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作文试题评析#】©无忧考网高考频道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了解到,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作文试题评析已公布,具体如下:
2023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着眼全局、立足大局,在语言情境中培根铸魂
试题统筹设计,精心选材,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1高擎思想大旗,培根铸魂
试题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中的两则材料,分别出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和2014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两则材料虽然针对的是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问题,但揭示的道理具有普遍性。材料一可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可用于人与人的相处。材料二借“一花”和“百花”说明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两则材料并举,又构成对话关系。试题引导青少年胸怀国之大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考生写作空间大,可切入角度多。
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中的材料一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谈谈调查研究》,文中强调调查研究应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原则,启发广大青少年汲取其中的智慧,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
2厚植家国情怀,增强自信
试题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如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列举诸多考古发现,分析考古学对书写上古史的意义,引导考生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甲卷、乙卷文言文阅读试题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和《韩非子•十过》,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故事的力量”,引导考生思考故事这一载体中蕴含的事实、形象、情感、道理,以及讲好故事的重要意义。什么是好故事、讲好什么故事、如何讲好故事,都是好的写作角度。考生可以写故事带给自己的启发,也可以探讨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故事的力量”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弘扬劳动精神,育人育心
试题强调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融合,引导考生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如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长出一地的好荞麦》,反映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体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新高考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给儿子》中写道,年轻人经受劳动的洗礼,不仅能增强体质,“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还能感悟到一些根本和永恒的道理。
二应对变局、提升格局,在思维考查中启智增慧
2023年语文试题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引导考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考查逻辑思维,提高思辨能力
试题从能否形成观点、能否合理推理、能否严谨论证、能否准确表达等多个方面对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考查。如全国甲卷写作试题材料给出“人·技术·时间”的话题,但未给出明确观点,需要考生调动联想、迁移、实证、推理等能力,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形成观点、展开论证。
全国甲卷写作试题“人·技术·时间”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考查形象思维,提升审美素养
试题精选文学作品,带领考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在阅读体验基础上调动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如乙卷语用Ⅰ语料节选自汪曾祺的《俩老头》,考查考生通过语言形式领悟表达效果的能力。新课标Ⅱ卷古代诗歌阅读试题选用林逋的七律《湖上晚归》,于景物描写中见出诗人的恬淡心情。第16题要求考生思考,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观点如何在诗中得到印证。
3考查科学思维,激发探究热情
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试题通过文质兼美的科普文章激发考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倡导科学思维。如全国甲、乙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选自科普读物《树的秘密生命》和《深时之旅》,既注重营造热爱科学的氛围,又引导学生在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作深入思考。
三平稳布局、开拓新局,在考教衔接中以考促教
试题积极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理念,主动呼应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增强试题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引导一线教学扭转功利化倾向,将功夫下在提高课堂质量、夯实知识基础、培养能力素养上。
