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陕西基层政法干警考试笔试成绩10月9日公布,面试名单及复审时间面试公告随后就会公布,请考生朋友随时关注陕西人事考试网及陕西人民政府网站,或者在陕西华图预约查询,华图会第一时间短信通知您。预约请进:2011年陕西政法干警考试笔试成绩查询系统
都说哈尔滨洋气,是“东方小巴黎”。殊不知,这个北方都市乡土气息也很浓郁。
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哈尔滨市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5%,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一半以上,农业增加值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
正如东方神韵与欧陆风情在这里交汇互渗、交相辉映,“大城市”与“大农业”也在这里交汇碰撞、交融互进,城市服务业“下乡”即是生动注解。
抓住当前影响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哈尔滨通过“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市场牵动”创新推进城市服务业下乡,以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突破口,提高农业集约化、组织化水平,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政府推动:城市金融资本跳进“农门”
哈尔滨市阿城区阿什河街民合村黄土岗屯是远近闻名的“笤帚屯”,全屯520家农户有近九成利用冬闲扎笤帚。原先,该屯仅有20户农民从事家庭式笤帚加工,收入贴补生计。后来,村里成立了笤帚协会,但因资金困难,始终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小作坊生产。
“他们开车跑了好几百里,给我们送贷款。”当地笤帚协会会长尹忠臣说,是哈尔滨银行惠农贷款帮了大忙。
作为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哈尔滨银行2005年正式在阿城区开办农户贷款业务,并与“笤帚屯”建立了联系。在哈尔滨银行副行长张滨看来,这是个“双赢”的选择,“作为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我们虽守着哈尔滨这个大本营,但城市业务的拓展依然面临激烈竞争。2004年起,我行大力实施‘中小战略’,把资产业务重点转移到包括农户类贷款在内的小额信贷上来,闯出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农业贷款风险大、回报低,金融机构通常缺乏积极性,‘非农化’、‘城市化’特征十分明显。农村金融服务薄弱问题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勇坚去年专程赴哈尔滨调研农业服务问题,他认为,以金融资本为核心,大力推动资本下乡是服务下乡的关键一环。
在政府建立的担保体系配合下,市政府控股的哈尔滨银行成为全国开展农户贷款业务早、涉及范围广的城市商业银行。2005年11月,哈尔滨银行向“笤帚屯”发放了“五户联保”信用贷款100笔700余万元,用于笤帚协会会员购买笤帚加工机械和原料,大大提高了笤帚协会的生产力。此后的6年时间里,哈尔滨银行累计为“笤帚屯”投放贷款2400余万元,无一笔不良贷款。
每年到村放贷收贷的时候,哈尔滨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要拿着照相机,农户与信贷员在其门前合张影。“农村的房子样式差不多,农户也是以往不熟悉的客户,我们才想出这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张滨说,与对城市里大型项目贷款不同,农村业务更像“捡黄豆”。
“做好农贷业务要一个豆一个豆地捡,捡哈腰,这对农贷业务员是个挑战:既要适度授信,控制风险,还要贴近农民,通过扩大服务面来获得收益。”张滨说,“一方面是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一方面是银行要优质的客户,我们通过寻找差异化的市场,提供特色化的服务,实现了双赢。”
截至目前,仅哈尔滨银行一家就投放涉农贷款341亿元,90万农户因此受益,业务覆盖哈尔滨市的185个乡镇,1698个村屯。
龙头带动:好马不再卖个驴价钱
郭喜荣今年49岁,是哈尔滨五常市民乐乡美裕新村的稻农,承包了6垧多地。
“2007年以前,我们这里的大米每斤1.2元。韩总吃了我们这儿的大米后,感觉是‘好马卖个驴价钱’。为了让好大米卖出好价钱,从2007年起,他投资成立了中良美裕米业公司,带领大伙走上了卖品牌的路。”站在自家“别墅”前,郭喜荣兴致勃勃地与记者唠起嗑来。
老郭说的韩总是中良美裕有机谷物制品(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建华。公司总部设在北京。2007年开始,该公司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在五常市民乐乡建设了两栋共3700平方米的有机水稻低温恒温储存库和400平方米的糙米生产车间,性仓储能力达1万吨。同时,引入科技、营销、物流配送、品牌运作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机构。
“中良美裕聘请了稻米专家,每年育苗时给大伙开培训班,田间管理时,几位专家几乎每天都在屯子里转,看看哪家的稻子有问题,就地指导解决。”郭喜荣说。
城市服务提供商的专业服务,把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家庭经营中,推进了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
“五常大米已经成为我们母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利润连年增加。我们的大米便宜的每斤19.8元,高端产品虽然每斤56元,但在北京、上海等地仍供不应求。”中良美裕总经理任占东说,“农产品品牌化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让我们企业获取收益的同时,也让当地农民尝到了甜头。以前他们每垧地每年收入几千元,现在种‘五常大米’,每垧地不管打多打少,固定收入3.3万元,纯利润达1.3万元。”
