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希望子女留桂高考
刘女士关注“异地高考”的信息已经有几年,在女儿高三的时候,她终于等来了“异地高考”破冰。2006年,因为公司在广西凭祥设立分公司,刘女士及丈夫作为外派人员,来到广西。2007年,刘女士等女儿在武汉读完小学,把她接到凭祥读初一。
刘女士表示,最初把女儿接过来,是考虑到外公外婆年纪大了,不想增加老人负担,并且当时正是女儿成长的关键时期,不带在身边担心孩子走错路。但到了高中后,却是想送回去读也不太可能了。两地教材不一样,加上湖北高考早已经自主命题,女儿回去读书肯定“会吃亏”。今年刘女士一家回武汉过年,她的女儿与小学同学联系,让同学把试卷带出来一比较,女儿回到家就哭了,说如果到武汉参加高考,她连三本都难考上。刘女士听了很难过,女儿在学校成绩属于中等偏上,要是留在广西高考,考个二本学校还是有希望的,刘女士盼望广西能尽快制定“异地高考”政策。
与刘女士一样,颜女士也一直在网上关注着“异地高考”的政策。颜女士一家从湖南来南宁生活已经有十多年,女儿在南宁念的幼儿园、小学,如今已经读初二,颜女士也不得不提早考虑女儿高中在哪里读的问题,“湖南与广西的教材差别很大,要是不能留在广西高考,只能让女儿回湖南读初三并参加中考”,让颜女士为难的是,“孩子的同学都在这边,不愿意回老家读书”。因此,颜女士也希望广西的“异地高考”政策,“准入”条件能尽快明朗化。
俞女士的儿子今年才小学五年级,但全家也已经开始操心孩子到哪读初中有利于高考的问题。2010年,俞女士一家从浙江来到南宁做生意,如果不能在广西参加高考,他们准备在儿子六年级时,就让他转回浙江读书。“担心回去太晚,比拼不过当地的学生”。打拼两年,俞女士有了固定的客户群,虽然不愿意放弃好不容易打下的一片“江山”,但为了孩子,他们也只好回家“陪读”。
据了解,南宁从六七年前就开始提出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但义务教育后,这部分孩子还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高考。以往,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异地读完小学、初中后,为了高考,不得不离开他们熟悉的城市,回到户籍所在地就学。因此,“异地高考”破冰对他们而言,无疑是福音。
“异地高考”设定准入门槛
虽然要在今年年底前,各地才会因地制宜出台具体政策,但9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袁贵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出教育部门在“异地高考”问题上,持有的“准入”态度,这也让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备感压力。“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交了各种保险,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在南宁工作12年的王先生表示,他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至今没钱买房,而大部分在南宁打工的人来说,更不可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没想到在“异地高考”的问题上,也要开始“拼爹”。
在南宁做生意的刘先生也表示,像他这样没有固定工作的流动人口大有人在,只要孩子有广西的多年学籍,不应该对家长条件提出诸多要求。
相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不少本地户籍的家长则认为很有必要设定“门槛”。齐先生的儿子今年高三,一个多月前,与记者谈起“异地高考”政策时,他曾满脸愁容,担心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西高考,会瓜分本地生的高考蛋糕。但看了9月6日教育部的答复,他认为虽然“异地高考”的闸口已经放开,但好在不是一次性放开。
高中资源承受能力将面临考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高三家长,廖先生对今年即将实施的“异地高考”政策喜忧参半。从理智上说,他很清楚,“异地高考”是一项有益于打破教育地域特权的改革,体现了教育公平与政府的包容性,但另一方面,他也担心“闸口”一打开,会引发新一轮“高考移民”。广西的教育水平,处于全国的中下水平,如果政府没有相配套的严格的学籍审查制度,自然会出现虚假转学空挂学籍的现象。
虽然“异地高考”还没开始实行,不少高中的校长们,已经敏感地预见到,这一政策将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开放‘异地高考’后,高中将面临巨大压力”,南宁一所示范性高中相关责任人介绍,目前该校外省的学生不到学校生源的2%,但开放“异地高考”后,将会有更多外省的孩子选择留在南宁读初中、高中。
南宁市教育局公布的一项资料显示,2010年,全市公办中小学吸纳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超过5.2万人,其中小学超过3.9万人,初中约为1.3万人。近年来,南宁在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压力逐年增大,有些初中一个班的人数达到70多人。目前,南宁大部分高中,每个班的人数已经超过50人,如果大量外省的学生涌入,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高中教育资源,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中校长们认为,满足哪些条件的学生可以异地参加高考,要有可操作性,并且要写得明明白白。有校长举例,对外派家长来说,在广西工作多年即将调走,但此时对方的小孩已经在广西读了两年半高中,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该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