1依据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试题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考查考生语言积累、梳理与迁移运用能力。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材料摘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介绍了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的教学方法。第21题要求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材料中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
2衔接统编教材,推进课堂改革
新课标Ⅰ卷和Ⅱ卷试题增强和统编教材的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如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写作品短评思路的试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如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Ⅰ与教材中“家乡文化生活”“整本书阅读”单元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文言文阅读的词义理解试题衔接教材内容;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如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关联鲁迅《社戏》、沈从文《边城》等。
3创新命题形式,减少机械刷题
试题使用了多种新题型,有效规避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4道写作试题各有特点,其中,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是一道读写结合的新题型。
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套文言文试题材料有单一文本,有复合文本。新的文言文断句题可防止考生利用技巧作答。4套语用试题的形式和考点各不相同,除传统的病句、成语、补写之外,还考查了评论、句式含义、表达效果等。
4尊重成长规律,鼓励个性发展
试题为考生提供展示个性、表达真情实感的空间,鼓励考生勇于探索、勇于发现问题、勇于表达自我。如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贴近考生生活,与青年的成长息息相关,考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空间内容的介绍,展示自己的个性,体现对成长的思考,也可以与父母师长对话。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为党育人,为国选才,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夯实知识基础,提高能力素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2023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语文作文试题共4道。试题文字简洁,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贴近考生生活实际,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坚持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关注社会生活;考查高阶思维品质,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高擎思想大旗,坚定理想信念。统筹设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有机融入试题。一是直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原著原文;二是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讲话精神,如“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维能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等。
立足学生生活,鼓励个性表达。作文题与考生生活息息相关,每道题可书写的空间与切入角度都相当多,学生既能紧扣时代脉搏书写重大主题,也能结合个人生活与学习,从身边具体事例谈起,表达个人成长中的感悟与思考。
精选思辨材料,提升思维品质。全国甲卷思辨型作文材料文字精到,启人深思,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观察、归纳相应现象,并凝练成鲜明的观点,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阅读写作关联,引导深度学习。新课标II卷是读写结合类新题型,根据本试卷其他模块的阅读材料,生发出相关写作话题或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在读、思、写之间转换,做到深入阅读、延伸思考、个性写作。
2023年高考四道作文试题合理布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细悟笃行。试题精心选材、精心设问,题面简洁但意蕴丰富,启人深思,切实发挥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2023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思路报告,一起来看——
全国甲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计思路:
“时间”是这道写作试题材料的重要关键词,时间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构成了探索人生意义的基本前提。人与时间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安排时间、驾驭时间,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彰显。生活中,对时间的计划、安排与体验,就是时间观念的具体表现;这是考生立意行文时感受与思考的起点,也是入手写作一个直接的切入点。
“技术”,是材料里的另一个关键词。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技术”是一个重要变量。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掌控时间?利用像编写计划单、任务书、行程表等一些技术,我们得以更好地规划日程、安排学习;利用工业革命诞生的一些技术,如机器生产、交通工具,我们得以扩大交往范围,拓宽时空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我们得以让经历的时间变得更有质量。