从“优质大豆之乡”到“优质专用玉米主产区”,哈尔滨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形成与扩张,需要在农业流通方式、科技推广、品牌营销、质量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始终无法解决技术信息通达农村‘后一公里’的问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新型市场主体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能力逐渐显现,政府对此要帮一把推一把。”五常市委书记姚志波说。
近年来,哈尔滨市推进校企合作、场县共建,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目前,该市龙头企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研发新产品128个,新产品研发投入5016万元,建研发中心15个。各类大专院校与龙头企业联合创办科技培训基地,每年为在校学员提供实习岗位150余个,培训企业管理和科技人员1000余人次。
市场牵动:让城市服务业“入乡生根”
“一家一户没出路,大伙‘抱团’能致富;合作社是‘擎天柱’,带咱走上富裕路。”这是哈尔滨市呼兰区大用镇一带的新民谣。
2003年3月,作为黑龙江省首批试点组建的农机合作社,呼兰区大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前身——大用农机合作社正式成立。创办之初,“小地块大机械,无法发挥优势”成了困扰合作社发展的一大难题。
“农民每户只有几条垄,大型机械无法连片作业,农机作业空负荷运转过多,作业成本高,入不敷出。土地经营规模小,运行机制不灵活,使农机合作社无法正常运转。”哈尔滨大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永明说。
近年来,哈尔滨市在各区县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中心等土地经营权交易服务机构,为土地经营权交易提供登记、评估、交易、信息发布等方面的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试点,促进农村土地向合作社集中。推广农民自发组织专业合作社的典型经验,进一步探索“土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收益靠分红”的土地经营模式,促进土地集中开发和适度规模经营。
“原本松散的农户经营满足于现状,对科技、信息、物流等专业化服务需求意愿不强,哈尔滨通过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组建多种样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购买专业化服务,形成农村、农业对专业化服务的‘拉力’,创造对城市服务业的需求,终形成从城市服务业‘下乡’到‘入乡生根’的良好态势。”李勇坚说。
“经过几年的发展,大用农机合作社日益壮大,流转经营土地达到4.5万亩,拥有大型农机94台(套),辐射带动农户1630个,人均收入8200元。”林永明说,“现在合作社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农民有了自己的绿色食品标识、专业的产品品牌,稳定的市场和订单化生产让咱们种粮心里更有底了。”
截至2010年,哈尔滨市具有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8个,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达到6.8万人(户),年实现经营收入10.6亿元。
都说哈尔滨洋气,是“东方小巴黎”。殊不知,这个北方都市乡土气息也很浓郁。
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哈尔滨市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5%,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一半以上,农业增加值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
正如东方神韵与欧陆风情在这里交汇互渗、交相辉映,“大城市”与“大农业”也在这里交汇碰撞、交融互进,城市服务业“下乡”即是生动注解。
抓住当前影响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哈尔滨通过“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市场牵动”创新推进城市服务业下乡,以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突破口,提高农业集约化、组织化水平,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政府推动:城市金融资本跳进“农门”
哈尔滨市阿城区阿什河街民合村黄土岗屯是远近闻名的“笤帚屯”,全屯520家农户有近九成利用冬闲扎笤帚。原先,该屯仅有20户农民从事家庭式笤帚加工,收入贴补生计。后来,村里成立了笤帚协会,但因资金困难,始终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小作坊生产。
“他们开车跑了好几百里,给我们送贷款。”当地笤帚协会会长尹忠臣说,是哈尔滨银行惠农贷款帮了大忙。
作为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哈尔滨银行2005年正式在阿城区开办农户贷款业务,并与“笤帚屯”建立了联系。在哈尔滨银行副行长张滨看来,这是个“双赢”的选择,“作为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我们虽守着哈尔滨这个大本营,但城市业务的拓展依然面临激烈竞争。2004年起,我行大力实施‘中小战略’,把资产业务重点转移到包括农户类贷款在内的小额信贷上来,闯出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农业贷款风险大、回报低,金融机构通常缺乏积极性,‘非农化’、‘城市化’特征十分明显。农村金融服务薄弱问题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勇坚去年专程赴哈尔滨调研农业服务问题,他认为,以金融资本为核心,大力推动资本下乡是服务下乡的关键一环。
在政府建立的担保体系配合下,市政府控股的哈尔滨银行成为全国开展农户贷款业务早、涉及范围广的城市商业银行。2005年11月,哈尔滨银行向“笤帚屯”发放了“五户联保”信用贷款100笔700余万元,用于笤帚协会会员购买笤帚加工机械和原料,大大提高了笤帚协会的生产力。此后的6年时间里,哈尔滨银行累计为“笤帚屯”投放贷款2400余万元,无一笔不良贷款。
