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复试备考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制度
2.虚拟资本
3. 创造性毁灭
4.约翰穆勒
二、问答题:
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2.述配第的地租学说。
3.试评价斯密劳动价值论。
4.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5.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6.论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7.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可以用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来解释。
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9.试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复试备考试题一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制度
答:经济制度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行为规范。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反映着社会经济本质的特征。在生产关系诸要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核心与基础,它决定着某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
经济制度有以下几个层次和几个方面的含义。(1)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人类社会共有五种社会经济制度,即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制度。(2)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个社会中生产关系的主要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3)经济制度亦可指生产关系的具体存在与实现形式,即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4)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经济制度的总和,可称为“经济体制”。按照资源配置方式来看,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5)经济制度还可指在一定的经济活动范围内或一定的经济组织内所规定或形成的种种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
2.虚拟资本
答:虚拟资本是以各种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够给其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另一种是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任何价值,而是对未来收入的一种索取权凭证。它是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实际资本的纸质复制品,是虚拟的一种资本形式。虚拟资本的买卖价格不是依据其票面值,而是根据其预期收入来确定的。计算公式为:虚拟资本价格=预期收益/平均利率。虚拟资本的价格与其预期收益成正比,与平均利率成反比,而与实际资本的价值变动无直接关系。
虚拟资本和信用密切相关,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影响着信用,特别是银行信用本身。货币的虚拟化是信用制度产生的前提;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生产的基础,虚拟资本的进一步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
3. 创造性毁灭
答:创造性毁灭是指由于创新而带来的不断地从经济体系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过程,即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这一概念是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他用这一概念来描述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过程。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变动的形式或方法,它不仅从来不是、而且也永远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开动和保持资本主义发动机运动的根本推动力,来自资本主义企业创造的新消费品、新生产方法或运输方法、新市场、新产业组织形式。这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
4.约翰。穆勒:
穆勒是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原则归结为生产成本论,而将劳动和资本均包括在成本内;他承认资本利润是对劳动所创造价值的扣除,又接受西尼尔的忍欲说,认为利润是对资本家忍欲和牺牲的报酬;他承认资本主义分配制度造成贫富差别,又依据马尔萨斯人口论,接受工资基金说,将劳动者工资水平归结为低生活费用并认为它受制于劳动者人数本身;他还沿袭了其父和萨伊先后提出的经济学三分法和四分法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以之构筑了他的整个经济学框架;他秉承李嘉图基于人口增长迫使向劣等土地扩大耕种从而使粮价上涨的逻辑,指出在地主阶级随之富裕的同时,劳动工资势必也要上涨,从而造成资本利润率下降,并承认在原理上有利润下降到迫使资本停止积累之可能。但与李嘉图对此可能的停滞状态所持悲观态度不同,他采取欢迎的态度。在他看来,在英国这样的发达社会中,与其不计后果地进一步追求发展生产力和积累财富,不如进行更佳的分配,把人的能量从对财富的追求中解放出来转向更有价值的方面,实行更平等的分配。这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空想。
二、问答题:
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1)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货币(即金银),货币就是财富。
(2)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即商业中。
(3)重商主义认为,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会真
正增加一国的财富。
(4)重商主义认为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
(5)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保护国
内有利于增加金银货币的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的有利发展。
2.试述配第的地租学说。
答:地租学说试配第分配论的中心问题。配第在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工资理论的基础上考察地租,地租实际上被看作剩余价值的一半形态。因此,配第的地租理论也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
(1)在探讨地租的性质和源泉时,配第是以他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正确规定为出发点的。配第把地租归结为农业工人生产的全部剩余产品,即全部农产品中扣除工资和种子等生产费用以后余下的由剩余劳动体现的剩余产品。总收获物=种子+工资+地租,地租实际上是全部剩余产品。
(2)配第不仅对剩余价值的性质和源泉有了正确的理解,而且还第提出了剩余价值与工资的对立关系。他在《政治算术》中把总收获物的价值分成了工资和地租两部分。工资与地租是互相对立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这也是他客观性和科学性的一面。
(3)配第还考察了级差地租问题,提出了有关级差地租的初概念。他分析了由于土地位置距离市场远近不同、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第一形态,也考察了同一土地由于连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引起的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
(4)配第的地租理论中,只是在地租这个特殊的形式上考察了剩余价值,而没有对剩余价值得更一般的形式即产业利润加以考察。同时,有时他还混同了作为剩余价值的地租和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剩余产品。
3.试评价斯密劳动价值论
答:斯密的价值理论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价值理论的早的系统论述,是其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
他的价值理论的任务是要解决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其基本内容包括价值涵义、价值尺度、价值构成和价值规律这样四个方面。
在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进行分析时,正确地指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决定因素。但是,由于他并不了解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不了解商品的二重性及其本质,因而又错误地认为甚至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会有交换价值,并导致他完全抛开使用价值而只从交换价值来考虑商品。此外,斯密所说的交换价值,有时是指交换价值,有时又指价值,这就混淆了价值和价值的表现形式。
斯密着重研究的是交换价值。关于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他肯定地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即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并认为这个劳动是指一般社会劳动。他还指出,商品的价值量是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的,并进而区分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把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来计算价值量。这样,斯密就不仅把价值的真实基础归结为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而且把价值量归结为商品内部所凝结的劳动量。这就为劳动决定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斯密在研究中意识到耗费劳动决定价值同购买劳动决定价值之间存在着矛盾,二者的量不相等。但是,由于他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不能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资本与劳动相交换,因此他认为劳动决定价值的规律只适用于简单商品生产,不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故而放弃了劳动价值论,转变为收入构成价值论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观点是错误的。它混淆了价值生产和价值分配、价值决定和价值增殖、普通商品和作为资本(可变资本)同劳动相交换的商品、商品价值和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收入和生产费用。他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发展到生产费用决定价值,为以后庸俗经济学的生产费用论敞开了方便之门。
但是,无论如何,斯密是经济思想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劳动价值论,并以之为基础展开其经济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他首次宣称任何生产部门的生产劳动都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克服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偏见,真正从生产关系上来认识和研究价值理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答:(1)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在现代经济中,人们对于知识、信息和高科技的运用过程中形成了高科技劳动,这种高科技劳动作为生产劳动不但参与价值的创造,而且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①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和市场竞争中具有决定盈亏的重要作用。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商品交换是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进行,价值量则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非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这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因此,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极为重视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而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则要通过提高劳动的科技含量来决定。
②科学技术对于商品生产者取得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般说来,商品生产者为取得竞争优势都会力争率先使用高科技劳动。
③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终对商品价值创造产生影响。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一方面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能够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人员的高科技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科学技术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新价值只能由活劳动所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新价值。
(2)管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管理劳动也创造价值。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管理劳动是整个生产劳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管理劳动首先是一种具体劳动,因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可见,管理劳动是一种与生产使用价值有直接关系的有用劳动。管理劳动又是一种抽象劳动,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劳动者一道作为生产过程的人力要素,利用物化劳动因素,生产出物质产品,并使自己的劳动凝结于新商品之中,它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当然也和实际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一样,形成必要劳动时间的一部分,构成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人员的劳动一起形成新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由于管理劳动是一种复杂的高智力劳动,因此,它在商品新价值形成中的贡献是多倍的简单劳动的贡献。
5.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答:(1)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①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全部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相应的三个部分,使它们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种职能形式上,各自执行其相应的职能。否则,就不能做到三种循环形式的相互交错和相互衔接,资本的循环运动就会发生停顿。
②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循环中须各自相继地经历三个阶段并相应转换为其他职能形式,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并且各自的职能形式的转换过程能够前后衔接、相互更替,即不仅要求货币资本要不断转化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要不断转化为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要不断转化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而且还要求三种职能形式的相互转换在时间上能够前后紧密地衔接。其中任何一种职能形式的资本不能及时转化为其他职能形式,就会造成循杯过程的中断。
产业资本的三种资本职能形式在循环中的并存及其相互继起,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并存是继起得以形成的前提,没有并存,就不可能有不同职能形式各自的循环,也就不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继起;继起是并存得以维持的保证,没有继起,资本职能形式的转换到了某一阶段就停滞下来,不同职能形式的并存就不会存在下去。
(2)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①资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反映了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周转所需的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反之则越快。周转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所构成。