材料中“时间的仆人”是个比喻,指在时间面前没有了自我,本想掌控时间却事与愿违,反倒被时间所左右,丧失掉自己的主体地位。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因为依赖技术,生活变得机械、刻板,例如拘泥于时间计划表,忽略灵活性、自主性;受日程支配,疲于赶进度,没有自己的独处时间。这的确是不少高中生的备考学习状态,在高中的后阶段,触及这个话题并不敏感,有必要重新审视人面对时间的态度,“一张一弛”“博观约取”并不是奢侈的想法,是现实中很多好学生已有的学习品质。在知识获取的同时,适度地有一些“放空”的时间,在沉潜思考中去形成自己的思想才是学习的要义。
从材料中,考生可以提炼出“技术发展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这样一个论述主题。考生可以围绕这个论题,结合个人体验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或学科认知情境,观察、梳理相应的现象,通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与观点;考生也可以围绕“技术、时间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思考技术给掌控时间带来的便利与遗憾,还可以就人在时间流逝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以及人掌控时间的方式方法等等进行阐释论证。当然也可以择取一个现象、一个故事、一段经历写记叙文;如有学生能写出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品,也在立意的范围之内。
这道作文题文字简洁,意蕴丰富,给考生写作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它不同于以前限制了写作指向的命题式作文,不同于给定了情境任务的写作,也不同于以往的材料式作文,简洁的导引文字推动学生自己去想象生活中的现象,形成明确观点或相对凝练的感受,并以记叙、抒情、议论等不同方式表达出来,避免面面俱到然而却浅尝辄止或简单罗列正反两面现象然而却没有主见的写作。联想与归纳、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这些高度综合的思辨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得以体现。“解题”的过程正是思维展开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考试与教学也就这样统一起来。
全国乙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计思路: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主题演讲。本作文题的两个材料,分别出自上述两个讲话,针对的是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时代命题,揭示的道理却是普遍的,语言生动形象,蕴含着大智慧。
材料一,吹灭别人的灯、阻挡别人的路,看起来抢了一时的“先机”,实则为人不齿,终将被他人排斥。生动朴素的文字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之道启人深思。材料二,借“一花”和“百花”阐述了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一花”和“百花”相互联系,“一花”之美是在“百花”中得到凸显的,而“百花”之春又是建立在“一花”的基础上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人与集体及社会的关系,莫不如此。材料一与材料二并举,构成了一组对话关系。材料一说的是不应怎样,材料二提供了行动思路。
学生在把握这两则材料的内涵、关系基础上,可写的空间与切入角度是相当多的。熟悉政治、了解国际大事的同学可以就一些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文明的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可以结合当下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困境的解决去探讨科技发展中的自力更生与借鉴学习。“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在语文卷出现这道题,与政治卷中的作答是不一样的,“认识与思考”不是在讲立意和结论本身,重点在于立意与结论的形成过程。前述对作文材料的立意阐释,在文章写作中应转化为对鲜活事例的展现、对丰富事实的分析。那些事实材料在心中涌现,得以筛选并经语言文字外化的过程,也是内在思维的碰撞过程、情感的激荡过程。少一些空泛议论,多一些典型事例,多一些真情实感,立论才有依托,文章也才能真正打动人。
从材料字面回到生活与成长,也能写出很好的议论或记叙文章。如果学生能结合个人生活与求学经历,从身边具体事例谈起,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让读者返回“现场”,写活场景中的人与事,写透对材料的认识,这不只是考场上令人满意的作文答卷,也是学生对中学时代提交的思想认识与生活总结,正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两则材料都“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如果学生能够从这两则材料出发,联想到更多的语用典型案例,阐释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的普遍规律,也可谓独辟蹊径的好文章。
语文是立德树人的独特载体,其育人价值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体现出来的。这道写作试题所涉及的考查意图与目标,既是普遍的,也是个性的;既是抽象的,也是鲜活的;既是主题教育的,又是语言文字的。所谓“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要立得住,要对每则材料各自的观点、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有充分的认识,并能有丰富的延展。寓思政于语文之中,以语文体现思政的道理,正是试题的初心。
新课标I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计思路:
材料列举了“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发挥的不同作用,后一句话“故事是有力量的”是材料的主旨。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列举的代表性场景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
