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广州大部分的小升初政策是由各个区制定,因而形成了“一区一政策”的特点。例如越秀区跟海珠区的小升初政策是“电脑派位+推荐生”;荔湾区、黄埔区的小升初政策是“电脑派位+对口直升”;番禺以电脑派位为主;天河和白云最简单,都是对口直升。
除了要熟悉各区小升初政策让之外,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也是件很费心的事。所谓花多乱眼,广州的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外国语学校很多,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让孩子顺利升入一所的学校,也是很考验家长各方面能力的一件事。很多经历过小升初的家长说,小升初是一场信息战加技术战。
虽然各媒体年年都对小升初的方方面面做了很多大篇幅的报道,但每年小升初的家长都是“新人”,他们需要系统掌握广州小升初全方位的知识。下面先让大家了解各区的政策,以及解读明年新政实施后,将给孩子升学带来哪些变化。
2015年小升初政策变化详解
变革1
民校“大小联盟”瓦解
过去:至今年,民校都是通过笔试招生,广州的民校录取考试分为“大联盟考”、“小联盟考”以及“单考”三类,三类考试在同一天进行。
新政:预计明年小升初民校将全面进行面谈招生。虽然是面谈,还是会抽查学生对小升初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以口试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不用纸笔的招生方式难度并不亚于纸笔测试。
变革2
2015年起取消推荐生
过去:推荐生目前主要实施于越秀、海珠、荔湾等“老三区”,各校按照不同的比例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第一轮电脑派位,推荐往省一级中学。
新政:到2015年,按照广州市委全会文件要求,将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电脑派位和对口直升制度,推荐生将不复存在。这一变化使得越秀、荔湾、海珠等“老三区”的2000-3000名尖子生需要另寻升学路径。
变革3
特长生招生比例锐减
过去:根据《2014年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意见》,目前广州的小升初仍保留一定比例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比例达到16%。
新政:这一比例按教育部要求将锐减,教育部要求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从16%锐减到5%,这意味着有一技在身的学生将来还要拼证书的分量,而背后的关系、门路自然更是少不了。
变革4
公办初中择校的口子收紧
过去:目前广州公办初中的择校比例大概是10%。
新政:根据广州市教育局近日发布的《广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办法(征求意见稿)》,未来广州公办初中择校生比例将不断下降,到2017年,择校生的比例只占到全部生源的5%。
对于好一点的公办初中而言,5%的择校生名额估计给关系户都不够,因此未来小升初想走择校这条路,除了看成绩等各种“软件”外,关系这一“硬件”的作用将更大。公办学校择校考可能会继续存在,但预计会有更多的包装,也将更加隐蔽。
除了要熟悉各区小升初政策让之外,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也是件很费心的事。所谓花多乱眼,广州的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外国语学校很多,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让孩子顺利升入一所的学校,也是很考验家长各方面能力的一件事。很多经历过小升初的家长说,小升初是一场信息战加技术战。
虽然各媒体年年都对小升初的方方面面做了很多大篇幅的报道,但每年小升初的家长都是“新人”,他们需要系统掌握广州小升初全方位的知识。下面先让大家了解各区的政策,以及解读明年新政实施后,将给孩子升学带来哪些变化。
2015年小升初政策变化详解
变革1
民校“大小联盟”瓦解
过去:至今年,民校都是通过笔试招生,广州的民校录取考试分为“大联盟考”、“小联盟考”以及“单考”三类,三类考试在同一天进行。
新政:预计明年小升初民校将全面进行面谈招生。虽然是面谈,还是会抽查学生对小升初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以口试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不用纸笔的招生方式难度并不亚于纸笔测试。
变革2
2015年起取消推荐生
过去:推荐生目前主要实施于越秀、海珠、荔湾等“老三区”,各校按照不同的比例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第一轮电脑派位,推荐往省一级中学。
新政:到2015年,按照广州市委全会文件要求,将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电脑派位和对口直升制度,推荐生将不复存在。这一变化使得越秀、荔湾、海珠等“老三区”的2000-3000名尖子生需要另寻升学路径。
变革3
特长生招生比例锐减
过去:根据《2014年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意见》,目前广州的小升初仍保留一定比例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比例达到16%。
新政:这一比例按教育部要求将锐减,教育部要求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从16%锐减到5%,这意味着有一技在身的学生将来还要拼证书的分量,而背后的关系、门路自然更是少不了。
变革4
公办初中择校的口子收紧
过去:目前广州公办初中的择校比例大概是10%。
新政:根据广州市教育局近日发布的《广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办法(征求意见稿)》,未来广州公办初中择校生比例将不断下降,到2017年,择校生的比例只占到全部生源的5%。
对于好一点的公办初中而言,5%的择校生名额估计给关系户都不够,因此未来小升初想走择校这条路,除了看成绩等各种“软件”外,关系这一“硬件”的作用将更大。公办学校择校考可能会继续存在,但预计会有更多的包装,也将更加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