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处于生产领域中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劳动过程的正常中断时间、生产要素的储备时间,在这三部分时间中,劳动时间是生产时间中重要的部分。要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劳动时间;另一方面,也要尽量缩短非劳动时间,如减少储备时间、自然力作用时间和停工时间。
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处于流通领域中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影响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供求状况、生产企业与市场距离的远近,以及交通运输和信息条件等。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就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改进运输工具。
②生产资本的构成
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比例不变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加快,则预付总资本周转也加快;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不变时,固定资本比重越大,总资本周转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总周转越快。这是因为,固定资本价值是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分批转移,并逐渐地分批加以回收;流动资本价值是在一个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并通过产品出售而全部回收。相应地,两者的物质形态的更新方式也不同,固定资本在其跨越多个生产周期的较长的有效使用期内可不必更新;流动资本则需在每一生产周期开始前都得到及时更新。所以,固定资本是预付量大,且分批转移,因而价值回收较为缓慢,周转期长:流动资本是预付,全部回收其价值,因而价值回收期短,周转期短。
6.论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答: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结合形成更大的资本。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这是因为:
(1)同一部门中的不同企业的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同一部门中的企业必然产生分化:那些技术先进、劳动者素质高、管理先进的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强,必然不断壮大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市场份额;而那些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较差的企业则会缩小生产经营规模,或者停产直至退出市场。其结果是在客观上造成了生产和资本向优势企业的集中。
(2)不同部门企业间的竞争也会引起和扩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不同产业企业间的竞争,一是争夺有利的投资领域,表现为企业在不同部门的进入和退出;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多角化引起的产业融合及产品替代程度的提高。由于现实中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有障碍的,为了超越进入壁垒,弱化退出壁垒,减少沉没成本,不同部门企业争夺有利的投资领域的竞争越来越主要采取组建集团企业、实现跨行业多角化经营的方式来实现,从而导致规模巨大、经营多角化的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3)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了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机器大工业体系确立后,生产率得到了成百上千倍的提高,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为生产、资本向技术先进企业的集中创造了基本条件。
(4)信用和股份公司是竞争引起的生产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如果说技术进步及经济技术方面的合理性为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既提供了必要条件,也提出了客观的要求的话,信用制度、股份公司则为生产,资本集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7.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可以用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来解释。
答: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可以用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来解释,具体原因如下:
(1)由于工作日的界限和无产阶级为缩短工作日的斗争,使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行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他们便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想方设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只有改变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为相对剩余价值。例如:原来工作日为1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如果工作日长度12小时不变,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则增加为8小时,剩余价值率就会由100%提高为200%。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而劳动力价值又是劳动者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价值变动就会使劳动力价值变动,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也会随之变动。在工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中,还包含着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这类生产资料的价值变动,也会影响劳动力价值和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由于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关,只要同劳动力再生产相关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力价值就会降低,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相应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就会相对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单个资本家提高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般不能降低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价值,使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但是,单个资本家提高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4)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来实现的。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直接目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其社会结果。单个资本家不能长久保持住超额剩余价值。因为,其他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剩余价值也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后,商品社会价值就会降低,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会消失。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与生产工人生活资料相关的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整个社会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8.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它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资本主发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再生升周期的决定阶段,既是前一周期的终结,又是新周期的起点。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商品大量积压,市场盈溢,物价猛跌;工厂、商店和银行大量破产倒闭;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现金奇缺,利息率上升,有价证券行市暴跌;失业人数剧增,实际工资下降,劳动大众生活恶化,整个社会陷入混乱和恐慌之中。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原因主要有:
①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从一般意义上说,只要存在私有制和商品生产,就有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为,货币出现之后,商品交换的公式由直接的物物交换即W—W转变为了W—G—W,流通过程就有出现中断的可能性。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货币就不仅表现为流通手段,而且具有了支付手段的职能。信用的出现使危机出现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价值的增殖是生产和交换的惟一目的,而使用价值则仅仅成了价值增殖的一种手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这个根本特征必然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严重冲突。
②对于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与竞争的外在压力相对结合,使生产具有了无限扩大的趋势,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生产的不断扩大和使用价值的大量增加,需要社会购买力的相应增加作为保证,没有社会需要的相应增加,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会中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雇佣工人既是生产者,又是自主的消费者。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这种双重地位,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矛盾——每个资本家在自己的工厂内部剥削工人越成功,对总体资本家而言,其商品实现越是困难,资本积累的发展使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工人阶级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份额相对资本家阶级在不断缩小,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的能力的增长。
生产和需要的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导致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又是这一矛盾得以强制性地缓解的方式。
9.试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机制。
答:(1)市场机制的构成
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机制叫做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机理。市场机制的构成如下:
①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基础的机制。市场价格除决定于价值之外,还受市场供求的影响。价格水平的变化,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动。价格与供求构成市场机制中的一组联动关系,而这种联动关系的实现,又必须以市场竞争为条件。所以,从这样的意义上,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可以归结为价格机制的作用。价格机制作为供求的调节器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引导并调节消费的方向与结构、调节社会物质利益合理分配。
②供求机制
供求机制是与价格机制紧密联系、共同发生作用的机制。就供求机制的实质来说,供求机制反映了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首先,供求影响价格。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超过了当时的社会需求,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不为社会所承认,因此这些商品必然要以低于它们市场价值的价格出售;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结果就相反。这个道理从需求方面来说也是一样的。其次,价格也能反过来影响供求。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按照和该商品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价格下降需求就增加;价格提高需求就减少。商品供给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相反,它按照和价格相同的方向变动,价格提高则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则供给减少。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市场价格的涨落,而市场价格的涨落,又刺激供给和需求的增减。
③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又一个重要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在适应市场和提高效率上展开竞争,努力提高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由此便推动整个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的不断提高。
④风险机制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面临着盈利、亏损、破产的可能性,都必须承担相应的利益风险。企业一旦有了利益的风险,也就有了千方百计生产适销对路、价廉物美商品的动力。因此,风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市场机制。只有在市场机制充分作用的前提下,各经济主体才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按照市场需要安排经营活动。
(2)市场机制的优点
①充分发挥利益杠杆对经济活动的巨大推动作用,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努力改进技术,降低劳动消耗,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实现优胜劣汰;②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功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经济活动各方面的协调和平衡;③发挥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势,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和均衡。但是,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事后性和盲目性。为了克服市场机制的失效和失灵,政府必须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防止和克服各种失衡现象,保征经济正常运行和持续协调发展。
(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灵活运用两种调节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应切实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并使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真正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只要能够正确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一定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充满活力又协调稳定地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复试备考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
1. 产权
2.流动资本
3. 二元经济
4.马尔萨斯人口论
二、问答题
1.“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2.李嘉图的国际贸易和分工学说。
3.简述马歇尔理论体系的特点。
4.综合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原理谈谈我国大中型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
5.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生产的新特点。
6.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国家有什么影响?
