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土里捡绿豆
我有一位对萍乡方言很感兴趣的外地朋友,一天,他向我提出了这么一个有趣的问题:“棉花土里捡绿豆——捡着(读倒)几注(句)”这是在萍乡民间流传已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句方言歇后语。对这句歇后语,他说有“三个不好理解”:
其一,查阅《萍乡市志》在“农业篇”所列的“经济作物”章节中,有“蚕桑”、“麻类”但无“棉花”的专门文字记载,萍乡历到底栽种过棉花吗?
其二,如栽过棉花,那为什么要与绿豆混种在同一块土中呢?
其三,绿豆为什么不摘要去捡?
为此,我作了一些“考证”与思索,用以回答这位朋友提出的疑问。
《萍乡市志》诚如我朋友所说,在“经济作物”中未为棉花“单独立项”,但我从介绍“纺织工业”等有关章节中,还是觅得有“栽种棉花”的只言片语,可能因为未上规模,所以从略。另外据一些地方文献《家谱》之类史料记载,萍乡历曾多次试种过棉花。
西晋、唐、宋末年由于战火频繁中原居民几次大举南迁。萍乡地处吴头楚尾,地理、气候等条件比较优越,故成为移民们新的居住地,“土著人”称其为“客家”。这些“客家人”将中原的棉花良种与栽培技术引进到了萍乡但很快发现“水土不服”。
据查,萍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这一点基本符合棉花的生长习性,但自然土壤的主要类型是地带性红壤,约占山地总土壤的95%以上(黄壤、棕红壤占红壤的15%左右)并且主要含酸性结晶岩类、碳酸盐类等。萍乡人多田少,熟化了的“水稻土”很有限,不可能弃稻而种棉,毕竟“民以食为天”,况且这种“水稻土”呈“黏性”,而棉花最适宜是中性或略碱性的砂质土壤。
萍乡的先民们为改良土壤,采用过诸如掺沙子,施有机肥等措施略见成效,但在萍乡地理气候条件下,棉花特别“起虫”,而对如何防治棉蚜虫苦于缺乏有效农药与技术就显得力不从心,但不因此而认输,于是就想出了“棉花土里套种绿豆”这个无奈的“对策”。
何为“套种”?即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利用不同农作物各自特性与种收季节的差别,在行间或畦间采取合理栽种。那为何偏偏选中绿豆呢?先民们为此确实花费了不少脑筋,据说先民们认为既然服用绿豆能“杀虫解毒”,那么与棉花套种或许也能收到同等功效,显然这是一种不科学“想当然”的幼稚之举。绿豆一般是在农历六月左右成熟,豆荚(俗称一注)由青转黑,熟透了的豆荚会从株上自然掉落,豆子也常会从荚中“爆跳”出来;棉花收获在秋季,摘棉花时可在绿豆株下捡到零星的豆荚和豆子,由于绿豆与棉花大多同种在缺水少肥的土坡之上,故收成都不佳,棉花又少又小,绿豆也只能零星捡得几注,留予过年时炒当果子吃。
旧时老百姓对生活要求很低,无非是“吃穿”二字。既然棉花不好种,那么就试种桑树,结果成功。宋代知州刘克庄做了一首诗,真实地记述了当年萍乡种桑、养蚕、织绢的情景,诗曰:
闻说萍乡县,家家有绢机。
荒年丝价贵,未敢议寒衣。
丝绢终究稀少而昂贵,一般平民阶层消费不起。明嘉靖年间从闽粤来的“棚民”大量种植苎麻、黄麻,据说“麻山”地名得之于此时。麻织品俗称“夏布”,史载全县年产达数千匹。晚清随着汉冶萍公司开发萍乡煤矿,株萍铁路通车,加上萍川、袁河水路运输便利,萍乡从湘、鄂、浙等地大批购进原棉。先加工成棉条,然后纺纱。当时福田、赤山、高坑、宣风、芦溪等地农家大量添置脚踏手抛式矮木织布机,几年后为提高产效率又都改成高架木机,印染业也迅速发展,全县有上百家,萍乡的织布业从此蒸蒸日上。
朋友听了我的“长篇大论”后笑道:“开始我说对这句歇后语有‘三个不好理解’,通过您的‘考证’,我不但弄清了它的来历,而且觉得它还具有不平凡的内涵,从而使我对萍乡先民有‘三个相当钦佩’”:
首先一点是萍乡人勤劳勇敢、智慧开明、自强不息。比如种植棉花,可说是百折不挠,屡败屡战。无论是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千方百计。套种绿豆如今看起来简直会觉得十分可笑、可悲,但不得不佩服他们敢想敢干,“莫以成败论英雄”啊!
其次是善于扬长避短,与时俱进。种棉失败就试种桑麻;一旦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就向外地大量购进原棉自己加工,不断改进技术终于实现了纺纱、织布、印染、销售“一条龙”,逐渐形成规模,并将产品迅速推上省内外市场,远见卓识真是了不起!
