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时间:2024-02-27 15:17:00   来源:无忧考网     [字体: ]

#初中一年级#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人教版#】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本篇文章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人教版》,供大家借鉴。



1.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篇一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人体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即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3.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振动发出的。喉是发声器官。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左肺两叶、右肺三叶(左二右三)。

  (2)结构:由大量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进行气体交换

  2.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一分钟的呼吸次数)为16--18次/分钟。

  3.测量胸围差:

  (1)测量部位:两肩胛骨的下角

  (2)计算:胸围差=尽力吸气时的大胸围长度-尽力呼气时的小胸围长度

  (3)要求: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4.测量肺活量: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2.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篇二


  1.合理营养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1)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2)人每天摄入多的应该是米、面等淀粉类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摄入量少的是脂肪食品;

  (3)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

  3.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4.购买包装食品应关注

  营养成分、是否有“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失效日期)、生产厂家、厂家地址、是否有添加剂等。

  5.绿色食品

  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3.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篇三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大小与本人握起的拳头差不多。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有四个腔:

  左心室(主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记忆指导:左右相反(看解剖图时,图的左边实际上是身体器官的右边)

  上房下室(上边是两个心房,下边是两个心室<上边房间,下边地下室>)

  房静室动(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房间里保持安静>)

  左主右肺(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

  上下相通,左右不通(同一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但左右两侧有肌肉壁隔开不相通。)

  2.瓣膜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瓣膜保证了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

4.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篇四


  1.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肺动脉中流静脉血,肺静脉中流动脉血。其他动脉中动脉血,静脉中静脉血。(解释:动脉的定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而不是以里面流淌什么血液定义。肺动脉是将心脏右心室里的静脉血运往肺部的血管,因此肺动脉中是静脉血。)

  2.冠脉循环:给心脏自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就会引起冠心病。

  3.心率、脉搏、血压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脉搏是因心脏跳动,血液冲击动脉血管壁,出现动脉可触及的搏动现象。一分钟内脉搏的次数与心率是一致的。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可以用血压计在肱动脉处测得。血压过高过低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4.血液循环的发现: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指出血液在体内是循环流动的。

5.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篇五


  1.血量:占体重的7%-8%。

  少量失血(不超过400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失血超过800-1000ml,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失血超过1200-1500ml会发生生命危险,需及时输血。

  2.血型: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这就是ABO血型。人类还有其他血型分类系统,如Rh血型系统,汉族人中99%是Rh阳性,1%是Rh阴性(熊猫血)。

  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接受(输入)少量O型血。(成分输血: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就只需输入血小板;烧伤病人输入血浆。即病人缺什么输什么)

  4.倡导无偿献血: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血液不会影响健康。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

6.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篇六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区别于:应激性(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对刺激做出反应的特性)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3.膝跳反射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弹跳起来,不受大脑控制。

  缩手反射时先缩手,后感觉疼痛或烫。缩手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感觉(疼、烫)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4.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

  复杂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内

  (1)简单的反射:像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这类反射,只要出现刺激,正常人体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而不需要先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

  (2)复杂的反射:听到上课铃响走进课室、听到汽车喇叭声迅速躲避等,是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

  (3)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画饼充饥、杯弓蛇影等。

  (吃梅子时流口水是简单的反射;吃过梅子的人看到梅子时流口水是复杂的反射;吃过梅子的人谈论梅子时流口水是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复杂的反射,只有人类才有。)

7.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篇七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人体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来自视觉。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眼球白色部位)

  虹膜:有色素(决定人眼的颜色,黑色、褐色、蓝色等),中央的小孔是瞳孔

  脉络膜:有血管(给眼球提供营养)、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瞳孔:光线进入的通道,大小可以调节。亮光时瞳孔缩小,暗光时瞳孔扩大。

  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象。

  晶状体:双凸透镜,曲度可以调节,折射光线,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折射光线。

  2.视觉的形成:

  形成视觉: 

  外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感光细胞产生兴奋,产生神经冲动→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1)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戴凹透镜

  (2)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戴凸透镜(老花镜)

  (3)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

8.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篇八


  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1.尿的形成

  (1)肾小球、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血液,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进入血液循环),剩下的形成尿液。

  (3)尿路和血路:

  血路:肾动脉→入球小动脉(动脉血)→肾小球毛细血管(动脉血)→出球小动脉(动脉血)→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动脉血   静脉血)→肾静脉(静脉血)

  尿路:肾小囊(原尿)→肾小管(重吸收)→收集管→输尿管→膀胱→尿道

  2.尿的排出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3.排尿的意义:

  (1)排出代谢废物。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调节体温。

  4.经皮肤排泄:汗腺(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汗液,主要成分水,还有少量尿素和无机盐等,汗液蒸发能带走一部分热量,因此汗腺还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9.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篇九


  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探究试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

  淀粉是糖类,但没有甜味,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

  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将馒头切碎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试管放进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功能。

  3.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初步消化淀粉

  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

  (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是人体大的消化腺

  4.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很长,5-6米;

  (2)内表面具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多种消化酶。

  5.食物的消化: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1)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营养成分未变化。

  (2)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10.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篇十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源物质:

  糖 类:人体日常活动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 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多。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非能源物质: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水是人体需要多的营养物质。

  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