7.运用劳动价值理论说明高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8.分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危害和解决方法。
9.试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影响及政府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治经济学复试备考试题二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产权
答: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产权等。
产权具有两个基本的权能:(1)收益分享权能,即分享财产营运所带来的部分收益的权利。只有通过分享财产经营收益才能证明产权的经济存在,而且产权的经济意义也就在于收益。(2)收益支配权能,即在合法范围内,产权主体不受任何干扰,自主支配财产的权利,特别是对收益的支配权利。
产权的基本特征是:(1)产权主体具有经济实体性。作为经济实体一般必须具有这样三个特征:①必须有一定的财产作为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前提,这项财产在法定的终归属上并不一定必须为该实体所有;②必须直接参加社会再生产活动;③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参与社会营利性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大化。(2)产权运动具有独立性。即产权一经确定,产权主体就可以在合法范围内自主地运用,以谋求自身利益的大化,而不受同一财产上其他财产主体的随意干扰。一个主体可以拥有多项产权,但一项特定产权只能归属一个主体。(3)产权体系具有可分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产的价值形态运动与使用价值形态运动因信用制度等的发展而分离,不同的主体以财产不同形态的运动为控制对象,使得单一的财产所有权分离开来,并落在不同的产权主体手中。
2.流动资本
答: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二者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周转方式不同。流动资本的特点是,在生产过程开始时性投入,其价值随产品的销售性全部收回。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在生产过程中性全部耗费掉,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从新产品的销售收入中全部收回,在下一个生产过程开始时重新投入。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是性支付。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这一部分价值,随商品销售性全部收回。
3. 二元经济
答: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形成的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在发展中人口大国还要加上人口数量压力和人均资源占有量约束)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同时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和部门:一种是以传统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收入只能维持劳动者低生活水平的乡村农业部门;另一种是以现代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也相应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必然出现的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在促进二元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的现代经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4.马尔萨斯人口论
答: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更为强大,并断言人口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长,而生活资料则以算术级数率增长。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时,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因此要限制人口增长,使二者保持平衡。他把自己的人口理论归为3个命题 :①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②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显著的抑制。③这些抑制全部归纳为道德节制、贫困和罪恶。他认为这 3点是支配人类命运的“ 人口自然规律 ”的基本内容。马尔萨斯根据上述基本观点引申出几点结论:①贫困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②只有私有制才能消除人口的过快增长。③工人的工资受人口规律的支配,工资水平随人口的增减而变动。④济贫法促使人口增长。以上结论充分体现了马尔萨斯人口论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本质。该理论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认为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食物生产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赶不上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人口需要,并认为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错误在于抛开了社会制度,抽象地从生物属性和脱离现实的假设来说明人口规律。
二、问答题
1.“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答:“萨伊定律”涉及萨伊销售论(实现论)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是指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市场上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总会趋向于相等和均衡。
其内容要点有三个:
(1)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会使商品生产达到供求平衡。
(2)利率能自动调节消费、储蓄和投资,使储蓄与投资相等。
(3)商品总是以商品购买的,货币只是暂时性媒介。
解析:须说明三个内容要点的,其中第一个要点应强调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或“功能”。
2.李嘉图的国际贸易和分工学说
答:(1)李嘉图完全拥护斯密关于国际间自由贸易的思想。他反对国家干预对外贸易,主张建立国际间自由贸易、自由发展、合理分工的经济秩序。参与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虽然在经济发展、资源情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每个国家都能以处于比较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贸易。有的国家可能在生产成本、劳动效率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地位,则可在优中择优找到比较优势的产品参加贸易;有的国家可能在生产成本、劳动效率等方面都 处于劣势地位,但也能在劣中相权取其轻中找到比较优势。这样参加贸易的各个国家都节约了社会劳动,并能消费和销售更多的产品。
(2)比较优势原理的地位和意义。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优势原理学说,但他更强调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原理。他主张即使效率低、成本高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因而也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比较优势原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论述国际贸易,揭示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关系。一般来说,按比较优势原理进行的国际贸易,对参加贸易的各国都是有利的。各国都发挥其自然条件或人为条件方面的优势,全世界各国都把资本与劳动用于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样,世界上的产品必定极为丰富,数量多质量好,社会劳动得到节约,各国处在互惠互利的关系中。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能较充分地发挥作用,对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起过良好的作用。这个原理对现实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不应夸大,因为当今世界几乎已不存在不受干涉的国际贸易。
3.简述马歇尔理论体系的特点
答:(1)以人的主观的、心理的因素为基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这里所要研究的人主要是指支配人的经济行为的动机,也就是人的心理。马歇尔用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两种心理动机来解释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2)赞成渐进的社会改良主义。马歇尔把经济现象归结为心理动机,从而把经济学的对象变成十分抽象得东西,但是,他也不能不看到由经济原因产生的现实社会问题又都是十分具体的。因此,他宣称经济学的高目的就是要对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也就是在宣扬渐进的改良主义。这种主张的理论依据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3)运用所谓“连续原理”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所谓连续性原理,就是说各种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没有明显的严格区别,它们之间存在着连续的关系。马歇尔认为各种经济现象都是互相决定的,而没有起决定作用的东西。
(4)运用“边际增量”分析方法,分析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马歇尔认为,在考察经济现象的本质时,“增量”的关系比总量的关系更重要,他用“边际增量”来说明人对一物的需求,并将边际增量的分析方法运用到价值论和分配论上,甚至推广到其他经济关系上。
(5)强调“均衡”分析,来分析相反经济力量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单个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为分析对象,不考虑它同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6)强调静态分析。认为静态均衡是经济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依据这一观念,他把各种经济指标的数量,特别是价格和分配份额的决定都归结为相反力量相互冲击和制约而形成的均势问题。
4.综合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原理谈谈我国大中型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
答:(1)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原理
①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资本积累同时就是资本的积聚。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②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一是并购(包括兼并、收购),二是联合,三是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
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强有力的杠杆。在资本主义激烈的竞争中,由于大资本拥有较优越的生产条件,处于优势地位,因而能够战胜许多中小资本,从而兼并这些中小资本,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大的资本;或者两个实力相同的资本出于更高层次竞争的需要而联合成一个规模更大的资本。同时,由于信用的发展,一方面大资本能得到巨额贷款,增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在信用的基础上股份公司可以广泛地形成和发展,这样就加速了资本的集中。
③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
(2)我国大中型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
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仍然不够高,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包袱重,企业冗员问题严重。在企业体制上,虽然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但远未形成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机制。国有企业应注意利用资本集中和资本积累的相关原理来改善企业效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自身资本的积累,要为企业以后的发展积累一定的资本。由于资本积累过程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所以企业应更加注意资本集中,通过兼并重组以及发行股票等方式扩大自己的资本。根据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原理,我国大中型企业谋求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战略:
①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发展规模企业的两种有效形式。实践表明,企业公司化改制,既是盘活资产、积聚资金的有效途径,又是对规模企业实施现代管理的手段。要加强各行业企业,尤其是国有控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力度,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进程。在“退”中优化资本和产权结构,在“进”中加快发展,使优势企业增强实力,以此促进企业实行规模经营。以股份制改造为契机,促进企业的兼并、联合,在明晰产权和自愿的基础上,将一批条件较好的企业改组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组建培育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做优做强上下功夫。“优”指竞争有优势,“强”指核心能力强。要努力形成企业的规模优势,发挥规模效益。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一定要遵循经济规律,根据行业特点,对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行业,应形成以少数大型企业集团为主的结构优势;对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的行业,应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搞好同大型企业的协作配套。
②在培养大规模企业或企业集团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性贷款或低利率技改贷款对大型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税收、发行股票和债券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历史包袱较重而又在行业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要增加投入或专案研究发展途径。
③鼓励优势企业特别是国有优势企业向资产经营转变,允许企业转让和重组部分资产存量,以实现企业资产增量的调整。在属于“国退民进”的行业中,加大国有企业进退的力度,快进快退,鼓励企业通过吸引外来资本提高企业经营状况,加快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步伐。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的前提下,鼓励管理层和职工持股,不断拓宽国有资本退出的渠道和领域,通过推进企业境内外上市、利用外商合资、吸收社会法人相互参股、吸引民营资本进入等,吸引多方投资,形成多元投资主体,推进企业间的优势互补。
5.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生产的新特点。
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过程带来了重大影响。在这些国家中,新的科学技术的广泛采用,生产自动化电子化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大大增加,资本主义剥削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剩余价值生产的范围发生变化。①提供剩余价值的部门大为扩展。在第世界大战前的相当长时期中,提供剩余价值的主要是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换部门。在当代,第一和第二产业即传统的剩余价值生产部门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大上升,其中包括从直接物质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的产品开发、生产决策、市场分析、信息获取、设备维修、售后服务等部门,都成为提供剩余价值的部门。②剩余价值生产的范围不仅表现在地域上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总垄断资本家直接参与剩余价值生产。
(2)剩余价值生产的主体发生变化。一是由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向第三产业转化;二是从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的转化。这两种变化,都是当代科技革命的结果,同剩余价值生产部门的变化一样,它反映出劳动者脱离直接生产过程的趋势。
(3)剩余价值生产的载体发生变化。以前剩余价值的载体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物质商品,然而当今却不完全是这样,由于非物质生产领域参与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剩余价值生产主体的多元化,从而使剩余价值的载体出现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地凝结在劳务、信息、知识、科技、技术等无形产品上,载体转变为可以是无形载体。
(4)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发生变化。提供剩余价值的手段更文明,早期的泰罗制、福特制等加强劳动强度来提供更多剩余价值已淡化,逐渐被文明的“行为管理”、 “人民资本主义”等所取代。强调对人的行为的激发与引导,重视对企业职工高级需要的满足,以调动持久的动力。现在,从表面上看,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大为改善,繁重的体力劳动明显减少,而劳动者的脑力支出、紧张和专注程度却可能提高了。
6.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国家有什么影响?