最后一点,也是我最钦佩之处是:萍乡先民们胸怀坦荡,笑对挫折;记取教训,传诲后人
我有一位对萍乡方言很感兴趣的外地朋友,一天,他向我提出了这么一个有趣的问题:“棉花土里捡绿豆——捡着(读倒)几注(句)”这是在萍乡民间流传已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句方言歇后语。对这句歇后语,他说有“三个不好理解”:
其一,查阅《萍乡市志》在“农业篇”所列的“经济作物”章节中,有“蚕桑”、“麻类”但无“棉花”的专门文字记载,萍乡历到底栽种过棉花吗?
其二,如栽过棉花,那为什么要与绿豆混种在同一块土中呢?
其三,绿豆为什么不摘要去捡?
为此,我作了一些“考证”与思索,用以回答这位朋友提出的疑问。
《萍乡市志》诚如我朋友所说,在“经济作物”中未为棉花“单独立项”,但我从介绍“纺织工业”等有关章节中,还是觅得有“栽种棉花”的只言片语,可能因为未上规模,所以从略。另外据一些地方文献《家谱》之类史料记载,萍乡历曾多次试种过棉花。
西晋、唐、宋末年由于战火频繁中原居民几次大举南迁。萍乡地处吴头楚尾,地理、气候等条件比较优越,故成为移民们新的居住地,“土著人”称其为“客家”。这些“客家人”将中原的棉花良种与栽培技术引进到了萍乡但很快发现“水土不服”。
据查,萍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这一点基本符合棉花的生长习性,但自然土壤的主要类型是地带性红壤,约占山地总土壤的95%以上(黄壤、棕红壤占红壤的15%左右)并且主要含酸性结晶岩类、碳酸盐类等。萍乡人多田少,熟化了的“水稻土”很有限,不可能弃稻而种棉,毕竟“民以食为天”,况且这种“水稻土”呈“黏性”,而棉花最适宜是中性或略碱性的砂质土壤。
萍乡的先民们为改良土壤,采用过诸如掺沙子,施有机肥等措施略见成效,但在萍乡地理气候条件下,棉花特别“起虫”,而对如何防治棉蚜虫苦于缺乏有效农药与技术就显得力不从心,但不因此而认输,于是就想出了“棉花土里套种绿豆”这个无奈的“对策”。
何为“套种”?即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利用不同农作物各自特性与种收季节的差别,在行间或畦间采取合理栽种。那为何偏偏选中绿豆呢?先民们为此确实花费了不少脑筋,据说先民们认为既然服用绿豆能“杀虫解毒”,那么与棉花套种或许也能收到同等功效,显然这是一种不科学“想当然”的幼稚之举。绿豆一般是在农历六月左右成熟,豆荚(俗称一注)由青转黑,熟透了的豆荚会从株上自然掉落,豆子也常会从荚中“爆跳”出来;棉花收获在秋季,摘棉花时可在绿豆株下捡到零星的豆荚和豆子,由于绿豆与棉花大多同种在缺水少肥的土坡之上,故收成都不佳,棉花又少又小,绿豆也只能零星捡得几注,留予过年时炒当果子吃。
旧时老百姓对生活要求很低,无非是“吃穿”二字。既然棉花不好种,那么就试种桑树,结果成功。宋代知州刘克庄做了一首诗,真实地记述了当年萍乡种桑、养蚕、织绢的情景,诗曰:
闻说萍乡县,家家有绢机。
荒年丝价贵,未敢议寒衣。
丝绢终究稀少而昂贵,一般平民阶层消费不起。明嘉靖年间从闽粤来的“棚民”大量种植苎麻、黄麻,据说“麻山”地名得之于此时。麻织品俗称“夏布”,史载全县年产达数千匹。晚清随着汉冶萍公司开发萍乡煤矿,株萍铁路通车,加上萍川、袁河水路运输便利,萍乡从湘、鄂、浙等地大批购进原棉。先加工成棉条,然后纺纱。当时福田、赤山、高坑、宣风、芦溪等地农家大量添置脚踏手抛式矮木织布机,几年后为提高产效率又都改成高架木机,印染业也迅速发展,全县有上百家,萍乡的织布业从此蒸蒸日上。
朋友听了我的“长篇大论”后笑道:“开始我说对这句歇后语有‘三个不好理解’,通过您的‘考证’,我不但弄清了它的来历,而且觉得它还具有不平凡的内涵,从而使我对萍乡先民有‘三个相当钦佩’”:
首先一点是萍乡人勤劳勇敢、智慧开明、自强不息。比如种植棉花,可说是百折不挠,屡败屡战。无论是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千方百计。套种绿豆如今看起来简直会觉得十分可笑、可悲,但不得不佩服他们敢想敢干,“莫以成败论英雄”啊!
其次是善于扬长避短,与时俱进。种棉失败就试种桑麻;一旦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就向外地大量购进原棉自己加工,不断改进技术终于实现了纺纱、织布、印染、销售“一条龙”,逐渐形成规模,并将产品迅速推上省内外市场,远见卓识真是了不起!
最后一点,也是我最钦佩之处是:萍乡先民们胸怀坦荡,笑对挫折;记取教训,传诲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