大,我相信有关部门到场调查取证后,一定可以真相大白。后戴斌老师提醒大家,回答时应该谨记,无论结果如何,“我”仍然不会后悔自己在看到有人受伤时做出的“上前救治”的行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让我们每一个人有“安全感”。
4.上级单位来执法检查,领导让你迎接检查工作,你如何准备?
面试参考答案:如果上级单位来执法检查,领导让我做迎接检查组的工作,我会这样做准备:
(1)了解检查工作的目标。必须全面领会本次检查工作的主要要求。
(2)确定宣传目标。可以向领导汇报后,在执法检查之前要召开单位全体教职工大会,进行迎接检查的大动员,让全体教职工都积极投身到迎接工作中来、。这样一方面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个别教师或员工不理解检查工作的目标,认为检查是领导的事,不能配合工作
(3)检查组到来之前要寻找不足。根据检查的要求和重点,进行全面的对照,寻找差距,查漏补缺,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整顿和准备。
(4)要制定一个迎接检查的计划,将各项查漏补缺工作分配到人,并明确必须完成的时间,使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地进行,并减少漏落的可能。
(5) 要确定一个接待计划,列出检查的内容和时间地点。如检查组到达时间,下塌的地点,到我们单位后的听汇报、听课、参观、开座谈会等,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并能正常开展各项工作。
(6)戴斌老师建议一定要在“事前”写好工作总结及汇报材料。一份中心突出、反映全面的汇报材料是执法检查的关键。同时要尽量运用较先进的现代信息工具汇报。比如对检查组的汇报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
(7)后戴斌老师建议注重“事后总结”,建议在总结时,既要肯定成绩和经验,也要指出缺点和教训,从而发扬成绩,吸取教训。
另外如果考生希望能提更多的点来完善自己的答案,还可以把检查工作的一些注意事项回答上去,这样其实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显示考生思维的细致性和全面性:
(1)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有不少单位为了迎接检查,东凑西拼,弄虚作假,听到的不少是吹的,看到的不少是借的,汇报是上下齐努力力争“蒙”过检查团。事实上很多检查组的成员大多是很有经验的“内部人士”,是“蒙”不过的,只不过有时碍于面子,不当场点破而矣。这样做只会给领导留下一个坏印象,常会因小失大。对于存在问题和不足,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坦诚地说明,如能制定出奋斗方向和有关的整改措施,一般来说检查组成员多是一线专业人士,一定会表示理解并客观对待的。同时,弄虚作假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让单位同事学会了说谎、欺骗,会大大削弱管理的说服力,并养成单位内“欺下蒙上”的不良习气。
(2)一定要注意对资料的收集。收集齐全,分类合理,装订规范的档案资料是工作汇报的验证,是内部管理井井有条的写照,是特色管理的展示,也是检查工作的关键。资料的内容要完整,有全面反映的也有重点反映的,有反映结果的也有反映过程的;资料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应有文字的、图片的、影印的等等;资料的摆放一定要根据检查的要求和细则标准分类整理,便于检查组领导进一步了解情况。
(3)对待检查组一定要“谦虚好学”。首先,要根据检查的内容不同和检查组领导的分工,进行统筹安排单位的陪同人员,让检查组成员对各项工作的过程都有比较完整的了解,弥补汇报的不足。同时及时记录存在的问题,并接受检查组的指导。其次,检查前动员所有的教职工,正确对待检查,做到大大方方,有礼有节,实事求是地回答检查组成员的提问,不瞒不藏,并认真听取检查组的指导意见,避免职工、领导两者者说的不一样,给人以弄虚作假之嫌。
(4)一定要注重“事后总结”。戴斌老师认为,其实检查和迎接检查都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这时的总结更具有针对性。因此总结时,既要肯定成绩和经验,也要指出缺点和教训,从而发扬成绩,吸取教训。
5.国内一些单位高薪聘请海外归国人才,而很多海外归国人才在新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不能很好适应,工作绩效不好,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面试分析:这是一道热点时事评论题,这道题目和目前上海市的市情还是很相关的。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的“成功机遇”。许多海外留学的人才都开始“回流”,纷纷返回国内需找成功的机会。而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沿基地之一的上海,是很多海外归国人才首选的“成功落脚点”。而这时候,不足之处就如题目中所描述的那样出现了。对于这道题目的解答。戴斌老师请大家先看这个现象的起因——“国内一些单位高薪聘请海外归国人才”,对此,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定性,即这个现象是好事还是坏事。戴斌老师认为是好的现象,因为从逻辑上看企业或单位对人才态度是对的,
“一些单位”愿意“高薪聘请”“海外归国人才”,从愿意“高薪聘请”这一点上就可以确定他们是重视人才的。为什么?因为企业(单位)重视的就是经济效益,口头上说什么“重视”人才实际上是比较虚的,只有“实在地”给予人才好的待遇(如高薪聘请),对人才的重视才能说真的落实到实处,因此,戴斌老师认为“国内一些单位高薪聘请海外归国人才”这个现象应该定性为“值得肯定和支持”的现象。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问题的本身了,这里主要是指“海外归国人才在新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不能很好适应,工作绩效不好”。对这个问题,我们也要分类讨论。我们先看“在新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这个短语。这里,戴斌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是否只有“海外归国人才”才会出现“在新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不能很好适应”这种情况?还是无论是“国内人才”还是“海外归国人才”都有可能出现“在新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不能很好适应”这种情况?答案是后者,即戴斌老师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与“主体”并无必然联系。这里,我们在回答这个点时就要强调“客观性”,要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把责任或问题的原因都“想象”到“海外归国人才”的“不适应本土工作”上。戴斌老师认为,这就是本道面试题目难想到的一个答题点,同时这也是一个在观点和高度上与其他面试者拉开距离的重要点。因此,戴斌老师建议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对观点的深度挖掘,以此拉开距离,以期脱颖而出。
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因为“海外归国人才”的受到“工作理念”“工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不适应国内本土企业的工作”。这一点我们也要充分地理解,毕竟每个国家的实际国情均不相同,“海外归国人才”在海外的经历固然宝贵,但并非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适用。这里就需要一个重要的政治名词的参与,那就是凡事都要强调“中国特色”。戴老师建议考生答这个点时要强调海外“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经验”等“海外归国人才”的“个人所学”无论其高超与否,都需要转变观念,让优秀的“个人所学”与实际的国情相结合,相信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很多海外归国人才在新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不能很好适应,工作绩效不好”的社会现象。
面试参考答案:首先我认为“国内一些单位高薪聘请海外归国人才”这个现象是一个好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目前国内许多企业是很重视人才的,愿意给予人才好的待遇,其实从另一个角度也减少了国内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此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而对于“很多海外归国人才在新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不能很好适应,工作绩效不好”这种现象,我觉得首先要理解,因为无论是“国内人才”还是“海外归国人才”都有可能出现“在新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不能很好适应”这种情况,因此未必是因为“海外归国人才”自身的原因而导致“工作绩效不好”.当然,这里也有很大的可能是由于“海外归国人才”自身的“不适应性”导致的问题,毕竟海外“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经验”未必完全适应我国特殊的国情。因此我认为“海外归国人才”无论其高超与否,都需要转变观念,让在海外学到的优秀的“个人所学”与我国实际的国情相结合,从而有效地防止这一不好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