答:(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而获得好处。当这些国家的政府、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在不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它们也可以利用在国内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应对国际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减少交易成本。
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是极不对称的,它们作为不同的市场主体,在进入市场以前的资源禀赋差异极大。从这种不对等的实力状况出发,在市场上进行所谓的“公平竞争”,其结果只能是弱肉强食。
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获得好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惟一规范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性多边组织,产生之初完全充当了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70年代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又演变为发达国家的代言人。IMF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将其规则扩展到全部国际经济交往领域。
由上可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对等的国际制度,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对国际制度的主导权。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即带来机遇,又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有:
①改善资金和先进技术不足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步之初,为实现工业化,需要投入巨额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它们现实的资源禀赋却是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缺少资金和技术,这种资源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资本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吸引资本、技术,接手外来的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
②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扩大,出现了全球性产业转移的浪潮。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向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过程中,将传统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要素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低廉,成为传统产业转移的理想场所。全球性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现工业化,是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③推动对外贸易的扩大。目前世界贸易发展出现一个新特点,即制成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发展中国家在制成品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增长。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已经在一些工业制成品贸易和产业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
④在参与国际合作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为自身在国际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身的权利和利益。
⑤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中国家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可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和技术,也可以从相互的交流和合作中学习发达国家的文化和体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高,经济发展往往比较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贫困人口不断下降。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有:
①资本流动的冲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需要引进外资,同时又避免本国资金的外流,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资金供给。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资金流出的可能性加大,资本的过度流人也会造成对外国资本的过度依赖。一旦因某种因素出现外资大规模撤出,就会对国内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
②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使他们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当今世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比重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会因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下降而受损失。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对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的冲击和占领,又使得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加困难。
③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经济全球化是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经贸制度下展开的,在加入这一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力不强,干预经济的能力有限,其主权很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
7.运用劳动价值理论说明高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答:(1)劳动价值理论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制度
2.虚拟资本
3. 创造性毁灭
4.约翰穆勒
二、问答题:
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2.述配第的地租学说。
3.试评价斯密劳动价值论。
4.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5.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6.论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7.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可以用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来解释。
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9.试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复试备考试题一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制度
答:经济制度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行为规范。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反映着社会经济本质的特征。在生产关系诸要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核心与基础,它决定着某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
经济制度有以下几个层次和几个方面的含义。(1)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人类社会共有五种社会经济制度,即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制度。(2)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个社会中生产关系的主要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3)经济制度亦可指生产关系的具体存在与实现形式,即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4)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经济制度的总和,可称为“经济体制”。按照资源配置方式来看,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5)经济制度还可指在一定的经济活动范围内或一定的经济组织内所规定或形成的种种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
2.虚拟资本
答:虚拟资本是以各种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够给其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另一种是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任何价值,而是对未来收入的一种索取权凭证。它是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实际资本的纸质复制品,是虚拟的一种资本形式。虚拟资本的买卖价格不是依据其票面值,而是根据其预期收入来确定的。计算公式为:虚拟资本价格=预期收益/平均利率。虚拟资本的价格与其预期收益成正比,与平均利率成反比,而与实际资本的价值变动无直接关系。
虚拟资本和信用密切相关,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影响着信用,特别是银行信用本身。货币的虚拟化是信用制度产生的前提;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生产的基础,虚拟资本的进一步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
3. 创造性毁灭
答:创造性毁灭是指由于创新而带来的不断地从经济体系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过程,即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这一概念是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他用这一概念来描述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过程。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变动的形式或方法,它不仅从来不是、而且也永远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开动和保持资本主义发动机运动的根本推动力,来自资本主义企业创造的新消费品、新生产方法或运输方法、新市场、新产业组织形式。这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
4.约翰。穆勒:
穆勒是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原则归结为生产成本论,而将劳动和资本均包括在成本内;他承认资本利润是对劳动所创造价值的扣除,又接受西尼尔的忍欲说,认为利润是对资本家忍欲和牺牲的报酬;他承认资本主义分配制度造成贫富差别,又依据马尔萨斯人口论,接受工资基金说,将劳动者工资水平归结为低生活费用并认为它受制于劳动者人数本身;他还沿袭了其父和萨伊先后提出的经济学三分法和四分法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以之构筑了他的整个经济学框架;他秉承李嘉图基于人口增长迫使向劣等土地扩大耕种从而使粮价上涨的逻辑,指出在地主阶级随之富裕的同时,劳动工资势必也要上涨,从而造成资本利润率下降,并承认在原理上有利润下降到迫使资本停止积累之可能。但与李嘉图对此可能的停滞状态所持悲观态度不同,他采取欢迎的态度。在他看来,在英国这样的发达社会中,与其不计后果地进一步追求发展生产力和积累财富,不如进行更佳的分配,把人的能量从对财富的追求中解放出来转向更有价值的方面,实行更平等的分配。这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空想。
二、问答题:
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1)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货币(即金银),货币就是财富。
(2)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即商业中。
(3)重商主义认为,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会真
正增加一国的财富。
(4)重商主义认为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
(5)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保护国
内有利于增加金银货币的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的有利发展。
2.试述配第的地租学说。
答:地租学说试配第分配论的中心问题。配第在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工资理论的基础上考察地租,地租实际上被看作剩余价值的一半形态。因此,配第的地租理论也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
(1)在探讨地租的性质和源泉时,配第是以他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正确规定为出发点的。配第把地租归结为农业工人生产的全部剩余产品,即全部农产品中扣除工资和种子等生产费用以后余下的由剩余劳动体现的剩余产品。总收获物=种子+工资+地租,地租实际上是全部剩余产品。