远在原始时代,人类就通过讲述神话和传说,团结部族,形成合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常通过寓言等故事阐发学说;秦汉以来,故事变得日益丰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当代社会,各类故事层出不穷,像我们熟悉的革命英雄的事迹、春天的故事……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大多数考生成长过程中都有听故事的经历,对各类故事的力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真切感受,因此本题题材范围很广,贴近考生生活,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列举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思考,选择有创意也适合自己的题材写作。
关于什么是好的故事,可以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有的故事胜在情节曲折,有的则胜在人物生动;有的故事优点在通俗易懂,有的故事优点在思想深刻……一般来说,从故事的内容着眼来判断故事的优劣,是考生比较熟悉的方式,至于故事的讲述方法,是对故事力量的进一步理解,是对故事艺术的进一步认识,自然也是题中之义。
故事的力量如何发挥,在何种情境下发挥,可以想象的空间非常广。生活中,好的故事可以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同,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好的故事可以触动心灵,激发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好的故事,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赋予我们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智慧;个人的命运可以通过一个好的故事改变轨迹,国家的形象可以通过好的故事得到充分展现。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和思考选择合适的角度来立意,既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选择印象深的部分,讲述故事如何发挥力量;也可以自行设计情境,讲述故事所带给人的力量,带给社会的能量,或带给时代的影响。
这个话题各类不同文体均有可以发挥自身文体优势的地方。考生可以记叙自己或他人生活中的故事和感悟;可以对某个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对某个论题加以充分论证;也可以探讨怎么讲故事才能让故事更有力量等问题。既可以书写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方面和个性感触,也可以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国形象等宏观问题。本题审题难度不大,也体现了对考生的友好。
新课标II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计思路:
这是一道读写结合类型的作文题。读写结合类型的作文题,是根据试卷内其他模块的材料,衍生出相关的作文话题,写作与卷内其他模块材料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对话性。为避免写作受到阅读因素的制约,选择了关联相对浅显的语用材料。
作文试题,通过语言文字运用II的材料中提及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引出“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话题。材料所说的“自己的空间”,可以指现实中的空间,也可以指向虚拟的空间。“希望有”是一个意愿,值得肯定。青春期的高中生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生活中面临着自我发展、青春友谊等各种困惑,也面临学习任务繁重、求学压力大等问题,有时会表现出一些稍显自我的情绪,让长辈担心,甚至被认为“谁也不爱”,这种定性反而可能会把青少年推向封闭的自我空间。而试题以“放松,沉淀,成长”定位,就是命题者对青少年成长需求的一种换位思考,是就“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所做出的善意表达,意在理解青少年,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作文试题呼应了这一要求。
对于青少年来说,“自己的空间”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是放松心情、安放心思、积蓄力量、为继续成长加油充电的地方,那里有自己的烦恼与愿望,以及朋友的友谊、社会的关切、未来的想象等等。考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空间内容的介绍,或就怎样打造“自己的空间”立意行文,展示自己的成长故事;可以就为什么想有“自己的空间”倾诉心声,与父母师长对话,告诉他们,对于我们想有“自己的空间”不必 过虑,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可以思考“自己的空间”的存在意义,比如通过自己的空间可以暂时得到放松,可以沉淀自己的情绪、思考和想法,让自己得以更好成长;还可以反思“自己的空间”的局限性,避免只是从自身角度、单一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语言文字运用II中提到的戴耳机只是一种方式,这个信息起提示作用,考生可以由此联想到其他方式,如阅读、写日记、做剪报、独自跑步等,都能为青年营造一个自己的空间。
作文试题贴近考生实际,引导考生思考“自己的空间”的意义内涵及相关问题,正面引导青少年勇敢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激励青少年建康成长。话题内容明确,选题立意简易,便于考生展开思考与联想,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023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语文作文试题共4道。试题文字简洁,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贴近考生生活实际,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坚持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关注社会生活;考查高阶思维品质,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高擎思想大旗,坚定理想信念。统筹设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有机融入试题。一是直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原著原文;二是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讲话精神,如“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维能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等。
