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收集与整理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数据收集和整理;
2.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3.能够分析数据并提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重点:
1.数据收集和整理;
2.数据分析和提取。
教学难点:
1.采集和整理数据;
2.分析数据并提取有用信息。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笔、纸、直尺、卷尺等实际量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1.出示示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数据。
2.提问学生,图片中有哪些东西?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东西了解到什么信息?
二、讲解新知识(10分钟)
1.引导学生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概念,数据是描述事物的信息,收集数据是为了获取信息。
2.示范采集数据,比如身高、体重、学习时间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这些数据,比如制作表格或图表。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1.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主题,采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比如:喜欢的水果、学校里受欢迎的课程、家庭成员的身高等。
2.鼓励学生利用图表、表格等方式展示数据,并提取有用信息。
3.学生展示自己的数据整理成果。
四、总结归纳(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化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2.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包括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以及如何分析数据并提取信息。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从家里收集一些数据,并做相应的整理和分析。
2.提醒学生写下自己的思考和观察过程。
2.数据收集与整理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
3.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积累基本的统计经验,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教学难点
经历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现在的校服吗?
【学情预设】如果学生说喜欢,就让学生说出喜欢它的什么;如果学生说不喜欢,就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喜欢。
师:看来同学们对校服的颜色还是有要求的。
2.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课件出示以下4种颜色。
【学情预设】不同的学生会喜欢不同的颜色。
3.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
【学情预设】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先在班上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就是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要知道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1)]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及颜色的确定谈起,让学生感受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和调查统计的必要性,感受生活与数据收集的密切联系。
师:看来同学们喜欢的颜色不全相同,按每个人喜欢的颜色订做校服可以吗?
【学情预设】学生发言讨论后得出:校服要统一订做相同的颜色。
师:订做哪种颜色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展开讨论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少数服从多数,以大部分同学喜欢的颜色作为校服的颜色比较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校服的颜色不是以个人的观点来选择的,它需要统筹大家的意见,合理的方案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呢?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既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引发下一个研讨内容。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方法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师:在这4种颜色中,你喜欢哪种颜色?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多,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
【学情预设】学生会选择多种收集数据的方法,例如“举手”“数一数”“站到一起”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学生喜欢且易于操作的统计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想、说。可以引导学生多说几种方式,使其体会到调查方式的多样化。在认同这些方法后想一想,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让学生明白在数据少时,用举手的方式收集数据比较方便。
2.收集并记录数据。
师: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
师: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调查的是同学们喜欢的颜色,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种颜色。
板书: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统计过程中,教师参与第一种颜色的数据统计,后面几种颜色的统计,可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来统计,其余学生充当验证官,并完整表述整个过程。
【学情预设】会有部分学生重复举手,导致后结果混乱。同时也会有学生发现问题,改善情况。
教师及时对相应情况进行提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再次理解“每人只举手”的意义所在。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师生互动,完善调查计划的过程,再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统计调查的严谨性。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
师:我们通过举手调查的方式,知道了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可以用一个表格的形式来呈现结果。
教师边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特点,边板书颜色、人数,并画出表格。同时课件出示完整的表格。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了,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出示课件)
师:全班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喜欢这4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
师: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多?
【学情预设】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得出:喜欢蓝色的人数多。
师:真是会思考的孩子!那你们能解决后这个问题吗?
【学情预设】一个班学生喜欢的颜色不宜代表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因为全校学生人数远远多于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不一定和一个班学生喜欢的颜色一样。
【设计意图】体现由于非统计系统抽样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由“本班学生喜欢的颜色”推断“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理解此含义即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做一做”。
(1)师: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做?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如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根据收集的数据,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将表格填写完整。
(3)小组讨论并分析表格。
(4)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完成教科书P4“练习一”第1题。
(1)用举手的方法调查,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2)根据填写完的统计表中的信息,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等多种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记录,填入表格,形成统计表。通过分析统计表,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
3.数据收集与整理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1.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感受统计的价值,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经历统计的过程,积累基本的统计经验,同时体会到严谨、科学、求实的态度。
▶教学重点
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教学难点
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产生统计的需求。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大象吗?你们对大象有哪些了解呢?你们知道大象喜欢吃什么吗?