(2)配第不仅对剩余价值的性质和源泉有了正确的理解,而且还第提出了剩余价值与工资的对立关系。他在《政治算术》中把总收获物的价值分成了工资和地租两部分。工资与地租是互相对立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这也是他客观性和科学性的一面。
(3)配第还考察了级差地租问题,提出了有关级差地租的初概念。他分析了由于土地位置距离市场远近不同、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第一形态,也考察了同一土地由于连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引起的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
(4)配第的地租理论中,只是在地租这个特殊的形式上考察了剩余价值,而没有对剩余价值得更一般的形式即产业利润加以考察。同时,有时他还混同了作为剩余价值的地租和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剩余产品。
3.试评价斯密劳动价值论
答:斯密的价值理论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价值理论的早的系统论述,是其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
他的价值理论的任务是要解决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其基本内容包括价值涵义、价值尺度、价值构成和价值规律这样四个方面。
在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进行分析时,正确地指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决定因素。但是,由于他并不了解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不了解商品的二重性及其本质,因而又错误地认为甚至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会有交换价值,并导致他完全抛开使用价值而只从交换价值来考虑商品。此外,斯密所说的交换价值,有时是指交换价值,有时又指价值,这就混淆了价值和价值的表现形式。
斯密着重研究的是交换价值。关于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他肯定地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即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并认为这个劳动是指一般社会劳动。他还指出,商品的价值量是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的,并进而区分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把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来计算价值量。这样,斯密就不仅把价值的真实基础归结为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而且把价值量归结为商品内部所凝结的劳动量。这就为劳动决定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斯密在研究中意识到耗费劳动决定价值同购买劳动决定价值之间存在着矛盾,二者的量不相等。但是,由于他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不能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资本与劳动相交换,因此他认为劳动决定价值的规律只适用于简单商品生产,不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故而放弃了劳动价值论,转变为收入构成价值论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观点是错误的。它混淆了价值生产和价值分配、价值决定和价值增殖、普通商品和作为资本(可变资本)同劳动相交换的商品、商品价值和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收入和生产费用。他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发展到生产费用决定价值,为以后庸俗经济学的生产费用论敞开了方便之门。
但是,无论如何,斯密是经济思想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劳动价值论,并以之为基础展开其经济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他首次宣称任何生产部门的生产劳动都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克服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偏见,真正从生产关系上来认识和研究价值理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答:(1)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在现代经济中,人们对于知识、信息和高科技的运用过程中形成了高科技劳动,这种高科技劳动作为生产劳动不但参与价值的创造,而且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①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和市场竞争中具有决定盈亏的重要作用。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商品交换是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进行,价值量则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非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这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因此,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极为重视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而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则要通过提高劳动的科技含量来决定。
②科学技术对于商品生产者取得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般说来,商品生产者为取得竞争优势都会力争率先使用高科技劳动。
③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终对商品价值创造产生影响。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一方面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能够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人员的高科技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科学技术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新价值只能由活劳动所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新价值。
(2)管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管理劳动也创造价值。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管理劳动是整个生产劳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管理劳动首先是一种具体劳动,因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可见,管理劳动是一种与生产使用价值有直接关系的有用劳动。管理劳动又是一种抽象劳动,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劳动者一道作为生产过程的人力要素,利用物化劳动因素,生产出物质产品,并使自己的劳动凝结于新商品之中,它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当然也和实际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一样,形成必要劳动时间的一部分,构成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人员的劳动一起形成新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由于管理劳动是一种复杂的高智力劳动,因此,它在商品新价值形成中的贡献是多倍的简单劳动的贡献。
5.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答:(1)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①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全部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相应的三个部分,使它们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种职能形式上,各自执行其相应的职能。否则,就不能做到三种循环形式的相互交错和相互衔接,资本的循环运动就会发生停顿。
②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循环中须各自相继地经历三个阶段并相应转换为其他职能形式,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并且各自的职能形式的转换过程能够前后衔接、相互更替,即不仅要求货币资本要不断转化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要不断转化为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要不断转化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而且还要求三种职能形式的相互转换在时间上能够前后紧密地衔接。其中任何一种职能形式的资本不能及时转化为其他职能形式,就会造成循杯过程的中断。
产业资本的三种资本职能形式在循环中的并存及其相互继起,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并存是继起得以形成的前提,没有并存,就不可能有不同职能形式各自的循环,也就不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继起;继起是并存得以维持的保证,没有继起,资本职能形式的转换到了某一阶段就停滞下来,不同职能形式的并存就不会存在下去。
(2)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①资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反映了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周转所需的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反之则越快。周转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所构成。
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处于生产领域中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劳动过程的正常中断时间、生产要素的储备时间,在这三部分时间中,劳动时间是生产时间中重要的部分。要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劳动时间;另一方面,也要尽量缩短非劳动时间,如减少储备时间、自然力作用时间和停工时间。
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处于流通领域中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影响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供求状况、生产企业与市场距离的远近,以及交通运输和信息条件等。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就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改进运输工具。
②生产资本的构成
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比例不变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加快,则预付总资本周转也加快;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不变时,固定资本比重越大,总资本周转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总周转越快。这是因为,固定资本价值是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分批转移,并逐渐地分批加以回收;流动资本价值是在一个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并通过产品出售而全部回收。相应地,两者的物质形态的更新方式也不同,固定资本在其跨越多个生产周期的较长的有效使用期内可不必更新;流动资本则需在每一生产周期开始前都得到及时更新。所以,固定资本是预付量大,且分批转移,因而价值回收较为缓慢,周转期长:流动资本是预付,全部回收其价值,因而价值回收期短,周转期短。
6.论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答: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结合形成更大的资本。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这是因为:
(1)同一部门中的不同企业的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同一部门中的企业必然产生分化:那些技术先进、劳动者素质高、管理先进的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强,必然不断壮大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市场份额;而那些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较差的企业则会缩小生产经营规模,或者停产直至退出市场。其结果是在客观上造成了生产和资本向优势企业的集中。
(2)不同部门企业间的竞争也会引起和扩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不同产业企业间的竞争,一是争夺有利的投资领域,表现为企业在不同部门的进入和退出;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多角化引起的产业融合及产品替代程度的提高。由于现实中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有障碍的,为了超越进入壁垒,弱化退出壁垒,减少沉没成本,不同部门企业争夺有利的投资领域的竞争越来越主要采取组建集团企业、实现跨行业多角化经营的方式来实现,从而导致规模巨大、经营多角化的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3)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了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机器大工业体系确立后,生产率得到了成百上千倍的提高,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为生产、资本向技术先进企业的集中创造了基本条件。