立足学生生活,鼓励个性表达。作文题与考生生活息息相关,每道题可书写的空间与切入角度都相当多,学生既能紧扣时代脉搏书写重大主题,也能结合个人生活与学习,从身边具体事例谈起,表达个人成长中的感悟与思考。
精选思辨材料,提升思维品质。全国甲卷思辨型作文材料文字精到,启人深思,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观察、归纳相应现象,并凝练成鲜明的观点,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阅读写作关联,引导深度学习。新课标II卷是读写结合类新题型,根据本试卷其他模块的阅读材料,生发出相关写作话题或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在读、思、写之间转换,做到深入阅读、延伸思考、个性写作。
2023年高考四道作文试题合理布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细悟笃行。试题精心选材、精心设问,题面简洁但意蕴丰富,启人深思,切实发挥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一起来看,2023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思路报告——
试题内容: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计思路:
“时间”是这道写作试题材料的重要关键词,时间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构成了探索人生意义的基本前提。人与时间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安排时间、驾驭时间,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彰显。生活中,对时间的计划、安排与体验,就是时间观念的具体表现;这是考生立意行文时感受与思考的起点,也是入手写作一个直接的切入点。
“技术”,是材料里的另一个关键词。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技术”是一个重要变量。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掌控时间?利用像编写计划单、任务书、行程表等一些技术,我们得以更好地规划日程、安排学习;利用工业革命诞生的一些技术,如机器生产、交通工具,我们得以扩大交往范围,拓宽时空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我们得以让经历的时间变得更有质量。
材料中“时间的仆人”是个比喻,指在时间面前没有了自我,本想掌控时间却事与愿违,反倒被时间所左右,丧失掉自己的主体地位。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因为依赖技术,生活变得机械、刻板,例如拘泥于时间计划表,忽略灵活性、自主性;受日程支配,疲于赶进度,没有自己的独处时间。这的确是不少高中生的备考学习状态,在高中的后阶段,触及这个话题并不敏感,有必要重新审视人面对时间的态度,“一张一弛”“博观约取”并不是奢侈的想法,是现实中很多好学生已有的学习品质。在知识获取的同时,适度地有一些“放空”的时间,在沉潜思考中去形成自己的思想才是学习的要义。
从材料中,考生可以提炼出“技术发展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这样一个论述主题。考生可以围绕这个论题,结合个人体验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或学科认知情境,观察、梳理相应的现象,通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与观点;考生也可以围绕“技术、时间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思考技术给掌控时间带来的便利与遗憾,还可以就人在时间流逝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以及人掌控时间的方式方法等等进行阐释论证。当然也可以择取一个现象、一个故事、一段经历写记叙文;如有学生能写出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品,也在立意的范围之内。
这道作文题文字简洁,意蕴丰富,给考生写作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它不同于以前限制了写作指向的命题式作文,不同于给定了情境任务的写作,也不同于以往的材料式作文,简洁的导引文字推动学生自己去想象生活中的现象,形成明确观点或相对凝练的感受,并以记叙、抒情、议论等不同方式表达出来,避免面面俱到然而却浅尝辄止或简单罗列正反两面现象然而却没有主见的写作。联想与归纳、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这些高度综合的思辨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得以体现。“解题”的过程正是思维展开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考试与教学也就这样统一起来。
试题内容: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计思路: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主题演讲。本作文题的两个材料,分别出自上述两个讲话,针对的是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时代命题,揭示的道理却是普遍的,语言生动形象,蕴含着大智慧。
材料一,吹灭别人的灯、阻挡别人的路,看起来抢了一时的“先机”,实则为人不齿,终将被他人排斥。生动朴素的文字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之道启人深思。材料二,借“一花”和“百花”阐述了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一花”和“百花”相互联系,“一花”之美是在“百花”中得到凸显的,而“百花”之春又是建立在“一花”的基础上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人与集体及社会的关系,莫不如此。材料一与材料二并举,构成了一组对话关系。材料一说的是不应怎样,材料二提供了行动思路。