每年到村放贷收贷的时候,哈尔滨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要拿着照相机,农户与信贷员在其门前合张影。“农村的房子样式差不多,农户也是以往不熟悉的客户,我们才想出这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张滨说,与对城市里大型项目贷款不同,农村业务更像“捡黄豆”。
“做好农贷业务要一个豆一个豆地捡,捡哈腰,这对农贷业务员是个挑战:既要适度授信,控制风险,还要贴近农民,通过扩大服务面来获得收益。”张滨说,“一方面是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一方面是银行要优质的客户,我们通过寻找差异化的市场,提供特色化的服务,实现了双赢。”
截至目前,仅哈尔滨银行一家就投放涉农贷款341亿元,90万农户因此受益,业务覆盖哈尔滨市的185个乡镇,1698个村屯。
龙头带动:好马不再卖个驴价钱
郭喜荣今年49岁,是哈尔滨五常市民乐乡美裕新村的稻农,承包了6垧多地。
“2007年以前,我们这里的大米每斤1.2元。韩总吃了我们这儿的大米后,感觉是‘好马卖个驴价钱’。为了让好大米卖出好价钱,从2007年起,他投资成立了中良美裕米业公司,带领大伙走上了卖品牌的路。”站在自家“别墅”前,郭喜荣兴致勃勃地与记者唠起嗑来。
老郭说的韩总是中良美裕有机谷物制品(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建华。公司总部设在北京。2007年开始,该公司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在五常市民乐乡建设了两栋共3700平方米的有机水稻低温恒温储存库和400平方米的糙米生产车间,性仓储能力达1万吨。同时,引入科技、营销、物流配送、品牌运作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机构。
“中良美裕聘请了稻米专家,每年育苗时给大伙开培训班,田间管理时,几位专家几乎每天都在屯子里转,看看哪家的稻子有问题,就地指导解决。”郭喜荣说。
城市服务提供商的专业服务,把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家庭经营中,推进了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
“五常大米已经成为我们母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利润连年增加。我们的大米便宜的每斤19.8元,高端产品虽然每斤56元,但在北京、上海等地仍供不应求。”中良美裕总经理任占东说,“农产品品牌化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让我们企业获取收益的同时,也让当地农民尝到了甜头。以前他们每垧地每年收入几千元,现在种‘五常大米’,每垧地不管打多打少,固定收入3.3万元,纯利润达1.3万元。”
从“优质大豆之乡”到“优质专用玉米主产区”,哈尔滨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形成与扩张,需要在农业流通方式、科技推广、品牌营销、质量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始终无法解决技术信息通达农村‘后一公里’的问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新型市场主体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能力逐渐显现,政府对此要帮一把推一把。”五常市委书记姚志波说。
近年来,哈尔滨市推进校企合作、场县共建,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目前,该市龙头企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研发新产品128个,新产品研发投入5016万元,建研发中心15个。各类大专院校与龙头企业联合创办科技培训基地,每年为在校学员提供实习岗位150余个,培训企业管理和科技人员1000余人次。
市场牵动:让城市服务业“入乡生根”
“一家一户没出路,大伙‘抱团’能致富;合作社是‘擎天柱’,带咱走上富裕路。”这是哈尔滨市呼兰区大用镇一带的新民谣。
2003年3月,作为黑龙江省首批试点组建的农机合作社,呼兰区大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前身——大用农机合作社正式成立。创办之初,“小地块大机械,无法发挥优势”成了困扰合作社发展的一大难题。
“农民每户只有几条垄,大型机械无法连片作业,农机作业空负荷运转过多,作业成本高,入不敷出。土地经营规模小,运行机制不灵活,使农机合作社无法正常运转。”哈尔滨大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永明说。
近年来,哈尔滨市在各区县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中心等土地经营权交易服务机构,为土地经营权交易提供登记、评估、交易、信息发布等方面的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试点,促进农村土地向合作社集中。推广农民自发组织专业合作社的典型经验,进一步探索“土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收益靠分红”的土地经营模式,促进土地集中开发和适度规模经营。
“原本松散的农户经营满足于现状,对科技、信息、物流等专业化服务需求意愿不强,哈尔滨通过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组建多种样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购买专业化服务,形成农村、农业对专业化服务的‘拉力’,创造对城市服务业的需求,终形成从城市服务业‘下乡’到‘入乡生根’的良好态势。”李勇坚说。
“经过几年的发展,大用农机合作社日益壮大,流转经营土地达到4.5万亩,拥有大型农机94台(套),辐射带动农户1630个,人均收入8200元。”林永明说,“现在合作社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农民有了自己的绿色食品标识、专业的产品品牌,稳定的市场和订单化生产让咱们种粮心里更有底了。”
截至2010年,哈尔滨市具有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8个,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达到6.8万人(户),年实现经营收入1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