(4)信用和股份公司是竞争引起的生产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如果说技术进步及经济技术方面的合理性为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既提供了必要条件,也提出了客观的要求的话,信用制度、股份公司则为生产,资本集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7.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可以用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来解释。
答: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可以用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来解释,具体原因如下:
(1)由于工作日的界限和无产阶级为缩短工作日的斗争,使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行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他们便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想方设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只有改变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为相对剩余价值。例如:原来工作日为1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如果工作日长度12小时不变,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则增加为8小时,剩余价值率就会由100%提高为200%。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而劳动力价值又是劳动者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价值变动就会使劳动力价值变动,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也会随之变动。在工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中,还包含着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这类生产资料的价值变动,也会影响劳动力价值和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由于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关,只要同劳动力再生产相关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力价值就会降低,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相应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就会相对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单个资本家提高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般不能降低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价值,使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但是,单个资本家提高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4)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来实现的。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直接目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其社会结果。单个资本家不能长久保持住超额剩余价值。因为,其他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剩余价值也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后,商品社会价值就会降低,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会消失。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与生产工人生活资料相关的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整个社会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8.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它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资本主发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再生升周期的决定阶段,既是前一周期的终结,又是新周期的起点。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商品大量积压,市场盈溢,物价猛跌;工厂、商店和银行大量破产倒闭;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现金奇缺,利息率上升,有价证券行市暴跌;失业人数剧增,实际工资下降,劳动大众生活恶化,整个社会陷入混乱和恐慌之中。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原因主要有:
①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从一般意义上说,只要存在私有制和商品生产,就有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为,货币出现之后,商品交换的公式由直接的物物交换即W—W转变为了W—G—W,流通过程就有出现中断的可能性。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货币就不仅表现为流通手段,而且具有了支付手段的职能。信用的出现使危机出现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价值的增殖是生产和交换的惟一目的,而使用价值则仅仅成了价值增殖的一种手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这个根本特征必然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严重冲突。
②对于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与竞争的外在压力相对结合,使生产具有了无限扩大的趋势,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生产的不断扩大和使用价值的大量增加,需要社会购买力的相应增加作为保证,没有社会需要的相应增加,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会中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雇佣工人既是生产者,又是自主的消费者。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这种双重地位,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矛盾——每个资本家在自己的工厂内部剥削工人越成功,对总体资本家而言,其商品实现越是困难,资本积累的发展使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工人阶级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份额相对资本家阶级在不断缩小,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的能力的增长。
生产和需要的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导致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又是这一矛盾得以强制性地缓解的方式。
9.试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机制。
答:(1)市场机制的构成
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机制叫做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机理。市场机制的构成如下:
①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基础的机制。市场价格除决定于价值之外,还受市场供求的影响。价格水平的变化,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动。价格与供求构成市场机制中的一组联动关系,而这种联动关系的实现,又必须以市场竞争为条件。所以,从这样的意义上,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可以归结为价格机制的作用。价格机制作为供求的调节器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引导并调节消费的方向与结构、调节社会物质利益合理分配。
②供求机制
供求机制是与价格机制紧密联系、共同发生作用的机制。就供求机制的实质来说,供求机制反映了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首先,供求影响价格。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超过了当时的社会需求,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不为社会所承认,因此这些商品必然要以低于它们市场价值的价格出售;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结果就相反。这个道理从需求方面来说也是一样的。其次,价格也能反过来影响供求。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按照和该商品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价格下降需求就增加;价格提高需求就减少。商品供给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相反,它按照和价格相同的方向变动,价格提高则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则供给减少。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市场价格的涨落,而市场价格的涨落,又刺激供给和需求的增减。
③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又一个重要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在适应市场和提高效率上展开竞争,努力提高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由此便推动整个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的不断提高。
④风险机制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面临着盈利、亏损、破产的可能性,都必须承担相应的利益风险。企业一旦有了利益的风险,也就有了千方百计生产适销对路、价廉物美商品的动力。因此,风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市场机制。只有在市场机制充分作用的前提下,各经济主体才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按照市场需要安排经营活动。
(2)市场机制的优点
①充分发挥利益杠杆对经济活动的巨大推动作用,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努力改进技术,降低劳动消耗,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实现优胜劣汰;②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功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经济活动各方面的协调和平衡;③发挥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势,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和均衡。但是,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事后性和盲目性。为了克服市场机制的失效和失灵,政府必须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防止和克服各种失衡现象,保征经济正常运行和持续协调发展。
(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灵活运用两种调节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应切实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并使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真正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只要能够正确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一定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充满活力又协调稳定地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复试备考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
1. 产权
2.流动资本
3. 二元经济
4.马尔萨斯人口论
二、问答题
1.“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2.李嘉图的国际贸易和分工学说。
3.简述马歇尔理论体系的特点。
4.综合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原理谈谈我国大中型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
5.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生产的新特点。
6.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国家有什么影响?