学生在把握这两则材料的内涵、关系基础上,可写的空间与切入角度是相当多的。熟悉政治、了解国际大事的同学可以就一些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文明的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可以结合当下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困境的解决去探讨科技发展中的自力更生与借鉴学习。“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在语文卷出现这道题,与政治卷中的作答是不一样的,“认识与思考”不是在讲立意和结论本身,重点在于立意与结论的形成过程。前述对作文材料的立意阐释,在文章写作中应转化为对鲜活事例的展现、对丰富事实的分析。那些事实材料在心中涌现,得以筛选并经语言文字外化的过程,也是内在思维的碰撞过程、情感的激荡过程。少一些空泛议论,多一些典型事例,多一些真情实感,立论才有依托,文章也才能真正打动人。
从材料字面回到生活与成长,也能写出很好的议论或记叙文章。如果学生能结合个人生活与求学经历,从身边具体事例谈起,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让读者返回“现场”,写活场景中的人与事,写透对材料的认识,这不只是考场上令人满意的作文答卷,也是学生对中学时代提交的思想认识与生活总结,正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两则材料都“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如果学生能够从这两则材料出发,联想到更多的语用典型案例,阐释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的普遍规律,也可谓独辟蹊径的好文章。
语文是立德树人的独特载体,其育人价值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体现出来的。这道写作试题所涉及的考查意图与目标,既是普遍的,也是个性的;既是抽象的,也是鲜活的;既是主题教育的,又是语言文字的。所谓“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要立得住,要对每则材料各自的观点、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有充分的认识,并能有丰富的延展。寓思政于语文之中,以语文体现思政的道理,正是试题的初心。
试题内容: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计思路:
材料列举了“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发挥的不同作用,后一句话“故事是有力量的”是材料的主旨。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列举的代表性场景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
远在原始时代,人类就通过讲述神话和传说,团结部族,形成合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常通过寓言等故事阐发学说;秦汉以来,故事变得日益丰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当代社会,各类故事层出不穷,像我们熟悉的革命英雄的事迹、春天的故事……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大多数考生成长过程中都有听故事的经历,对各类故事的力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真切感受,因此本题题材范围很广,贴近考生生活,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列举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思考,选择有创意也适合自己的题材写作。
关于什么是好的故事,可以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有的故事胜在情节曲折,有的则胜在人物生动;有的故事优点在通俗易懂,有的故事优点在思想深刻……一般来说,从故事的内容着眼来判断故事的优劣,是考生比较熟悉的方式,至于故事的讲述方法,是对故事力量的进一步理解,是对故事艺术的进一步认识,自然也是题中之义。
故事的力量如何发挥,在何种情境下发挥,可以想象的空间非常广。生活中,好的故事可以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同,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好的故事可以触动心灵,激发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好的故事,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赋予我们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智慧;个人的命运可以通过一个好的故事改变轨迹,国家的形象可以通过好的故事得到充分展现。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和思考选择合适的角度来立意,既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选择印象深的部分,讲述故事如何发挥力量;也可以自行设计情境,讲述故事所带给人的力量,带给社会的能量,或带给时代的影响。
这个话题各类不同文体均有可以发挥自身文体优势的地方。考生可以记叙自己或他人生活中的故事和感悟;可以对某个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对某个论题加以充分论证;也可以探讨怎么讲故事才能让故事更有力量等问题。既可以书写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方面和个性感触,也可以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国形象等宏观问题。本题审题难度不大,也体现了对考生的友好。
试题内容:新课标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计思路:
这是一道读写结合类型的作文题。读写结合类型的作文题,是根据试卷内其他模块的材料,衍生出相关的作文话题,写作与卷内其他模块材料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对话性。为避免写作受到阅读因素的制约,选择了关联相对浅显的语用材料。
作文试题,通过语言文字运用II的材料中提及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引出“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话题。材料所说的“自己的空间”,可以指现实中的空间,也可以指向虚拟的空间。“希望有”是一个意愿,值得肯定。青春期的高中生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生活中面临着自我发展、青春友谊等各种困惑,也面临学习任务繁重、求学压力大等问题,有时会表现出一些稍显自我的情绪,让长辈担心,甚至被认为“谁也不爱”,这种定性反而可能会把青少年推向封闭的自我空间。而试题以“放松,沉淀,成长”定位,就是命题者对青少年成长需求的一种换位思考,是就“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所做出的善意表达,意在理解青少年,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作文试题呼应了这一要求。