【学情预设】学生纷纷回答:大象喜欢吃水果。
师:老师为大象准备了一些水果。(出示课件)
师:观察一下,大象吃了哪些水果?(苹果、桃子、西瓜、香蕉)同学们真棒!那每种水果各吃了多少个呢?
【学情预设】学生无法回答,或回答不全面。
师:那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整理大象吃的水果种类与数量吗?怎么记?[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2)]
请学生说出自己想出的办法。
【设计意图】用谈话的方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地方会用到统计的知识。对于流动性强、数据量大的信息,可以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怎样的方法对这类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呢?
二、动手操作,体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1.体会数据统计方法的多样性。
(1)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统计一种水果的数量,选择一个人记录统计结果。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记录统计结果呢?
【学情预设】预设1:用画“√”的方法记录各种水果的数量。
预设2:用画“○”的方法记录各种水果的数量。
预设3: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各种水果的数量。
教师板书:记录数据的方法:画“√”,画“○”,写“正”字。
(2)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情预设】预设1:我喜欢画“√”记录的方法,这样记录快。
预设2:我喜欢画“○”记录的方法,这样容易数。
预设3:我认为写“正”字记录的方法好,因为一个“正”字是5笔,代表5个水果,5个5个地数,又好数又不易错,占的地方少,还节约纸。
教师适时出示画“正”字记录的水果数量。
请各组学生说出大象吃的各种水果的数量。
【学情预设】苹果10个,桃子15个,西瓜10个,香蕉12根。
(3)课件出示大象吃水果的统计表,教师强调统计表的名称,并和学生在统计表中一起填出各种水果的数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次回忆和感知统计数据方法的多样性,呈现记录数据的方法后,优化记录方法,突出写“正”字方法的好处——简便易数。整理和呈现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1)师: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
【学情预设】写“正”字,画“√”,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师: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
【学情预设】陈小菲。
师: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学情预设】预设1:如果这两位同学把票都投给王明明,王明明就有17票,可陈小菲的票数仍然比王明明多,还是应选陈小菲参赛。
预设2:如果这两位同学给王明明和陈小菲各一票,王明明16票,陈小菲23票,还是应选陈小菲参赛。
预设3:两票无论投给谁都不会影响陈小菲参赛的结果,因为陈小菲比王明明多7票。
师小结:当两人得票结果相差较大时,少数数据的缺失并不会影响统计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一阶段内容的简单回顾,体会数据收集的全过程,同时优化记录方法,初步体会写“正”字记录的好处。通过多次口头表达,加深印象。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新的记录数据的方法,并且老师发现大家在对统计所得数据的分析上也有各自独到的见解。原来数据也是会说话的,继续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1.完成教科书P4“练习一”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2)师:这两个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哪个表更便于解答题目中的问题?
先独立思考,再与他人交流。
【设计意图】此题通过把用“正”字记录的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同时加深对统计表的认识。
2.完成教科书P5“练习一”第4题。
(1)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2)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重复计数、遗漏等问题,应让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交流找到解决的办法之后完成统计表。
小组讨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是有效的。全班可以分组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讨论如何分工,如何进行合作。
【设计意图】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统计的对象往往复杂多样。这一练习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认识到,面对新的问题,要学会灵活处理,采用不同的策略同样能收集到有用的数据。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谁来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在记录数据时我们知道了很多简洁的方法,并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更可贵的是,在统计结果不大一样时,大家不怕麻烦,纷纷要求重新统计,表现出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相信有了这种精神,大家在将来的学习中肯定都会有所成就。
4.数据收集与整理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四
为了让学生选择佳的记录方法,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然后比较各种记录,然后比较各种记录方法,后师生共同认识到用写“正”字法记录数据更方便、简洁。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只有将枯燥的统计知识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经历统计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体会其中的优越性。但在较多数据的统计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误差,由于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整体的数据产生偏差,会让学生产生倦怠甚至疑虑,故需要耐心指导。5.数据收集与整理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五
本节课采用了导入新知识、讲解新知识、实践操作、总结归纳和作业布置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并且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取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操作环节,要对学生的数据进行适当引导,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