7.运用劳动价值理论说明高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8.分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危害和解决方法。
9.试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影响及政府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治经济学复试备考试题二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产权
答: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产权等。
产权具有两个基本的权能:(1)收益分享权能,即分享财产营运所带来的部分收益的权利。只有通过分享财产经营收益才能证明产权的经济存在,而且产权的经济意义也就在于收益。(2)收益支配权能,即在合法范围内,产权主体不受任何干扰,自主支配财产的权利,特别是对收益的支配权利。
产权的基本特征是:(1)产权主体具有经济实体性。作为经济实体一般必须具有这样三个特征:①必须有一定的财产作为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前提,这项财产在法定的终归属上并不一定必须为该实体所有;②必须直接参加社会再生产活动;③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参与社会营利性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大化。(2)产权运动具有独立性。即产权一经确定,产权主体就可以在合法范围内自主地运用,以谋求自身利益的大化,而不受同一财产上其他财产主体的随意干扰。一个主体可以拥有多项产权,但一项特定产权只能归属一个主体。(3)产权体系具有可分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产的价值形态运动与使用价值形态运动因信用制度等的发展而分离,不同的主体以财产不同形态的运动为控制对象,使得单一的财产所有权分离开来,并落在不同的产权主体手中。
2.流动资本
答: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二者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周转方式不同。流动资本的特点是,在生产过程开始时性投入,其价值随产品的销售性全部收回。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在生产过程中性全部耗费掉,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从新产品的销售收入中全部收回,在下一个生产过程开始时重新投入。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是性支付。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这一部分价值,随商品销售性全部收回。
3. 二元经济
答: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形成的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在发展中人口大国还要加上人口数量压力和人均资源占有量约束)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同时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和部门:一种是以传统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收入只能维持劳动者低生活水平的乡村农业部门;另一种是以现代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也相应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必然出现的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在促进二元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的现代经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4.马尔萨斯人口论
答: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更为强大,并断言人口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长,而生活资料则以算术级数率增长。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时,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因此要限制人口增长,使二者保持平衡。他把自己的人口理论归为3个命题 :①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②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显著的抑制。③这些抑制全部归纳为道德节制、贫困和罪恶。他认为这 3点是支配人类命运的“ 人口自然规律 ”的基本内容。马尔萨斯根据上述基本观点引申出几点结论:①贫困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②只有私有制才能消除人口的过快增长。③工人的工资受人口规律的支配,工资水平随人口的增减而变动。④济贫法促使人口增长。以上结论充分体现了马尔萨斯人口论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本质。该理论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认为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食物生产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赶不上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人口需要,并认为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错误在于抛开了社会制度,抽象地从生物属性和脱离现实的假设来说明人口规律。
二、问答题
1.“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答:“萨伊定律”涉及萨伊销售论(实现论)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是指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市场上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总会趋向于相等和均衡。
其内容要点有三个:
(1)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会使商品生产达到供求平衡。
(2)利率能自动调节消费、储蓄和投资,使储蓄与投资相等。
(3)商品总是以商品购买的,货币只是暂时性媒介。
解析:须说明三个内容要点的,其中第一个要点应强调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或“功能”。
2.李嘉图的国际贸易和分工学说
答:(1)李嘉图完全拥护斯密关于国际间自由贸易的思想。他反对国家干预对外贸易,主张建立国际间自由贸易、自由发展、合理分工的经济秩序。参与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虽然在经济发展、资源情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每个国家都能以处于比较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贸易。有的国家可能在生产成本、劳动效率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地位,则可在优中择优找到比较优势的产品参加贸易;有的国家可能在生产成本、劳动效率等方面都 处于劣势地位,但也能在劣中相权取其轻中找到比较优势。这样参加贸易的各个国家都节约了社会劳动,并能消费和销售更多的产品。
(2)比较优势原理的地位和意义。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优势原理学说,但他更强调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原理。他主张即使效率低、成本高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因而也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比较优势原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论述国际贸易,揭示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关系。一般来说,按比较优势原理进行的国际贸易,对参加贸易的各国都是有利的。各国都发挥其自然条件或人为条件方面的优势,全世界各国都把资本与劳动用于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样,世界上的产品必定极为丰富,数量多质量好,社会劳动得到节约,各国处在互惠互利的关系中。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能较充分地发挥作用,对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起过良好的作用。这个原理对现实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不应夸大,因为当今世界几乎已不存在不受干涉的国际贸易。
3.简述马歇尔理论体系的特点
答:(1)以人的主观的、心理的因素为基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这里所要研究的人主要是指支配人的经济行为的动机,也就是人的心理。马歇尔用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两种心理动机来解释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2)赞成渐进的社会改良主义。马歇尔把经济现象归结为心理动机,从而把经济学的对象变成十分抽象得东西,但是,他也不能不看到由经济原因产生的现实社会问题又都是十分具体的。因此,他宣称经济学的高目的就是要对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也就是在宣扬渐进的改良主义。这种主张的理论依据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3)运用所谓“连续原理”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所谓连续性原理,就是说各种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没有明显的严格区别,它们之间存在着连续的关系。马歇尔认为各种经济现象都是互相决定的,而没有起决定作用的东西。
(4)运用“边际增量”分析方法,分析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马歇尔认为,在考察经济现象的本质时,“增量”的关系比总量的关系更重要,他用“边际增量”来说明人对一物的需求,并将边际增量的分析方法运用到价值论和分配论上,甚至推广到其他经济关系上。
(5)强调“均衡”分析,来分析相反经济力量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单个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为分析对象,不考虑它同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6)强调静态分析。认为静态均衡是经济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依据这一观念,他把各种经济指标的数量,特别是价格和分配份额的决定都归结为相反力量相互冲击和制约而形成的均势问题。
4.综合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原理谈谈我国大中型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
答:(1)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原理
①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资本积累同时就是资本的积聚。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②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一是并购(包括兼并、收购),二是联合,三是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
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强有力的杠杆。在资本主义激烈的竞争中,由于大资本拥有较优越的生产条件,处于优势地位,因而能够战胜许多中小资本,从而兼并这些中小资本,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大的资本;或者两个实力相同的资本出于更高层次竞争的需要而联合成一个规模更大的资本。同时,由于信用的发展,一方面大资本能得到巨额贷款,增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在信用的基础上股份公司可以广泛地形成和发展,这样就加速了资本的集中。
③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
(2)我国大中型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