对于青少年来说,“自己的空间”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是放松心情、安放心思、积蓄力量、为继续成长加油充电的地方,那里有自己的烦恼与愿望,以及朋友的友谊、社会的关切、未来的想象等等。考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空间内容的介绍,或就怎样打造“自己的空间”立意行文,展示自己的成长故事;可以就为什么想有“自己的空间”倾诉心声,与父母师长对话,告诉他们,对于我们想有“自己的空间”不必 过虑,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可以思考“自己的空间”的存在意义,比如通过自己的空间可以暂时得到放松,可以沉淀自己的情绪、思考和想法,让自己得以更好成长;还可以反思“自己的空间”的局限性,避免只是从自身角度、单一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语言文字运用II中提到的戴耳机只是一种方式,这个信息起提示作用,考生可以由此联想到其他方式,如阅读、写日记、做剪报、独自跑步等,都能为青年营造一个自己的空间。
作文试题贴近考生实际,引导考生思考“自己的空间”的意义内涵及相关问题,正面引导青少年勇敢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激励青少年建康成长。话题内容明确,选题立意简易,便于考生展开思考与联想,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我认为,今年的语文试题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德育重在有国家意识、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操,试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体现德育、强调德育。同时,立德树人还要培养学生有世界眼光、时代意识、探索精神,试题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设计时强调很多问题是关联的,引导学生不要只看一个方面,这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二是试题设计比较科学。在题型方面,今年试题中的主观题占到一定比例。这是对的,对减少机械刷题会有效果。在素材方面,覆盖比较全面,古今中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有,不偏重于哪一方面。在考查点上:一方面重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得到底怎么样;另一方面更重能力,对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都有比较深入的考查,特别是考查阅读之后的表达能力。此外,今年试题强调运用,如词语的运用、句子的运用,这一点我也很认同。
三是试题导向很好。今年试题做到了既考知识,又考能力。知识也好,能力也好,都要求学生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哪个学生做到这三点,那么作答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考试是指挥棒,今年的试题对中学语文教学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我从高中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三者关系角度谈几点感想。党的十八大之后,教育部于2014年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标准的修订。2017年,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完善后的课程标准正式发布。课标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发布后的这几年,高考命题改革与课标改革推进高度一致。高考命题具有高难度、高风险、高敏感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高价值。出什么试题,一线教师都会研究。命题是一项艰巨任务。好的试题,不能仅把考试作为工具,还要转向育人载体,这样才能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今年的试题总体质量很高。
对于今年的语文命题,我有3点认识。
一是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理念相一致。我们一直在强调教、考、评的一致,命题是把关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新修订的课标,特别强调核心素养,把中央的要求、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每个学科又细化为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有四个核心素养,分别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试题紧扣四大核心素养。试题素材充分强调思想价值,使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学作品体现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等等。注重考查关键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很多试题都对高阶思维能力进行考查,依靠记忆是回答不上来的。还有考查必备品格,这是非认知因素,包括探究精神、批判性思维等,试题对这方面也有所考查。从课标到教材到教学到考试,核心素养是前后贯通的。
二是与教学内容关联。试题材料的选择和高中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语文命题很难,出书上的原文肯定不行,完全抛开教材也不行,会造成语文教学难度不断提高。今年试题特别强调与教学规定内容之间的关系。这释放出明确的信号:一线教学首先要把教材念透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拓展,而不是盲目扩大范围,仅把教材当作一小部分内容。比如鲁迅的作品、沈从文的作品、《红楼梦》等都是教材里的重点内容,在试题中有很多体现。
三是强调任务的综合性。以前考试考零散的知识点比较多,现在越来越强调任务的综合性。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体现了实践导向、实践理念。现实生活中解决任何问题,都不能依靠单一知识点完成。这几年试题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说新课标Ⅱ卷的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讲话,材料二是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学术文章,两则材料都在讲调查研究,但侧重点不同。第5题打通两则材料,学生要对两则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才能作答,这不是靠死记硬背能回答的。今年的作文题,也体现了对学生多思维视角、综合运用知识等能力的考查。面对这样的语文试题,学生确实要减少机械刷题,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才能真正考出好成绩。
这份试卷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培根铸魂在试卷中体现充分。高考以试题的形式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而且,与政治等其他学科都不一样,试题带有鲜明的语文学科特色,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育人,表现得非常明显。
我常年从事教材编写工作,今年试题全面深入关联教材,也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在一线调研时,很多高中教师会问:教材里的这个内容高考会考吗?整本书阅读单元里的《红楼梦》《乡土中国》高考会考吗?今年的试题让一线教师感到安慰,也给了他们信心,因为试题与教材的关联在试卷中随处可见。
一是显性、可见的关联。首先是和教材选篇的关联,不仅和高中教材关联,甚至和初中、小学教材都有关联。比如新课标Ⅱ卷的文学类文本,学生会感到非常熟悉,作者沈从文是教材里有的,题目是社戏,初中教材里也学过鲁迅的《社戏》。学生作答起来有亲近感,会感到命题很友好。第7题的3个选项也都和教材选篇相关,其中的B选项提到传统白话小说的写作手法,在初中教材中有一个单元专门讲传统白话小说,高中还有《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新课标Ⅱ卷的语言文字运用Ⅱ,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这是初中推荐的整本书阅读篇目。除了指向选篇的关联,还有些指向教材里那些看似不会考的内容,这也是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比如教材中介绍家乡文化生活的设计,很多教师会质疑,高考会考这些吗?今年新课标Ⅱ卷的现代文阅读Ⅰ是关于调查研究的。同时,在家乡文化生活这个单元共设计了3个活动,其中的一个就是通过调查看家乡的现在。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后真相时代》,而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在教材中有一个专门单元。一线教师看到这些试题会感到很欣慰,也不会再质疑是不是教材有什么就不考什么。
二是隐性的关联。这一点也很重要,要让一线教师认识到,不能把课文掰开了揉碎了之后一点点塞给学生。试题体现了和课程观念的3种关联,一是整合,二是情境,三是典型任务。比如:教材里的多文本阅读在试题中表现为复合文本的使用;教材强调整合,新课标Ⅱ卷作文试题就是读写结合类试题,打通读和写;教材强调情境,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题要求考生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 法给星球小学的学生讲一个成语、列一个提纲,让学生变身为小老师,情境、典型任务都在里面了,题目中给出的3个成语也都是小学、初中、高中学过的。
总体来说,高考语文试题和教材的关联,显性部分让一线教师很高兴,但更要关注隐性的内容。教师只有吃透了,才知道教学往哪里走,该怎样引导学生。
对于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我有两个方面的感受。
第一,关于命题理念。
试题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新高考理念和对任务、情境、题型的要求。
一是设计典型任务,考查关键能力,可圈可点。不少试题体现出综合性、开放性和探究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很关键的。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要求学生对两则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共性和差异进行比较、梳理和分析,这是对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的考查。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要求学生写文学短评,这也是课标学习任务群中明确规定的。新课标Ⅰ卷的现代文阅读Ⅰ第4题,要求学生思考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试题设计直接指向创新人才素养要求。
二是情境的类型多样,指向真实生活。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把文本语境和学生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情境、生活中语言的运用情境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第20题对思维品质和结构化经验要求很高。今年的4道作文试题都很好地指向了课标中的典型情境,学生看到不会懵,都是他们已经在思考或者应该思考的,做题过程中会唤起生活经验,就像“熟悉的陌生人”。
三是文本覆盖面广。试题的文本类型涉及古今中外,文本体裁多样,文本难度控制得很好。文本关联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现了一定的专业性,但不需要学生具备很深的学术知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既不是过于独特的个人化经验,也不是抽象的。文本组合方式非常多元。全国甲卷名篇名句默写第(3)小题,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将花和雪关联起来,在整合关联上向前迈进一大步。新课标I卷名篇名句默写第(3)小题,要求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真实运用积累的名句,体现了语文知识的价值所在。
第二,关于命题技术。
试题追求科学规范,全国卷一直做得很好。今年在人文关怀上做得更好。4道作文题“瘦身”了很多,题干更为简洁,开放有度,给学生善意温馨的提醒,是会给考生答题带来亲切感的题型。
总体来说,今年试题是一道靓丽风景,为选才提供很好的样板。高考三大核心功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在今年语文试题中体现得很充分。学生作答不仅是接受检验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