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仍然不够高,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包袱重,企业冗员问题严重。在企业体制上,虽然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但远未形成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机制。国有企业应注意利用资本集中和资本积累的相关原理来改善企业效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自身资本的积累,要为企业以后的发展积累一定的资本。由于资本积累过程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所以企业应更加注意资本集中,通过兼并重组以及发行股票等方式扩大自己的资本。根据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原理,我国大中型企业谋求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战略:
①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发展规模企业的两种有效形式。实践表明,企业公司化改制,既是盘活资产、积聚资金的有效途径,又是对规模企业实施现代管理的手段。要加强各行业企业,尤其是国有控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力度,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进程。在“退”中优化资本和产权结构,在“进”中加快发展,使优势企业增强实力,以此促进企业实行规模经营。以股份制改造为契机,促进企业的兼并、联合,在明晰产权和自愿的基础上,将一批条件较好的企业改组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组建培育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做优做强上下功夫。“优”指竞争有优势,“强”指核心能力强。要努力形成企业的规模优势,发挥规模效益。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一定要遵循经济规律,根据行业特点,对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行业,应形成以少数大型企业集团为主的结构优势;对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的行业,应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搞好同大型企业的协作配套。
②在培养大规模企业或企业集团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性贷款或低利率技改贷款对大型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税收、发行股票和债券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历史包袱较重而又在行业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要增加投入或专案研究发展途径。
③鼓励优势企业特别是国有优势企业向资产经营转变,允许企业转让和重组部分资产存量,以实现企业资产增量的调整。在属于“国退民进”的行业中,加大国有企业进退的力度,快进快退,鼓励企业通过吸引外来资本提高企业经营状况,加快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步伐。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的前提下,鼓励管理层和职工持股,不断拓宽国有资本退出的渠道和领域,通过推进企业境内外上市、利用外商合资、吸收社会法人相互参股、吸引民营资本进入等,吸引多方投资,形成多元投资主体,推进企业间的优势互补。
5.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生产的新特点。
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过程带来了重大影响。在这些国家中,新的科学技术的广泛采用,生产自动化电子化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大大增加,资本主义剥削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剩余价值生产的范围发生变化。①提供剩余价值的部门大为扩展。在第世界大战前的相当长时期中,提供剩余价值的主要是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换部门。在当代,第一和第二产业即传统的剩余价值生产部门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大上升,其中包括从直接物质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的产品开发、生产决策、市场分析、信息获取、设备维修、售后服务等部门,都成为提供剩余价值的部门。②剩余价值生产的范围不仅表现在地域上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总垄断资本家直接参与剩余价值生产。
(2)剩余价值生产的主体发生变化。一是由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向第三产业转化;二是从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的转化。这两种变化,都是当代科技革命的结果,同剩余价值生产部门的变化一样,它反映出劳动者脱离直接生产过程的趋势。
(3)剩余价值生产的载体发生变化。以前剩余价值的载体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物质商品,然而当今却不完全是这样,由于非物质生产领域参与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剩余价值生产主体的多元化,从而使剩余价值的载体出现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地凝结在劳务、信息、知识、科技、技术等无形产品上,载体转变为可以是无形载体。
(4)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发生变化。提供剩余价值的手段更文明,早期的泰罗制、福特制等加强劳动强度来提供更多剩余价值已淡化,逐渐被文明的“行为管理”、 “人民资本主义”等所取代。强调对人的行为的激发与引导,重视对企业职工高级需要的满足,以调动持久的动力。现在,从表面上看,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大为改善,繁重的体力劳动明显减少,而劳动者的脑力支出、紧张和专注程度却可能提高了。
6.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国家有什么影响?
答:(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而获得好处。当这些国家的政府、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在不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它们也可以利用在国内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应对国际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减少交易成本。
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是极不对称的,它们作为不同的市场主体,在进入市场以前的资源禀赋差异极大。从这种不对等的实力状况出发,在市场上进行所谓的“公平竞争”,其结果只能是弱肉强食。
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获得好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惟一规范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性多边组织,产生之初完全充当了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70年代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又演变为发达国家的代言人。IMF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将其规则扩展到全部国际经济交往领域。
由上可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对等的国际制度,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对国际制度的主导权。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即带来机遇,又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有:
①改善资金和先进技术不足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步之初,为实现工业化,需要投入巨额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它们现实的资源禀赋却是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缺少资金和技术,这种资源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资本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吸引资本、技术,接手外来的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
②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扩大,出现了全球性产业转移的浪潮。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向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过程中,将传统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要素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低廉,成为传统产业转移的理想场所。全球性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现工业化,是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③推动对外贸易的扩大。目前世界贸易发展出现一个新特点,即制成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发展中国家在制成品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增长。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已经在一些工业制成品贸易和产业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
④在参与国际合作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为自身在国际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身的权利和利益。
⑤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中国家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可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和技术,也可以从相互的交流和合作中学习发达国家的文化和体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高,经济发展往往比较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贫困人口不断下降。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有:
①资本流动的冲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需要引进外资,同时又避免本国资金的外流,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资金供给。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资金流出的可能性加大,资本的过度流人也会造成对外国资本的过度依赖。一旦因某种因素出现外资大规模撤出,就会对国内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
②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使他们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当今世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比重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会因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下降而受损失。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对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的冲击和占领,又使得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加困难。
③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经济全球化是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经贸制度下展开的,在加入这一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力不强,干预经济的能力有限,其主权很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
7.运用劳动价值理论说明高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答:(1)劳动价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